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良(沈陽黎明航空發(fā)動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遼寧 沈陽 110043)
某精鑄燃燒室機匣后支承工藝研究
王中良
(沈陽黎明航空發(fā)動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遼寧沈陽110043)
該零件是某型發(fā)動機燃燒室機匣后支承,是發(fā)動機與飛機連結的重要零件。該零件毛坯為Inconel718精鑄材料,屬于難加工的高溫合計材料,國內(nèi)對應牌號為GH4169。該零件結構復雜,加工過程極易變形,是一個對加工過程要求較高的零件。該零件的所有孔加工受關鍵零件的孔加工控制,所有的加工要素均受外方嚴格控制。
高溫合金;精鑄;關鍵零件的孔加工
該零件由A1、A2、A3三處凸臺確定的基準平面A,B1、B2、B3三處直徑內(nèi)壁點確定的中心線基準B,和柱狀突起C1確定的角向基準C組成,其余尺寸全部通過三處基準加工確定。由于3處基準全部為精鑄表面,所以對于零件加工時的定位影響很大,零件自由狀態(tài)和裝夾狀態(tài)變形較大,技術條件較難保證。
該零件是某型發(fā)動機燃燒室機匣后支承,材料為鎳基高溫合金Inconel718,毛坯為異形精鑄件,存在三處柱狀凸臺,其中一處凸臺為角向基準。毛坯定位基準為六點定位,剛性較差易變形。存在3組精度較高的同軸孔,之間位置度為0.0254,是較難加工的精鑄類零件。
3.1工藝流程
由于零件毛坯為精鑄零件,所以零件不安排粗加工,全部為精加工。而最先需要形成的就是零件轉換基準,通過定位A、B、C三個基準,可以先將最終基準D、E、F加工完畢后再進行其他加工,所以具體工藝路線安排如下:
精車基準→銑基準孔→銑凸臺→鉆大端孔。
3.2車加工
由于零件底面定位面僅為三處定位凸臺,其余部位全部懸空,所以車加工夾具在每個定位凸臺中間設計了一個彈性輔助支撐,但是由于零件全部表面為鑄造表面,導致壓板壓緊部位都存在一定斜度,壓板一旦壓緊就會將零件壓變形,在壓緊狀態(tài)車加工完畢的平面和直徑,自由狀態(tài)就會變形0.2mm~0.3mm,0.1mm的跳動更無法保證。通過進行加工試驗,加工時,新件研制時采取了多次松開壓板和輔助支撐的方式,釋放加工應力,并且再次壓緊時,盡量保證與自由狀態(tài)一直,經(jīng)過多達7次的釋放過程,終于保證了零件的尺寸要求和技術條件要求。
由于鑄件內(nèi)部組織不夠致密,存在大量硬質(zhì)點,所以兩件在切削完畢后,表面會形成橘皮和波紋,而零件表面粗糙度要求在Ra1.6,根本無法保證。通過對不同刀尖R、前角、材質(zhì)的車刀片和加工參數(shù)進行試驗,最終選擇了使用肯納VBMT160408LFKC5010刀片和一套固定的加工參數(shù),粗加工轉速S=30R/min,進給F=0.24mm/R;精加工轉速S=20R/min,進給F=0.18mm/R;光刀轉速S=20R/min,進給F=0.12mm/R。這樣成功解決了零件表面橘皮現(xiàn)象,而且保證了零件1.6粗糙度要求。
車加工安裝邊下沿時,寬度空間僅17mm,初期加工時,使用長片夾的車刀和4mm寬R0.4槽刀片N123H2-0400-0004-TF1105加工,加工部位存在嚴重的振紋,讓刀也比較嚴重。通過更換特殊形狀的車刀桿890100272L2916和車刀片DCGT070208HPKC5010,不僅成功解決了振紋和讓刀問題,同時滿足了1.6的粗糙度要求。
3.3孔加工
該零件的所有孔加工受關鍵零件的孔加工控制,所有的加工要素需要向外方報批。而該件的加工難點集中在3組位置度為0.0254的精密孔,每組孔由一個φ15.8775±0.00762和一個φ18.4150±0.0127組成。由于兩組孔之間距離約50mm,如果一次裝夾加工的話,加工下部孔會讓刀嚴重,無法保證孔直徑公差,所以最終我們選擇了兩次裝夾進行加工。
對于深孔部位找正,我廠一直使用普通杠桿表加自制長表針(自行車條或三坐標測量機測頭),由于人為加長了表針,所以實際杠桿表盤所指示的讀數(shù)并不是真實的數(shù)值,無法保證零件0.025的同軸度。通過使用專用的深孔加長杠杠表,解決了該問題。
加工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問題:
3.3.1找正過程需要使用專業(yè)長表針杠桿表,自己改造的長表針讀數(shù)不準。
3.3.2加工過程中,盡量少移動工作臺,避免因為重復定位誤差導致的橢圓形孔。
3.3.3盡可能保持孔余量的均勻,不要在初期加工時,先鏜一點下去,測量后,繼續(xù)鏜,這樣形成的錐度很難完全去除。
3.3.4通過反復松開鎖緊鏜頭螺釘,可以微量上刀。
3.4解決的其他問題
3.4.1噴丸保護
零件同軸孔在組合加工后,非裝配孔需要進行補噴丸,而為了避免補噴丸傷害到裝配孔,需要使用專門的噴丸保護膠布對局部進行保護,但是該膠布價格昂貴且保護時間較長,所以通過自制塑料保護塞。既避免誤噴,由避免色差。減少零件噴丸保護時間。
3.4.2夾具優(yōu)化
銑加工夾具使用鋁制壓蓋結構,由于零件為精鑄零件,而壓蓋壓緊面為不加工的毛坯面,存在一個漸變的斜度,所以壓蓋壓緊時,無法完全貼合零件表面,造成局部受力,影響了零件的加工質(zhì)量。應用外方提供的三維模型,在UG中,選擇九處較平整部位,將壓蓋結構更改為壓板結構,壓板與零件接觸部分設計為粘結膠皮結構,既滿足了零件均勻壓緊的要求,減少了零件變形,又避免了壓傷零件,提高了零件質(zhì)量。
通過新件研制的加工,事實證明,所確定的工藝流程正確可行,加工過程中各種問題得到了妥善的解決。
通過對零件結構的認真分析,解決了零件加工中變形、零件表面橘皮褶皺振紋、關鍵零件的孔加工、精密孔的加工,并且解決了夾具結構不合理、噴丸保護效率過低等問題,最終順利完成了零件加工,為以后加工類似精密鑄造零件提供了寶貴的加工經(jīng)驗。
[1]肯納刀具切削手冊[Z].肯納金屬公司.
[2]金屬切削手冊[M].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3]航空材料學與金屬加工工藝[Z].沈陽黎明航空發(fā)動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TG249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