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俊毅
【摘 要】劉亮程被譽為“20世紀中國最后一位散文家”和“鄉(xiāng)村哲學家”,其代表作有《曬曬黃沙梁的太陽》、《虛土》、《一個人的村莊》、《在新疆》等等,在他的作品中,更多的表達了無法想象的精神渴望,其散文中蘊含著深刻的美學意義,本文主要針對劉亮程散文的美學意義進行分析。
【關(guān)鍵詞】劉亮程散文;美學意義;分析
劉亮程被稱之為“20世紀中國最后一位散文家”和“鄉(xiāng)村哲學家”,他種過地,當過鄉(xiāng)農(nóng)機管理員。勞動之余寫點文字,幾乎所有文字都在寫自己生活多年的一個村子。在看到了當今人們的冷漠、無情、消極,他深深的感到無比的傷痛,但更多的也是沒有辦法改變。寫下了“一個人的村莊”這本散文集。表達了一種無法想象的精神渴望。美學所以稱美學,最主要的表達是它對生活是一種理想追求與探索。也就職說,只要是關(guān)于到生活的美好、健康向上、向往自由、充實有意義的思想,被稱為美學或是和美學的一種思想源泉。在我們認真入神的讀劉亮程的《一個人的村莊》這本散文時,我們可以在散文里看見我們想要理解的美好生活,最起碼能讓我們想到生活和想起生活。其中包括了審美主體三個層次:靜觀—對話—境界。
一、無目的的人之自由、靜觀
在生活中我們對于美的理解,它既沒有目的但也合有目地的一種形式。沒有目的就是沒有表面的目的,指對所說的主體不在意其性質(zhì)與作用,沒有利害上的關(guān)系。在黃沙梁生活的無拘無束,自由無實事要做。劉亮程在春色步調(diào)里很早就走出了村子,做一些農(nóng)家人看來不務正業(yè)、城里人看來又是很有意思卻不能做的事。如:爬到秋天的樹權(quán)上玩;“耐心守候過一只小蟲子的臨終時光”等,他的生活就一個悠閑、自由、陽光、平衡的狀態(tài)。游蕩于天地之間的那種精神享受。
《一個人的村莊》最為典型特征是“無目的的人”。他不斷重復的說“我沒有什么多少要做的事,也就是比較愿意專心的觀察牲口,也比較愿意看下身邊的一些人,聽他們說說這家,談談那家、誰家吵架了,今年的收成如何等等,有時也會插上二兩句嘴。更沒有特別要緊的事辦,所以不需要快馬加鞭去辦理。我的性情比較像牛和驢的性情,不緊不慢的進行著。所以說這就是無目的的人的人生。在劉亮程的散文里,所有的農(nóng)村人都是無目的,他們的生活是悠閑,自在,過著閑云野鶴般的生活。沒有任何目的的行為,有時候的結(jié)果是改變了很多事物的命運。如,當我看到一棵長歪了的胡楊樹時,就用一根繩子把它栓在另一棵的樹上面,幾年后,另一棵樹倒長歪了。我相信越是無目的的事,一定會有著大目的。任何的行為都會有一定的意義,沒有人知道有些事物是被我所改變的。如果還有事情可做,那也許就是一棵草,一條蟲的事了。
二、通驢性的人之和諧,對話
劉亮程的散文帶給我們不僅有大自然表面呈現(xiàn)的視覺美感,還能通過“對話”交流感覺其真正所指的意義。一條小蟲子自己知道可以從一個自以為事的人的手指底下走到手心的路;蛻螂可以經(jīng)過自己不停的努力把比自己大好幾倍的糞蛋滾到一個半坡上;小螞蟻可以把從自己重幾十倍的食物在不需要別的螞蟻幫忙的情況下,帶到目的地……
劉亮程的散文中處處在演繹生活,呈現(xiàn)生活,他將美學意義上的哲學用自己對生活的理解來呈現(xiàn)。他認為人與驢、人與自然都是一種現(xiàn)象表現(xiàn),兩者都一樣,人的事就如同動物的事,動物的事也就如人的事一般。人也不比動物高貴多少。在他認為,他就是能驢性的人,只要一個人通了驢性,那么就什么都通了,人性也就會能了。閱讀劉亮程的散文時,我們的心靈就會被凈化,心靈也就美了,內(nèi)心會有一片凈土,有那么一個美麗的村莊在我們的內(nèi)心學處,這也是一種和諧的心理狀態(tài)。作者為我們的靈魂找到了一片凈土。
三、一個人的村莊之境界
村莊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地方,是人類共同的家園。我們所有人心中都有一個自己的心靈家園的存在。對于現(xiàn)在生活的城市喧嘩不休,對于那個悠閑的小村莊的想念。作者用自己深情的言語每個人為我們描寫出了一個潔凈的小村莊,就是黃沙梁。作者表達在這個村莊里他對人生和對世界美的向往和追求。即使通過不懈的努力所追求到的,在這么一個村莊住時間長了,你會發(fā)現(xiàn)時間會在你的身邊慢了,在別的事物上飛快的流逝了。在不言狀態(tài)的大美的村莊里有著大美的哲學。在劉亮程的散文里,到處彰顯了對于村莊的愛,脫開世俗的美。這是他對村莊的深情的愛,也是對人類獨一的愛。
四、結(jié)語
劉亮程不僅給我們呈現(xiàn)了一本關(guān)于鄉(xiāng)村的基本哲理,又用美的描寫給我們的心靈帶來美的畫面,給我們的心靈找到一片凈土,讓我們的心靈可以聽到美的聲音。
參考文獻:
[1]汪娟.荒野的恐懼與憂傷的漂泊——對劉亮程《一個人的村莊》非詩意的解讀[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3)
[2]胡輝,宋寧剛,孫玉榮.散文的詩意與“寒意”——以劉亮程的《寒風吹徹》為例[J].中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6)\
[3]孫霄.鄉(xiāng)村敘事中“自然”情懷的分野——劉亮程《一個人的村莊》與梭羅《瓦爾登湖》之比較[J].文藝爭鳴.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