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杰,路迪,黃如金
(軍械工程學院 軍事教研室,河北 石家莊 050003)
● 院校教育
入學入伍階段軍體訓練研究
張宏杰,路迪,黃如金
(軍械工程學院 軍事教研室,河北 石家莊 050003)
入學入伍階段體能強化訓練是新學員端正入伍動機,錘煉意志品質,增強身體素質,培養(yǎng)責任意識、尚武精神和軍人氣質的重要一環(huán)。但入學入伍階段體能訓練存在著訓練理念陳舊,訓練方法手段缺乏;憑情緒組訓,負荷隨意性大;考什么訓什么,訓練項目單一;教學方法欠佳,思想工作的手段缺乏等問題。針對入學入伍階段體能訓練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剖析,并提出了相應對策。
入學入伍;體能強化;訓練
新學員入學入伍軍政基礎集中強化訓練,是學員了解部隊、認識部隊、適應部隊的必要手段,是打牢新學員思想政治、軍事素質基礎,盡早完成“兩個轉變”有效平臺。通過訓練,使學員具有較強的身體素質、心理承受能力,基本實現由地方青年向合格軍人、由青年學生向軍校大學生的轉變,為適應緊張的軍校生活打下良好基礎。而入學入伍階段軍體強化訓練是新訓工作的重要內容,是提高新學員身心素質,培養(yǎng)學員頑強的戰(zhàn)斗作風,打牢部隊戰(zhàn)斗力的基礎性工作。但是,近些年新訓階段的軍事體育訓練暴露出一些問題。
1.1 訓練理念陳舊,訓練方法手段缺乏
近年來,體育訓練理論快速發(fā)展,但應用在軍事體育訓練方面較少。入學入伍階段體育訓練的理念較陳舊,主要表現在軍事體育訓練的方法和手段上。軍事體育訓練多停留在傳幫帶的經驗上,教員、營連干部和班長怎樣教,學員就怎樣練,甚至教員教授的一些新的訓練方法和手段,也因為新訓骨干對其一知半解,很少應用到日常的體能訓練中。
1.2 訓練不系統,負荷隨意性大
入學入伍階段的體育訓練其實質是以打牢學員身體的速度、耐力、力量、柔韌、協調、靈敏和心理素質為目的的,而入學入伍階段的體能考核評價標準僅僅是檢驗軍事體育訓練在新訓階段的效果,但卻成了學員在校期間的主要訓練內容,這種急功近利的訓練勢必收不到很好的訓練效果。軍體訓練工作是一個整體的、系統的工作,但在很多人的眼里就是一個個獨立的訓練科目組成。訓練時隨意性大,想起什么訓什么,想訓什么訓什么。個別單位還存在組訓骨干心情愉快時多練,心情不好時懲罰練的現象。系統性訓練和整體性訓練被任意打破分割,忽視了體能訓練計劃性、系統性和全面性。訓練過程中對新學員的心率監(jiān)控不夠,負荷強度把控不嚴。
1.3 考什么訓什么,訓練項目單一
隨著入學入伍階段體育訓練的深入,必考項目在強化階段成了新學員訓練的重點。學員訓練的項目更加集中,身體局部負擔過重。一段時間的反復訓練后,傷病越來越多,參訓率逐漸下降,學員訓練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受到影響。
1.4 教學方法欠佳,思想工作的手段缺乏
體能訓練在多數人的眼里是枯燥的、無味的、艱苦的,老學員厭煩、新學員頭痛。其根源是教學方法簡單,訓練手段缺乏,思想工作效率低下。有的單位體育訓練過分強調“嚴管”,而且一管就“管死”,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參訓人員的個性和思維的發(fā)展。一些組訓骨干教學訓練工作不講究方法,不善于在訓練中抓思想,不能充分調動學員練兵訓練的積極性,不善于激發(fā)學員民主意識,不善于采納大家的意見。
1.5 整理放松活動不夠,運動性傷病高發(fā)
有的單位簡單地追求訓練數量的積累,有意延長訓練時間,整理放松活動往往被忽視,訓練時間一結束,直接帶入食堂開飯。大強度的體育訓練導致新學員吃飯沒胃口,衣服濕透來不及更換,極易誘發(fā)腸胃不適和感冒等疾病。有的組織整理放松活動也是相互按摩草草了事,長此以往,新學員肌肉僵硬、酸痛得不到及時緩解,疲勞積累到一定程度,運動損傷在所難免。為了追求訓練成績,一些學員帶傷訓練,而加壓冷敷治療、按摩治療和康復治療等手段應用較少。一旦傷病嚴重,不是采取積極的康復治療,而是一味的見習休息,嚴重影響了體育訓練的效果。
2.1 豐富訓練內容、方法和手段
