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奇清
生命的本質(zhì)是單純,讓孩子保持單純,是一種無私的愛,也是一種最成功的教育。
韓瑾峣6歲時,一次去內(nèi)蒙古親戚家,他和幾個小伙伴正在草地上玩耍著。突然一頭牛朝他們沖過來,小伙伴們嚇呆了,只顧用手捂住眼睛呆在原地。
“快躲開!”小瑾峣一邊叫著,一邊拿起一把小朋友們剛拔起的青草,朝著牛友好地輕輕搖動著,牛很快放慢了腳步,最后停下來用鼻子嗅著他手中的草。
事后,人們稱贊小瑾峣是一個小神童,遇事不慌,沉著冷靜,真正一個“?!焙骸R粋€6歲的小孩,對這樣突然而至的“牛事”能機智地應對,大概因為他有一位懂得孩子的爸爸。
小瑾峣2歲時,就學會了刷牙,并對神奇的牙膏有了諸多問號。一天,他問爸爸:“您知道牙膏筒里的牙膏有多長嗎?”爸爸答不出來。兒子說:“爸爸不知道,沒關(guān)系。”
爸爸出門一趟后回到家中,兒子則歡天喜地對他說:“我知道一管牙膏有多長了,有從沙發(fā)到臥室門口那么長!”爸爸低頭一看,地上有長長的一條白色的線條。原來兒子把一管牙膏全都擠到地上了。
小瑾峣認為自己做了一件挺值得驕傲的事,小臉笑得如花兒一樣,還一個勁地問爸爸:“這到底有多長呢?”也許在別的爸爸看來,孩子這是糟蹋東西,一定要告訴孩子,牙膏不是用來浪費的。或者索性打孩子幾下,讓他長長記性,不再做這樣的事了。可爸爸認為兒子是在做一件求知探索有益的事。
本來爸爸是要帶兒子去防疫站接種疫苗的,但他想:有什么事比保護孩子的這種探索世界奧秘的自然天性更有意義呢?于是他找出一根棉線,沿著地上的牙膏線擺好,然后收起棉線,用尺子量出了線的長度。如此得到牙膏的長度,讓兒子覺得眼前出現(xiàn)了新奇的“一線天”,欽佩地對爸爸豎起了大拇指。
一管牙膏有多長,不僅僅滿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更是延伸了孩子思維的長度,且讓他有了自豪感,激發(fā)起孩子向更高遠的目標進取的興趣和信心。
為了領(lǐng)略到城市以外的廣闊天地,爸爸每次去內(nèi)蒙古老家總會帶著兒子,就在大草原上玩耍時,讓他見識了牛。
一次在內(nèi)蒙古,小瑾峣揣著一口袋鞭炮到處炸,見到了一些牛糞,便把鞭炮插在牛糞上點著了。在“啪啪啪”的爆炸聲中。讓小瑾峣有了心得,他對爸爸說:“干牛糞沒事,一炸就散,只有一團煙霧。新鮮牛糞卻不行,一炸就四處亂濺,躲都躲不開?!?/p>
6歲時,爸爸還鼓勵韓瑾峣一人上街。一次爸爸給了他20元,3個小時后回到家,小瑾峣雖說有些累,卻仍然興致勃勃地告訴爸爸:“我坐車免票,換了七八輛公交車,瞎轉(zhuǎn)了一大圈?!边@位爸爸就是韓磊。
有朋友覺得韓磊教子的方法不夠安全,他卻說,真正遇事手足無措的不會是像韓瑾峣這樣什么都總想嘗試一番的“野孩子”,而是那些聽話的“乖孩子”。不是么?在內(nèi)蒙古家鄉(xiāng)“馴牛解?!本褪敲髯C。
孩子的可貴在于單純,因為單純不以無知為恥,單純又無所忌諱,這兩點正是智慧的重要特征及其來源。一管牙膏有多長,不遮住孩子探詢的眼睛,對孩子的單純加以呵護,也許孩子長大后不一定是學問滿腹,但絕對是一個充滿智慧之人。
(步步清風摘自《中華家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