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舊迎新之際,人們最為關注的竟是抬頭望天。從政府官員到黎民百姓,無不把霧霾之害當作話題。北京人見面寒暄,頭一句便是“這天氣比昨兒個好多了”,以此取代傳統(tǒng)的問候語“吃了嗎”。
老話說,“民以食為天”,現(xiàn)代生活中,環(huán)境才是“悠悠萬事,唯此為大”。緣何?因為事關身體健康。運動和鍛煉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全民健身已經(jīng)無需動員和號召,但是,老天不給力,還作祟,讓已經(jīng)有了健身習慣的人們不得不接受紅色預警,減少甚至避免長時間室外運動,可惡的霧霾令人避之唯恐不及,哪里還有興致鍛煉身體!
本來,最好的健身去處莫過于走進大自然,燦爛陽光、清新空氣都是運動之必需,可以增強鍛煉效果。不要說遇到惡劣天氣,就是全天候的田徑、足球,碰上不得不迎風冒雨的時候,也會讓人掃興。當不得已的出行都要考慮是否戴上口罩,哪里還談得上運動健身!
運動不是生活的全部,但生活中不能沒有運動。中小學生正值最需要鍛煉身體的時期,重度霧霾使他們不得不暫時放棄活潑的鍛煉方式,改在教室里狹窄縫隙中做簡易而蹩腳的體操,好歹緩解久坐的疲勞,卻算不得鍛煉。惡劣氣候干擾了人們的運動習慣,破壞了人們的健康情緒。這一切的罪魁未必都是老天無情,還包括人們對環(huán)境保護的無知。面對灰蒙蒙的天色和渾濁的空氣,躲避和遠離都是被動的。但是,藍天和綠色不能僅存在期盼中,只要人們懂得學習和愛護,運動會受益,生活會受益。
當熱愛運動與珍惜環(huán)境如此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的時候,自然會想起過去的一年,北京攜手張家口獲得2022年冬季奧運會舉辦權(quán)。隨之,三億人上冰雪的目標吸引著男女老幼,銀裝素裹的冰天雪地不用來考考自己的體質(zhì)、技能和勇氣,豈不甚是可惜?7年前,北京舉辦夏季奧運會,便將“綠色”納入辦賽理念。近日,北京冬奧會組委會成立。再過7年的冬季奧運會,世界不會再以金牌多寡衡量中國夠不夠世界體育大國。辦一屆“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奧會,世界說,那必須是“綠色”的;中國說,那必定是“綠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