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xué)藝術(shù)研究】
晚唐傳奇《飛煙傳》中女主人公形象分析
張秀珍
(陜西師范大學(xué) 文學(xué)院,西安710062)
摘要:在中國文學(xué)史上,唐傳奇具有重要的地位。晚唐皇甫枚所作的《飛煙傳》就是其中經(jīng)典之一。該傳奇中的女主人公步飛煙為理想愛情而不懈追求和勇敢抗?fàn)?,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堪稱唐傳奇女性人物長廊中的一個熠熠生輝的形象。其中所展現(xiàn)出的曲折朦朧的女性意識,則無疑為中國后世女權(quán)文學(xué)的濫觴。
關(guān)鍵詞:晚唐傳奇;《飛煙傳》;女性主體意識;女性形象研究
收稿日期:2015-03-10
作者簡介:張秀珍(1988—),女,山西忻州人,陜西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院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元、明、清代文學(xué)研究。
中圖分類號:I207.41
文章編號:1008-777X(2015)03-0014-04
文獻標(biāo)志碼:A
魯迅先生《中國小說史略》中論及唐傳奇曾云:“小說亦如詩,至唐代而一變,雖尚不離與搜奇記逸,然敘述宛轉(zhuǎn),文辭華艷,與六朝之粗陳梗概者較,演進之跡甚明,而尤顯者乃是時則始有意為小說。胡應(yīng)麟云:‘變異之談,盛于六朝,然多是傳錄舛訛,未必盡幻設(shè)語。至唐人乃作意好奇,假小說以寄筆端?!湓啤饕狻啤迷O(shè)’者,則即意識之創(chuàng)造矣。此類文字,當(dāng)時或為叢集,或為單篇,大體篇幅漫長,記敘委曲,時近于俳諧,幫論者美訾其卑下,貶之曰‘傳奇’,以別韓柳輩高文。顧世間則甚風(fēng)行,文人往往有作,實唐代特絕之作也?!盵1]
在這段話里,魯迅先生梳理出唐傳奇的演進概況:一是唐傳奇不同于六朝志怪文字之粗陋,體制漸完備;二是唐人作小說乃有意為之,且旨在“好奇”;三是之所以稱為“傳奇”,因其是非主流文學(xué),地位低下;四是雖地位低下,卻風(fēng)行世間,文人們都樂于創(chuàng)作。
唐傳奇的發(fā)展亦經(jīng)歷了初、盛、中、晚四個時期。每個時期的文人創(chuàng)作各有不同。本文擬將探究的《飛煙傳》則產(chǎn)生于晚唐,這也是唐傳奇這一文體日漸式微的時期(公元869—907年)。[2]這一時期的傳奇創(chuàng)作數(shù)量上漸漸減少,內(nèi)容和形式迥異于前代。從藝術(shù)特色上看,皇甫枚所創(chuàng)作的《飛煙傳》則無疑是其時的優(yōu)秀作品。
一、晚唐傳奇《飛煙傳》的作者與創(chuàng)作背景
《飛煙傳》出自《說郛》卷三三所錄的《三水小牘》,皇甫枚撰。[3]78《三水小牘》成書于公元910年,這時唐王朝已經(jīng)滅亡,曾經(jīng)盛極一時的強大帝國成了一個已經(jīng)褪色的傳說。處于末世的皇甫枚,用他的筆為唐傳奇留下最后一些亮色?!盎矢γ?,字遵美,安定人,咸通(唐懿宗李漼年號,公元860—874年)末為汝州縣令。唐亡,旅食于汾、晉,撰成《三水小牘》。”[3]68皇甫枚生于大唐江河日下、岌岌可危的亂世,目睹了這個衰朽帝國的全面崩潰,經(jīng)歷了戰(zhàn)火的顛沛流離。唐亡以后,則漂泊寄食于今山西地區(qū)。他筆下的故事充滿了哀傷。
《飛煙傳》開頭設(shè)定的時間即為咸通中期,將文本時間設(shè)定在作者所處的時代可以更加篤定故事的真實性。然而正如明人胡應(yīng)麟所云:“變異之談,盛于六朝,然多是傳錄舛訛,,未必盡幻設(shè)語。至唐人乃作意好奇,假小說以寄筆端。”從小說結(jié)尾女主人公步飛煙化為鬼魂而取命的情節(jié)來看,《飛煙傳》自然是作者“好奇”而作意設(shè)幻,然其中亦有真情在。
二、“生得相親,死亦何恨”的女性形象
傳奇《飛煙傳》中女主人公步飛煙的整個心路歷程,表現(xiàn)她的真誠執(zhí)著和堅強不屈。步飛煙的故事的確令人感動,但是透過文本認(rèn)真考察,就會發(fā)現(xiàn)她所傾心相愛的其實只是愛情的水中倒影,她的死是對愛的獻祭。
(一)愛情之初
