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杰
王維寫過一首詩很是令我動容,叫做《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詩篇通俗易懂,為樂秋詠志之佳作。然而,每每將目光鎖定在“空山”、“明月”、“清泉”等字眼,心思為之暢然??丈接朴?,明月清柔,清泉石上自在流。這一和諧麗沁的筆調(diào)總能抓緊我內(nèi)心所掩藏的虛無。行踏在青石板上,步步所起盡是平履,在人生的浮華中哪里會有沉重的卓著呢?或許理想中的田園離我們太過遙遠,眼前的景色盡現(xiàn)豪華高大,十分繁蕪。很久沒有在冬日里見識枝干搖動了,上面少了鳥兒的嬉鳴;也很懷念風吹稻香的愉悅,只可惜撲面的柏油蒸氣過于炙手。
于是,初時覺醒的文人、學(xué)者等各自舍棄他們身上的榮譽光環(huán),去尋求他們所需的大自然所獨有的寧靜與深遠,僅僅是為了步履在人生之路上的盈足。然而,每次扼腕于花的盛開,卻不知周遭一年的腳步悄然虛度。生命的急速飛馳讓你體悟的不是滿足,往往相反,是一種無常、孤獨,乃至冷漠。它不會因你的美麗而留戀,也不會因為你留戀美麗而優(yōu)雅地停步。生命的纖華就在于它的無情,然而它所給人的無情卻能令人品嘗出甜美的有情。也只有這樣的人才能把握歲月常青頓號步履盈足,而這樣的人總會注重對自己內(nèi)心的握持。
曾經(jīng)有一次,日暮索瑟的公車上塞滿了忙碌一天的身影。不幸身在其中的我正流連于窗外噬血般的殘陽,無意中被身旁撿拾的少年驚動了。顯然,這是一位身著極為素樸的少年,洗舊的衣衫干凈著懵懂的臉頰,宛如山水筆調(diào)間連出一條飛舞的墨帶,和諧而綿遠。我……我很是確信這樣急匆匆的起落莫不是丟了十分珍貴的東西,也必然擺弄著新奇稀罕的玩意兒。然而,在斜陽的微射下,我卻忽然發(fā)現(xiàn)了男孩額頭上的七彩,感動著周身的轉(zhuǎn)動。這樣普通的男孩居然能夠放射出如此奪目的絢彩!難道是他樸素衣衫的反襯,再著眼于他的撿拾,捧在手中的“珍貴”原本是一些無人問津的瑣屑。居然而必然!
“這些瑣屑是你掉落的嗎?”此言一出,我下意識地知覺我的愚蠢。
“不是?。∑鋵嵨乙膊恢溃 蹦泻⒙裰^,繼續(xù)他的“探索”。
“那你……”
“不過是舉手之勞而已,我覺得每個人都會像我這樣做。而每一個擁有這樣時刻的人,他也會是快樂幸福的人?!?/p>
我澀澀地讀著他佝僂的背影,潛移默化地隨意綻放他內(nèi)心的感動。青山的幽謐、明月的溫柔與清泉的凈流都可以見解,映現(xiàn),甚至升華。我從內(nèi)心深深地相信有這樣心性的人會步步陽光朗麗,處處花團錦繡。
人的心性好比是一座偉岸的高山,山頂?shù)谋鶟嵧鶢恳嗄渍叩耐懽?。不斷向上攀登的過程,無非是向內(nèi)探求思索的步驟,也是對缺失的厚實摸索??诳蕰r,捧一把清澈的融水,你會感受山的純凈;疲累時,躺倚山石酣然大睡,山的柔約就會在背靠中撫摸得到。即使有跌倒的時刻,草木的有情也會助你遠離墮落的圍困。心性的成就遠非如此,它的多嬌也蘊含于對朗朗天地的包容。心中有彩,飛虹便自成七彩;心中有云,云兒就漫卷舒流;心中有情,天空也闊大無邊。
人的心性也仿佛是茂盛的森林,林中的安詳、自在與恬淡,總能喚出城市喧囂中難以觸碰的鳥鳴。草木嶙峋,連天蔽日,在冬夏四季的輪轉(zhuǎn)間亙自不斷的是林中潺潺的流水,悠長而渺遠。夏日的蒸騰讓人體味它獨有的沁涼;冬日蕭蕭,也難免有它嘩然的有情,打動林中的孤寂。踱行在綠色王國間,你會從平常的露珠里升華出彩虹的瑰麗,會從透過葉縫的陽光里照耀深邃的溫存,會從錯節(jié)的年齒里讀解無常韻律的真諦。這樣的你我永遠不會有空泛的腳步,每一步都會烙著盈足的印跡。步步聞鳥鳴。
可是,山再過沉穩(wěn),也掩不了地動震撼的可怖;林再過安謐,也總有付炬湮滅的嘆息。我們的彼刻,無論是閱己、察人、觀事,都是以一種狂躁的熱度炙烤著心結(jié)。也會是人生道路的跌倒時期,噴涌著巖漿般的血流模糊的不僅是雙目的眼前,也會是整條路的平坦。值得慶幸的是,不經(jīng)過跌倒的苦痛怎能知覺原來的虛浮,又怎會著眼于未來的沉重?不用在意跌倒的苦痛,僅求能以溫柔的心扉閱己,平和的態(tài)度察人,專注的神思觀事。傷痛的每每也會豐盈無比。
這時的我也漸漸地明白了蘇軾的《定風波》: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厥紫騺硎捝?,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每每有吟詩、長嘯、徐行的時刻,少不了對仕宦的渴求;
每每有竹杖芒鞋輕勝馬的意境,免不了對妻兒的掛念;
每每有煙雨任平生的灑脫,卻依舊為物質(zhì)生活所圍堵;
每每有春風醉酒的畫意……
每每……
愿世上只多一些每每!因為每每有一步每每,踏求的腳步總會踩出七彩的豐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