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晶慧
(北華大學,吉林 吉林 132021)
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fā)達的不竭動力。創(chuàng)新服務就是給用戶提供不同于從前的嶄新內容和新穎服務。繼“云概念”和“微服務”之后,“大數據”時代的來臨引起了社會各學科領域學者和專家的密切關注。因需求而悄然興起的移動閱讀已成為高校圖書館新的服務模式,一道亮麗的“風景”。
移動閱讀,是指使用移動設備、終端進行的所有閱讀行為,依托互聯(lián)網絡提供高校圖書館讀者創(chuàng)新服務的一種方式,讀者用戶可以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充分利用高校圖書館資源。隨著品種繁多的移動設備的出現(xiàn),越來越多的讀者將加入高校圖書館移動閱讀的陣營中。高校圖書館如何應對讀者移動閱讀需求,拓寬服務理念,提升創(chuàng)新服務已提到高校圖書館的發(fā)展日程。
手機、平板電腦、閱讀機等終端設備可借助飛速發(fā)展的無線通訊網絡方便快捷地為讀者提供信息資源的瀏覽、下載與互動。
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設備普及率極高。隨著移動閱讀設備的滋生、應用與普及,移動閱讀儼然成為閱讀方式的主流。
移動閱讀借助互聯(lián)網絡的平臺與圖書館完美聯(lián)通,隨時隨地把圖書館的信息、資源、服務提供給讀者,讓讀者足不出戶,可以獲取最新的資源。
傳統(tǒng)的高校圖書館局限于紙質圖書、期刊、文獻,讀者獲取資源受限于開館時間等諸多因素的制約,移動閱讀堪稱小小數字圖書館,利用互聯(lián)網這一載體使傳統(tǒng)圖書館得以拓展與延伸。
讀者可以通過移動閱讀這一方式,根據個人喜好與需求預約及定制資源,從而享受到圖書館人性化、個性化的貼心服務。
國外高校圖書館靈活運用多種移動閱讀服務方式,注重讀者體驗,給讀者提供更多選擇。國外一些數據庫供應商推出了移動版本的數據庫,與高校圖書館合作,可以“屏蔽”其他數據庫的干擾。提供平面電腦等多種移動設備,提供讀者個性化的特色創(chuàng)新服務。
國內高校圖書館移動閱讀模式起步晚,移動閱讀設備少,服務方式簡單,服務深度和互動性不強。移動閱讀服務內容多局限于圖書館概況、個人信息管理、資源檢索等服務,服務方式和內容單一,信息量有限,讀者歸屬感不高,用戶友好性差。屬于本館、本校的特色資源,如:特色館藏、有影響力的科研項目還保存在固定館室里,沒有更好地發(fā)揮作用,利用它的價值,讓它們“移動”起來。我館于2006年自建了我校博碩士論文庫,通過鏡像技術把論文的文摘鏈接到圖書館網站上,供全校讀者檢索與利用,這就是移動閱讀在我館創(chuàng)新服務的一個飛躍與進步。為了迎接我校本科教學審核評估,我館在學校資金緊張的情況下,在三個校區(qū)安放哥德閱讀機、報刊閱讀機等設備,引領讀者進入高校圖書館移動閱讀的大門。定期更新閱讀內容,為讀者提供便利的移動閱讀,并結合超星移動圖書館客戶端,實現(xiàn)閱讀與下載的完美結合。
高校圖書館在為高校教學、科研方面發(fā)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作為高校的教輔單位,高校經費投入還是傾向于教學單位。價值昂貴的哥德機、報刊閱讀機、數據庫電子資源等移動閱讀設備及終端對于高校來說都是一筆不小的經費投入。資金因素的制約致使高校圖書館軟硬件環(huán)境建設進程緩慢,遠落后于高校環(huán)境建設的整體進程。
移動閱讀對于高校圖書館來說起步較晚,這方面的探索還處在“摸石頭過河”的起步階段,這方面的專業(yè)人才也是緊張缺乏。對于專業(yè)理論指導,對于移動閱讀與高校圖書館的接軌及宏觀調控也不系統(tǒng)。
服務的創(chuàng)新一直是高校圖書館館員努力前進的動力。傳統(tǒng)的高校圖書館工作拘泥于書刊的借借還還,服務理念不“推陳出新”。如何讓高校圖書館更多的讀者能夠通過互聯(lián)網、移動設備進行移動閱讀,不僅讓讀者瀏覽高校圖書館的相關信息,還能夠提升高校圖書館的知名度,這是高校圖書館服務理念工作值得深入探討的事半功倍的問題。
引進國內外先進移動閱讀設備及技術的同時,沒有深入學習研究設備及終端后期運行維護技術,沒有專業(yè)維護的人員,導致了設備的不正常運行及使用,軟硬件環(huán)境不相匹配。既浪費了資源,又浪費了資金。
國內高校圖書館移動閱讀大多只提供費用低廉、對技術要求不高的設備及服務終端,并未提供多種移動閱讀服務途徑。我們可以學習借鑒國外高校圖書館,嘗試在移動閱讀設備上,一方面提供讀者的閱讀空間,另一方面通過學科館員的參與,與讀者互動。在擴大移動閱讀服務面和服務內容專業(yè)化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移動閱讀服務的含金量。
高校圖書館擁有豐富的館藏資源,同時擁有過硬的圖書情報專業(yè)知識的優(yōu)秀團隊,可以將資源優(yōu)化重組,將不同學科的圖書、期刊、數據庫等分門別類,系統(tǒng)加工,提供各學科專業(yè)的研究導航,方便高校讀者的檢索及閱讀。針對高校不同讀者群,根據年齡、閱讀習慣等需求,研制、開發(fā)適合高校圖書館的移動閱讀服務系統(tǒng),完善移動閱讀平臺。也可以充分發(fā)揮高校圖書館學科館員的積極性,開展學科定題跟蹤服務,將學科前沿信息、文獻以適當的形式提供給讀者在移動設備上閱讀。
館際合作,可以充分發(fā)揮各館資源的整體效益。使每所高校圖書館特色、珍貴的文獻資源得到更好的配置,將特色資源整合,保證特色資源的系統(tǒng)性、權威性,從而提高館藏質量,方便讀者利用。通過資源共享,實現(xiàn)高校圖書館館際合作,用最少的經費獲得最大的服務效益。加大高校圖書館對當前移動閱讀宣傳工作的開展,可以通過宣傳海報、問卷調查、宣傳手冊、新生入館教育、網站信息等形式滲透到每位高校讀者心中,有針對性地在移動閱讀方面滿足讀者的多種需求。
信息時代給移動閱讀在高校圖書館的發(fā)展帶來了新的生機,移動閱讀將成為高校圖書館的主流閱讀方式。圖書館要與時俱進,積極探索移動閱讀的新思路、新模式,新體驗,把4G時代的高校圖書館建成數字智慧型的圖書館,推廣移動閱讀,提升創(chuàng)新服務,完成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發(fā)展的里程碑式的革新。
[1]張秀華.3G網絡技術在圖書館服務領域的擴展應用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2010(3):112-115.
[2]徐俊,曹霞.基于4G的移動圖書館服務模式的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2013(6):141-144.
[3]彭菲,王少春.淺析我國移動圖書館存在的問題與發(fā)展對策[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4(1):255-257.
[4]劉超,曾小燕.高校圖書館移動閱讀初探[J].開心:素質教育,2013(7):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