“臨淮武公業(yè),咸通中任河南府曹參軍。愛妾曰飛煙,姓步氏,容止纖麗,若不勝綺羅。善秦聲,好文筆,尤工擊甌,其韻與絲竹合?!盵3]254步飛煙不僅外貌纖麗更精通詩樂,可謂絕代佳人,但她僅僅是一個地位低下的小妾。根據(jù)《唐律疏議戶婚》規(guī)定:“妻者,齊也,秦晉之匹,妾通買賣,等數(shù)相懸?!盵4]妻與妾的地位相差懸殊,當(dāng)時唐代上層社會婚姻講究門當(dāng)戶對,妻子必出自名門貴姓,妾地位低下,榮辱由人擺布。步飛煙身世可憐。她給趙象的信里說:“下妾不幸,垂髫而孤。中間為媒妁所欺,遂匹合于瑣類。每至清風(fēng)明月,移玉柱以增懷。秋帳冬,泛金徽而寄恨”,[3]255唐代的婚姻制度承繼周代禮制而來,講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4]步飛煙幼年失去父母又被媒人欺騙委身武公業(yè)。這樁不幸的婚姻竟是婚禮制的犧牲品。步飛煙滿腹才思卻偏偏遇到猥瑣之徒,遇人不淑的憂愁無從發(fā)泄,徒增惆悵。
步飛煙需要感情的寄托,愛情的實現(xiàn),趙象的出現(xiàn)則填補了她生命中的空白。更何況趙象還是“衣纓之族,端秀有文”。[3]254此生見到步飛煙驚人的美貌就 “發(fā)狂心蕩,不知所持”,[3]254展開瘋狂的追求,全然不記得自己還是在“守喪禮”之期。這大概是作者有意對所謂名門簪纓之族的嘲諷。
步飛煙見到趙象的信,態(tài)度曖昧,這無疑給了趙象機會。步飛煙面對自己的感情,表達了對趙象的喜歡:“我亦曾窺見趙郎,大好才貌。此生福薄,不得當(dāng)之”。[3]254起初,步飛煙依然是猶豫而矛盾的,這正是愛情的第一階段。
(二)愛情甜蜜
一見傾心,詩書傳情,心意相通,這大概就是步飛煙理想的愛情模式。趙象的追求正是投其所好,贈答詩給整個敘事增添了詩情。且看趙象之詩:
其一
一睹傾城貌,塵心只自猜。
不隨簫史去,擬學(xué)阿蘭來。
其二
綠暗紅藏起暝煙,獨坐幽恨小庭前。
沉沉涼夜與誰語,星隔銀河月半天。[3]254
詩中主人公執(zhí)著等待著自己思慕的女子以至于整夜不睡,這似乎正是趙象的寫照。趙象愛慕步飛煙的“傾城貌”,不惜為此積極追求。但是他從來沒有對自己的行為帶來的后果進行思考,也從來沒有對步飛煙的境遇感到痛惜。步飛煙需要的卻是知音式的愛人。趙象不會想將來如何,這也是他的家族門第和社會制度所不允許的,所以從一開始就注定了這場愛情的悲劇。
步飛煙詩:“綠慘雙娥不自持,只緣幽恨在新詩。郎心應(yīng)似琴心怨,脈脈春情更擬誰”。[3]254步飛煙能夠在這類贈答詩中抒發(fā)自己的感情,一吐幽憤,她被壓抑許久的真實個性和無限才華得以展現(xiàn)。這樣才是令她甘之如飴的境界。
愛情必須經(jīng)過考驗?!霸娙パ?,門媼不復(fù)來。”[3]254趙象百般焦急,憔悴不堪,步飛煙也在經(jīng)受考驗。最后她還是勇敢地走出一步,送出定情之物,她說:“猶望天從素懇,神假微機,一拜清光,九殞無恨?!盵3]255步飛煙希望老天爺和神明能夠幫助她與趙象相會,有這樣的一個機會,即使九死也無怨無悔。步飛煙至情至性,為了她理想的愛情不再猶疑、不再動搖。
在武公業(yè)當(dāng)值的某天,飛煙主動為趙象出謀劃策:“值今夜功曹府直,可謂良時。妾家后庭,即君之前垣也。若不渝惠好,專望來儀”。[3]255她親自為趙象策劃時間和行動方案,真是勇敢。終于,在步飛煙的努力下,超越了橫亙在他們之間的欲望之墻,這正是步飛煙的反叛之處。
一旦得到愛情,飛煙就更加堅定地表白自己:“今日相遇,乃前生姻緣耳。勿謂妾無玉潔松貞之意,放蕩如斯。直以郎之風(fēng)調(diào),不能自顧,愿深鑒之”。[3]255步飛煙并不是放蕩的女子,她忠于的是自己的感情,趙象帶給她的感覺填補了她感情的缺憾,她愿意為這段感情守護到底。事實上,她踐行了她的諾言。
步飛煙內(nèi)心一直渴望的愛情就是這般不屈就、不委屈,能夠在彼此的交往中找到自我、肯定自我,她理想的伴侶就是有風(fēng)調(diào)、知情識意的風(fēng)雅人士。趙象恰似這樣的人,整個過程中趙象僅僅為理想愛情的象征者。如果另外一個人能夠符合條件也可以?!跋嗨贾慌虏幌嘧R,相見還愁卻別君。愿得化為松上鶴,一雙飛去入行云。”[3]255正是她的愛情誓言。
(三)甘為情死