體能訓練的任務要在改善學員體質、增強學員身體素質、提高學員戰(zhàn)斗力上下功夫;要在促進學員掌握基本戰(zhàn)術動作和技能上下功夫;要在培養(yǎng)學員頑強的戰(zhàn)斗精神和豐富學員業(yè)余文化生活上下功夫[1]。完成新訓任務,只是訓練了入學入伍階段體能考核限定的那些項目,是遠遠不夠的。要在訓練方法上大膽摒棄形式化、公式化、走過場的教學訓練弊端,依據運動生物力學、運動生理學、運動解剖學和運動心理學的相關理論,在速度、耐力、力量、柔韌、協調、靈敏和心理素質等方面系統科學訓練,不急躁不功利,由簡至繁,循序漸進系統地、全面地提升學員的綜合素質。訓練方法上要把復雜的動作分解開來訓,把簡單的動作結合起來訓,變換訓練的形式和方法,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軍事體育訓練。例如單杠引體向上,部分新學員一個都完成不了,而直接讓新學員反復吊杠、扶其腰部助力練習、扶其腿部助力練習效果并不明顯。訓練針對性差,時效性不強。可將單杠動作依據生物力學分析其動作模式,找出其主要做功肌肉群;再針對這些主要做功肌群設計動作,以發(fā)展背闊肌、肱三頭肌、斜方肌、胸大肌和前臂肌群的力量。這些練習可以是徒手動作,也可以是器械練習,再結合引體向上的動作整合訓練各肌肉群,指導學員在同伴的幫助下完成單杠練習。這樣訓練針對性更強,方法手段更加靈活,效果也很明顯。
訓練中要通過理論講解、動作體驗把準備活動、專項練習、運動損傷預防性訓練、恢復性訓練等訓練方法和手段教給學員。在學員精力高度集中時,講解動作要領,反復模仿練習,及時糾正動作;在學員體力充沛時,多開展力量練習、速度練習、靈敏性練習和協調性練習;在學員較疲勞、情緒不高時,可組織有氧耐力練習和柔韌性練習等,結合開展與練習內容相符、能培養(yǎng)學員團隊意識、活躍訓練氛圍的體育游戲,或是通過競賽比武進一步激發(fā)學員的練兵熱情和頑強的意志品質。通過豐富多彩的訓練形式,多種多樣的訓練方法和手段,使學員在活躍的氛圍中鍛煉身體,增強素質,達到預期的訓練目的。
2.2 系統科學地組織實施訓練
新訓時間一般一個多月,建議分成三個階段:身體適應階段、提高強化階段(中間3周)和考核調整階段(最后1周)。
身體適應階段是學員身體機能較差的階段,尤其是學生兵這一階段表現更加明顯。部分學校在高中階段停止體育教學,身體鍛煉全靠自覺,學員身體機能較差。這一階段以快速恢復學員身體機能為主。在訓練中,要一改過去反復跑圈的訓練方法,重點做好穩(wěn)定性和靈活性訓練。傳統的反復跑圈訓練會導致學員機體局部負擔過重,造成腳面痛、踝關節(jié)痛和脛骨骨膜炎等。學員穩(wěn)定性訓練和靈活性訓練是適應基本動作和專項動作技能的基礎,也是神經肌肉控制力練習的好手段好方法。通過穩(wěn)定性訓練和靈活性訓練可使學員動態(tài)的穩(wěn)定性和平衡力得到有效的提高,進而提高動作的經濟性,對學員適應一定運動負荷,預防運動損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穩(wěn)定性訓練的前提是要幫助學員建立正確的動作模式,比如走、跑、跳、投、爬、滾、拖、拉、提、扛、推、劈、轉的動作模式,并在此基礎上逐步養(yǎng)成走、跑身體姿態(tài)的穩(wěn)定,跳起雙腳、單腳落地姿態(tài)的穩(wěn)定(落地緩沖激活臀肌),投擲姿態(tài)的穩(wěn)定,弓箭步、交叉步姿態(tài)的穩(wěn)定,以及體位臥姿、彎曲、站立、轉體時的穩(wěn)定,“Z”形跑、前滾、側滾和后滾的穩(wěn)定,提拉、肩扛、推、拽重物時身體的穩(wěn)定等。這些動作是單兵體能、技能乃至完成作戰(zhàn)任務的基礎,對于新學員來說,建立正確的動作模式并形成自己的習慣至關重要。如果動作模式不正確,動作不穩(wěn)定,身體姿態(tài)不正確,稍有不慎,微小的寸勁有時也會造成運動傷害。
