環(huán)球時報/2015-12-30/ 第12版面/娛樂·體育 /作者:本報駐法國特約記者 董銘
法國《臨時保姆2》海報。
法國人對喜劇的熱愛,從大文豪莫里哀時代延續(xù)至今。在今年的法國票房榜前十位中,《新阿拉丁冒險》和《搞笑教師2》都是具有代表性的惡搞類喜劇。前一部的觀影人次達到440萬,位居本土電影第一名,這在法國市場已是很不錯的表現(xiàn)。
《新阿拉丁冒險》惡搞的是阿拉丁神話故事,講述了主角山姆穿越回到千年前的巴格達,在公主、暴君和大盜間周旋的荒誕故事。法國影史上不乏這種經(jīng)典的惡搞古裝戲,譬如眾星云集的《高盧英雄之埃及艷后的任務》,就曾創(chuàng)下1000萬人次的高票房。說到穿越惡搞劇,笑星卡德·梅哈德主演的《重返86年》整體致敬了好萊塢《熱澡盆時光機》的點子,用好友回到上世紀80年代的劇情勾起小懷舊。在本國喜劇資源開發(fā)殆盡之際,法國電影人也開始惡搞別國風土人情。2015年的法國賣座喜在海外拍攝上十分下功夫?!陡阈處?》的老師們跑到英國執(zhí)行秘密任務,《臨時保姆2》則是擁抱巴西亞馬遜。
與好萊塢相比,法國喜劇更具悠久傳統(tǒng),對世界藝術的影響不亞于英國和意大利。在電影史上,“法式喜劇”是個專有名詞,特定表示法國人創(chuàng)作喜劇的幾大特點:喜劇與悲劇融合、南北地域差異凸顯、世俗文化與宗教信仰沖突、人物與環(huán)境難調(diào)和等。這些矛盾正是法國現(xiàn)實生活的投射,也只有他們才能領會到其中的笑點。那種嬉鬧、夸張、荒誕和略帶感傷的表演,讓人一看就知道是“法國制造”。今年的《老爸老媽》《回憶》等喜劇,無一不是這樣的怪味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