武公業(yè)得知了步飛煙與趙象的事后“乃密陳狀請假。迨夜,如常入值,遂潛于里門。街鼓既作,匍匐而歸”。[3]256假托當(dāng)值,潛伏其間,伺機而動發(fā)現(xiàn)了飛煙與趙象隔墻傳情。武公業(yè)“不勝其憤”,而曾經(jīng)立誓與飛煙永遠(yuǎn)相愛的趙象卻“跳去,業(yè)搏之,得其半襦”。[3]256趙象慌忙跳墻,快速逃竄,連武公業(yè)也只抓住他一片衣襟。這時的趙象已經(jīng)原形畢露。步飛煙被武公業(yè)鞭打至深夜,他不可能沒有聽見任何動靜。趙象慌忙逃跑,完全顧不得什么體面。之后,“象因變服,易名遠(yuǎn),竄江浙間”。[3]256趙象最初悅其色而交,最后畏其事而逃,始亂之,終棄之,全然沒有一絲擔(dān)當(dāng)。自始至終他對步飛煙的所謂愛慕完全是來自肉體和本能的欲望,他無視步飛煙的不幸,也無力承擔(dān)拯救她的責(zé)任。
武公業(yè)把步飛煙綁在柱子上 “鞭楚血流”,步飛煙被打得鮮血淋漓依然不說實情,也不求饒,武公業(yè)一直打到累了不得不休息。步飛煙被打到半夜,喝了一杯水就與世長辭了。武公業(yè)發(fā)現(xiàn)飛煙死了大驚失色,“乃解縛,舉置閣中,連呼之,聲言飛煙暴疾致殞”。[3]256打死了自己的愛妾,武公業(yè)沒有表現(xiàn)出絲毫的內(nèi)疚和懺悔,反而是百般遮掩,其人品之猥瑣可見一斑。
步飛煙可以乞求武公業(yè)的原諒,但是她沒有。這個“弱不勝衣”的女子用自己的生命捍衛(wèi)了愛情,雖然所愛之人如此猥瑣懦弱,但她依然甘愿為情而死?!吧孟嘤H,死亦何恨”[3]256便是她對天地發(fā)出的強有力的吶喊,這一聲足以顯示她的錚錚鐵骨,足以昭示她的高潔堅貞。愛情之前她滿懷愁緒,渾渾噩噩,在享受愛情之后,她迸發(fā)出生命的全部光彩。既然已經(jīng)歷過了最美的,人生便是圓滿的,那么死也不足畏懼了。
步飛煙在自己的愛情中既感受到甜蜜,又有猶豫遲疑,一旦堅定就以死守護。步飛煙所嫁非人,遭受著苦悶和煩憂。但是嚴(yán)酷的社會制度和不幸的遭遇無法磨滅她對愛情的向往和對自由人格實現(xiàn)的渴求,趙象的追求符合她心中的愛情范式,使她被壓抑的個性和生命重新煥發(fā)出色彩。她的人生價值得以實現(xiàn),因此她大膽反叛武公業(yè),并毫不后悔。歸根結(jié)底,她的行動是對整個社會婚禮制的反叛,她臨終的呼喚是對社會強有力的控訴。她所迷戀和享受的只是愛情的感覺,為了這種渴望已久的感覺,她像撲火的飛蛾一般隕滅。愛上愛情無可逃脫的宿命。
三、文本中彰顯的女性意識和作者的困惑
步飛煙死后,人們對她褒貶不一。姓崔的書生作詩:“恰似傳花人飲散,空床拋下最繁枝。”[3]256感嘆步飛煙盛年夭亡。崔生詩:“艷魄香魂如有在,還應(yīng)羞見墜樓人?!盵3]256意在諷刺飛煙空有傾城貌卻不能像綠珠一樣堅貞。崔生的詩惹惱了已身為鬼魂的步飛煙,不久崔生即死了。崔生的態(tài)度可以代表社會的主流觀念。就連作者也是左右為難,矛盾糾結(jié)。既對她的遭遇寄予同情,同時又懷疑她的忠貞。
三水人曰:“噫,艷冶之貌,則代有之矣;潔朗之操,則人鮮聞乎。故士矜才則德薄,女炫色則情私。若能如執(zhí)盈,如臨深,則皆為端士淑女。飛煙之罪雖不可道,察其心,亦可悲矣。”[3]256作者皇甫枚在小說結(jié)尾發(fā)議論時,能夠體察飛煙的內(nèi)心感受,深深同情她的遭遇。然而作者還是為步飛煙定了“罪”。譴責(zé)她自炫容貌卻不能夠堅守“如執(zhí)盈,如臨深”。自然,她也不能被認(rèn)為是品行端莊的淑女。
唐傳奇中以女性命名或者將女性作為主要描寫對象的作品很多?!度问蟼鳌贰读蟼鳌贰痘粜∮駛鳌贰吨x小娥傳》《李娃傳》《鶯鶯傳》《無雙傳》《上清傳》《綠珠傳》《楊太真外傳》……[5]其中的女子身份大體上是兩種:一是地位高貴或者出身清白的名門閨秀;二是“身為下賤”的風(fēng)塵女子、歌姬婢女之流。兩者中又以后者居多。這些故事中女性都是性格主動勇敢、敢愛敢恨的奇女子,但是作者為她們所設(shè)定的結(jié)局往往不盡人意。