靈活性訓練也是靈敏性訓練,是提高學員在快速移動中不斷變換方向和位置,有效改善身體平衡與協調能力的一種訓練方法。軍人在完成作戰(zhàn)任務中要有高度的警戒性觀察敵情,隨時準備應付突發(fā)情況,靈敏性訓練可以提高學員中樞神經系統對身體的支配能力,使其迅速、靈敏、協調一致的做出應激反應,能有效提高學員操控裝備的能力,真正實現“人槍的有機結合”,使學員的體能更適應未來作戰(zhàn)需要,對于戰(zhàn)斗力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常采用的方法是要讓學員在跑跳中迅速、準確、協調地做出跨步、轉體、摸高等基本動作;以站立點為中心向各方向的走、跑、滑步、弓箭步、跳、滾、蹲的折返練習;坐地借助手幫助的起立、或不用手起立,坐地單手負重的起立,或坐地單手負重不借助手的起立等各種復雜多變的練習;各種改變方向的追逐游戲和對各種信號做出的復雜反應等。
這一階段還要注重發(fā)展學員的頸椎、腰椎、膝關節(jié)和踝關節(jié)的相關韌帶和肌群的力量,尤其初入軍校的學員長期在靜態(tài)坐姿學習狀態(tài)下,轉入動態(tài)跑跳訓練狀態(tài)下,僅通過新訓科目的力量練習,來達到強健骨骼、肌肉和韌帶的目的顯然是不夠的,還要借助啞鈴、彈力帶、沙袋、桌椅等各種便利器材,充分利用業(yè)余時間,在宿舍、教室、訓練場等各種場所,開展自覺的小型練兵活動,為下一階段的大強度訓練打下良好的身體基礎。
提高強化階段要繼續(xù)擴大第一階段的訓練成果,在訓練負荷和強度上要逐步加大,訓練的內容要全面鋪開,在心肺功能提高和專項力量練習上多增加訓練內容,比如組織3000 m跑時,在適應性持續(xù)跑訓練的基礎上(第2周),以間歇跑和下肢力量、彈跳練習為主,從400 m間歇跑、800 m間歇跑逐步提高,間歇跑訓練的時間一般不超過5 min,強調訓練時的心率、強調間歇時間等,要監(jiān)控訓練的全過程。同時要在一般準備活動基礎上增加專項準備活動,增加傷病預防、身體恢復性的訓練內容,重點做好放松整理活動,使學員有更好的狀態(tài)參加各個階段的體育訓練。
考核調整階段要及時調整運動負荷,還要熟悉考核的流程、動作的標準和組織的形式等,尤其在動作標準上,要求從嚴、從難,體育訓練的成果要在學員的思想、作風、動作標準和運動成績上體現出來。
不管是在訓練的每個階段,還是在每一次訓練課,都要大小強度相結合,準備活動和整理放松相結合,一般訓練和專項訓練相結合,制訂計劃要把各因素考慮進來。同時根據學員的訓練情況,邊訓練邊調整,使訓練計劃更加系統、周密而不失靈活性。
2.3 培養(yǎng)學員敵情觀念和戰(zhàn)斗精神
和平時期成長起來的新學員,較欠缺的就是敵情觀念。軍事體育訓練的實戰(zhàn)化其實質是在帶有敵情觀念和敵情背景下,為完成各種作戰(zhàn)任務而設計的針對性很強的體育訓練。為增強新學員的敵情觀念,可以把3000 m跑設計成作戰(zhàn)任務。比如全連分成5個組,每組都有運動尖子和運動后進學員,讓他們自己選組長,而后布置情況,命令他們連分5個波次前后間隔30 s鐘,分別向3000 m遠的陣地火速增援,以接替A連完成上級交給的阻擊任務,要求以每組最后一名學員到達為準,賽前給他們30 s的討論時間,而后一波一波的逐次出發(fā)。這種訓練學員積極性很高,跑進過程中他們會想出很多好辦法,為了拿好成績,對后進學員有推的、還有用背包繩牽拉的,各小組團隊意識很強,訓練熱情空前高漲。還可以把60 m跑變成搶占淺灘遮蔽地帶、或變成通過特定障礙的“Z”行跑等。把“T”行跑變成立姿據槍(仿真槍)跑,槍口始終正對前方,模擬成快速進出城市街道或建筑物的情景訓練。只要加以情況誘導,變換一下訓練形式,就會改變訓練的難度,把枯燥的體育訓練項目練活,從純粹的身體素質練習培養(yǎng)學員的敵情觀念,豐富學員訓練的思維空間,培養(yǎng)學員過硬的心理素質和團隊意識,激發(fā)學員頑強的戰(zhàn)斗精神。
2.4 及時開展思想工作
新學員身體素質參差不齊,第一階段后要及時分組訓練,建議依據其運動表現和成績分成4個組別,建立升降機制,表現好的、成績優(yōu)異的可以升入上一組別,表現不好、成績下滑的必須降入下一組別。對身體素質好的學員,在訓練的內容、訓練的強度和負荷上適當增加,能吃多少吃多少;對于中間組別,根據學員的實際情況,能多吃點就多吃點;對于較差學員,不能急躁,分析其原因,是動作基本姿態(tài)不正確、還是心肺功能較差還是專項力量不足,或是全面較弱、身體傷病等,采取相應的措施,針對性的補差訓練。同時發(fā)動學員間開展“一幫一,一對紅”的互幫互助活動,尤其要做好后進學員的思想政治工作,對后進學員要多在訓練上幫助、在思想上開導、在情感上關懷,讓后進學員時刻感到溫暖,使他盡快的融入團隊中來,跟上訓練安排,達到預期的訓練目的。
