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健花
【關鍵詞】幼兒園 青年教師 專業(yè)能力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5)11A-0013-01
教育部2012年推出的《幼兒園教師專業(yè)標準》(試行)對幼兒教師提出了一個較為明確的標準。該標準的基本理念是:師德為先、幼兒為本、能力為重和終身學習。幼兒教師必須以此為準則、標尺,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yè)水平。以下筆者將介紹我園培養(yǎng)入職1~3年青年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的一些做法。
一、入職1~3年青年教師的特點
(一)群體性格特征明顯
青年教師是幼兒園教育中相當重要的一個群體,這個群體充滿活力,不服輸,有著力爭上游的精神,同時也存在一些缺點,如不能吃苦耐勞,有時教育幼兒缺乏足夠的耐心,情緒控制能力較差等。
(二)理念和實踐尚未能完美結合
幼兒教育是基礎教育體系中相當重要的組成部分,幼兒教育質量好壞關系到幼兒身心能否健康發(fā)展。青年教師經過1~3年入園教學,已初步了解了這一重要的現實,但是仍無法在實踐中貫徹幼兒教育的基本理念。
(三)對“自我”尚缺乏清晰的認識
教育教學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停滯不前。教師如果沒有與時俱進地學習新知識,以及采用新的教學方法,就容易在教學中“誤人子弟”。入職1~3年的青年教師尚未看清自身的不足,不能針對現有的專業(yè)知識、教學水平進行自我提高。
二、培養(yǎng)入職1~3年青年教師的策略
作為幼兒園教育管理者,只有重視青年教師的培養(yǎng)工作,才能培養(yǎng)出一支專業(yè)的、富有情懷的幼兒教師隊伍,促進幼兒園可持續(xù)發(fā)展。
(一)升華師德教育,確保青年教師耐心與愛心兼具
開展師德教育是貫徹《幼兒園教師專業(yè)標準》的體現。幼兒的年齡和生理特點,決定了幼兒教師更需具備足夠的耐心與愛心。幼兒的思維還沒有形成,教師的一言一行將帶給學生無比重要的影響,因而要求教師帶來的影響必須是積極的。青年教師年輕氣盛,情緒波動較大,容易出現耐心不足、教學語言不夠溫和的現象,除了要多看書提高自我素養(yǎng),有意識地培養(yǎng)自身的耐性,還應該多學習幼兒心理方面的知識,了解幼兒的心理,學會以幼兒的視角看待世界,使師幼能夠和諧相處,從而促進教學活動順利開展。
(二)加強業(yè)務指導,提升青年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
教師,最本質的工作是教學。教學活動的質量最能體現教師的文化素養(yǎng)和專業(yè)素養(yǎng)。入職1~3年的青年教師,除了少部分非常優(yōu)秀外,大部分幼兒教師才得以剛剛踏入幼兒教師標準的及格線,這一部分教師亟待提升自我。對此,幼兒園管理者可以開展園內討論會,針對青年教師的薄弱環(huán)節(jié)、缺點等,提出有針對性且有效的建議,或者鼓勵有意愿的青年教師向園內的教師能手學習,多旁聽優(yōu)秀幼兒教師的公開課,取長補短。管理者還應爭取經費,組織青年教師到園外培訓,聽取地區(qū)內優(yōu)秀幼兒園教師的課例,或是參加研討會、討論會,幫助青年教師多渠道地提升專業(yè)水平。同時,青年教師本身也應利用課余時間及時補充新知識,用教育理論武裝教學實踐,在實踐中提升教學素養(yǎng)。
(三)設置獎勵機制,鼓勵青年教師創(chuàng)新
教書育人是教師教學的動力,要想激發(fā)青年教師們的斗志,幼兒園管理者不妨制定合理的獎勵制度,即給有所進步、有所提高或是取得重要教學成果的教師一定數額的現金獎勵。獎勵還可以通過其他形式體現,如針對表現優(yōu)秀的教師,免去其參加培訓的費用,或獎勵其參加旅游。諸如此類的獎勵,是幼兒園管理者對教師的肯定,是期許。
幼兒園管理者還可為青年教師創(chuàng)造展示自我的平臺,比如,邀請學生家長參加青年教師的公開課,組織開展成果發(fā)表研討會,給參加公開課的青年教師予以經費支持等,使得青年教師勇于表現自己,增加自信,全面提升自我。只有這樣,才能促使入職1~3年的青年教師摒棄不足,積極汲取各種優(yōu)秀的教學方式和方法,不斷提升專業(yè)素養(yǎng)。
(責編 黎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