唐代是女性地位提高的時代。在唐傳奇中,女性一躍而成為獨立的光彩奪目的小說個體。[6]“從政治隱喻的角度審視唐傳奇中的女性,不難發(fā)現(xiàn),女性話語在市井文學(xué)中找到了傾訴表達的平臺。粗制濫造的傳奇小說以其創(chuàng)造性的審美衍化女性主體意識的精神蒼穹,無疑是中國女權(quán)文學(xué)的濫觴?!盵7]唐傳奇中的女性意識的確值得注意。晚唐傳奇《飛煙傳》即是如此。但是,唐傳奇文本中的敘述人(作者)完全是采用男性視角去一一描繪故事,故事自然而然就滲透了男性權(quán)威式的審視。盡管作者盡力去做到客觀,但是總會在有意無意之間滲入自己的主觀態(tài)度。文本之下隱隱可見男性意識的潛伏和窺視,而男性在文本敘事中想要表達的東西也正是他們致力于規(guī)范社會和人倫的正統(tǒng)觀念。他們把女性的人身自由牢籠在狹小的范圍內(nèi),并昭示天下一旦反叛社會觀念的下場都是悲劇。他們?yōu)槟切┍晃耆韬捅粨p害的女性的事跡作傳,但僅僅是因為新奇、值得同情而已。“在文章中到處充斥著男性話語權(quán)利和對女性人格的戕害?!盵8]
步飛煙的悲劇不僅僅是她的悲劇,也是所有同類女子共同的命運。她們的悲劇從一開始就已經(jīng)注定,她們?yōu)榱俗约旱睦硐霅矍椴恍缸非蠛陀赂铱範(fàn)?,但是她們的對立面是整個社會的正統(tǒng)勢力,這種勢力把一切掌控在手,毫不留情地扼殺一切反抗力量。步飛煙們的死正是對社會制度和強權(quán)勢力的血淚控訴。
[參考文獻]
[1]魯迅.中國小說史略[M].北京:中華書局,2010:38.
[2]李宗為.唐人傳奇[M].北京:中華書局,2004:62.
[3]魯迅校錄,王中立譯注.唐宋傳奇集[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2.
[4]雷恩海.理想與現(xiàn)實的兩難抉擇——從唐代戶婚制度看唐傳奇的婚戀現(xiàn)象[J]. 煙臺大學(xué)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2001,(4):174-180.
[5]魯迅.唐宋傳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249.
[6]吳毓鳴.武則天的政治顛覆與唐傳奇的女權(quán)伸張[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xué)版,2006,(7):106-108.
[7]于莉.唐傳奇中的女性形象淺析[J].中國古代文學(xué)研究,2010,(4):18-20.
[8]吳美卿.唐傳奇敘事視角的社會性別研究[J].求索,2002,(4):151-153.
[責(zé)任編輯蘭一斐]
On the Heroine’s Image in The Biography of Bu Feiyan, a Legendary Story in LateTang Dynasty
ZHANG Xiu-zhen
(SchoolofLiterature,ShaanxiNormalUniversity,Xi’an710062,China)
Abstract:Legendary stories constitute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among which The Biography of Bu Feiyan written by Huang Fumei is one of the classics. The heroine Bu Feiyan pursues her ideal love relentlessly and fights against traditional ideas bravely, even at the expense of her own life. The image of Bu Feiyan is one of the excellent female figures in the late Tang Dynasty literature. The vague idea of female consciousness displayed in this book marks the beginning of feminist literature in China.
Key words:legend in Tang Dynasty; The Biography of Bu Feiyan; female consciousness; the research of female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