另外,群眾性的文化體育活動是體能訓練的有益補充。喜聞樂見的群眾性文化活動,是學員自我學習、交流球技、培養(yǎng)情感、全面發(fā)展綜合素質的有效途徑和平臺,既能培養(yǎng)學員對軍營生活的熱愛,還能培養(yǎng)學員在激烈的身體對抗中,激發(fā)頑強拼搏、永不服輸的戰(zhàn)斗精神。經常性地組織學員參加各種球類活動,可培養(yǎng)學員廣泛的興趣愛好。
入學入伍階段的體育訓練不能僅僅停留在入學入伍訓練科目上,要結合前沿的訓練理念,系統全面地設計訓練內容,科學安全地組織實施,高效細致地訓練管理,為高強度的體能、技能訓練打下堅實的基礎。體育訓練中,學員的靈活性和穩(wěn)定性訓練應引起高度重視,尤其要確立學員正確的走、跑、跳、投、搬、扛、拖、拉、劈、挖、跪、蹲等基本動作姿態(tài),可有效減少學員運動損傷的發(fā)生??嗑毮苡行岣邔W員戰(zhàn)斗精神的培養(yǎng),但也要注重帶有戰(zhàn)術背景的比武、競賽和體育游戲的作用。軍事體育訓練的管理工作也很重要,尤其是學員多、訓練水平差異較大時,要注重開展訓練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多手段激發(fā)學員參訓熱情。
[1] 林建棣.軍事體育(上冊)[M]. 北京:國防工業(yè)出版社,2012.
Study on Intense Physical Training for Recruiting Cadets
ZHANG Hong-jie, LU Di, HUANG Ru-jin
(Military Training and Research Section, the Ordnance Engineering College, Shijia zhuang 050003,China)
The intense physical training for recruiting cadets can regulate the motive of recruiting the new cadets, which is an important part in cultivating the will, personality and the concept of responsibility, strengthening the body, morality of the cadets. However,there existed many problems, such as the concept of training is outdated while the method is scarce; the training and intensity are arranged randomly; the training is planned merely according to the testing standard while the training items are in diversity; teaching is not undergoing in a democratic way and the measure of ideological work is scarce, etc. This paper intends to analyze the problems among the recruiting cadets and proposes ways of solving the problems with the expectation to widen the teaching method for the newly recruiting cadets.
recruiting cadets; intense physical training; training
2015-11-15
張宏杰(1976—),男,河北無極人,講師。研究方向:部隊體能訓練。
G873
A
1671-1300(2016)01-005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