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軍浩
(重慶師范大學涉外商貿(mào)學院 重慶 合川區(qū) 401520)
淺析中英商標翻譯
--差異與注意事項
張軍浩
(重慶師范大學涉外商貿(mào)學院 重慶 合川區(qū) 401520)
作為一個公司或企業(yè)為了區(qū)別同其他公司、企業(yè)差異性的標志,商標在商品交易中起到?jīng)Q定性的作用,是連接商家與大眾的橋梁。因此商標翻譯的質(zhì)量優(yōu)劣決定了該公司或企業(yè)在市場的定位。商標翻譯是運用目標語言精準完美表達源語言商標的內(nèi)涵,以及內(nèi)容。但由于文化、思維、習慣、認知等的種種差異,在商標翻譯時必然會出現(xiàn)分歧。因而本文就此提出一些注意事項。
商標翻譯 注意事項
漢字是復雜的文字,每一字既可以表語素,又可以表音節(jié)。漢字的作用較多,既可以是字又可以是詞,可以拿出來單獨使用,可以組合成偏旁部首。英文則只有26個字母。除了A,O,I三個字母可以單獨成詞外,其余只能構(gòu)成分詞,或同其他字母組合成一個詞。因而,英語字母大多不能單獨成詞。漢字有字有音,而英文沒有字,僅有詞。
漢字音素分為:韻母和聲母兩個大類,且用拼音注音;聲調(diào)分為:陰,陽,上,去,每聲對應的同一個字所表達的意義也不盡相同。例如:大意讀成dàyi,表示“疏忽,不注意”。讀成dàyì則表示“主要的意思”。英語是語調(diào)語言,每個詞句的音調(diào)僅能從詞與句,詞與段之中才能顯現(xiàn)出來。語調(diào)還起到語法作用,每個語調(diào)均表示具有差別性的態(tài)度,思想和情感。因此我們在看到漢字時,大腦里會浮現(xiàn)出一幅幅生動的“畫面”,還能聽到抑揚頓挫的聲音??吹接⒄Z時則是“聽”不見這種聲音。
從詞匯意義上來看,漢字和英文詞義涵蓋不盡相同。例如“果品”是水果,干果等的總稱,既可以是新鮮的,也可以是風干的等,涵蓋的范圍特別廣。在英文中“fruit”,僅指說過,若要說它們新鮮,味美,好看則需要在之前或之后加上相應的詞,如“fresh and dried fruits”。否則,云里霧里。
(1)中西民族的思維方式,由于受不同的自然和人文條件影響,客觀上存在差異。中華民族的思維方式呈圓形,以直覺體驗為工具,強調(diào)整體性。加之受各種教派以及封建思想等多種因素影響,促使中式思維以大局為主和中庸為根,實踐方式靈活多變,注重歷史經(jīng)驗總結(jié),但缺少邏輯推理和對規(guī)律進行進化操作。
(2)西方民族的思維方式呈線形,邏輯推理為主要手段,注重對細節(jié)的分析。受歷史因素的影響,西方人都比較看中自身發(fā)展,喜歡團結(jié)互助,對知識的態(tài)度比較嚴謹。但西方西口和地域之間的復雜關系促成了不同文化間的斗爭,深深的影響全球不同文明的發(fā)展道路。西式思維不太喜歡按部就班,更多地看重客觀事實。其藝術文化能直接表達主題,相對開放。
(1)我們在飲食上,喜歡大雜燴。我們喜歡集體性的聚在一起次吃喝玩樂,喜歡把各種美味佳肴放在同一餐桌上共同享用。語言上,我們對任何人任何事都充滿著尊敬之情,無論好人壞人,對與錯,對他們都懷有幾分敬意。禮儀上,我們注重尊老愛幼,先禮后讓,看重身份地位。信仰上,我們信奉佛教,儒教。一般對外來教派持保留觀望態(tài)度。家庭觀念上,我們注重安定,對舉家搬遷總是有排斥的態(tài)度。老人們對家庭更為看重,認為家庭就是一個小國家。思維模式上,我們注重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的態(tài)度。對任何事都要有計劃和打算。
(2)西方在飲食上,喜歡分開,自己吃自己的部分,注重個人形象,吃多少是多少,不會加以規(guī)勸。語言上,西方直截了當,先因后果,對事物態(tài)度比較嚴謹,表達上充滿邏輯。禮儀上,西方強調(diào)個性發(fā)展,喜歡和注重展現(xiàn)自我,個人主義濃厚,對自由的態(tài)度比較堅決,只要法律允許他們會極力追求自由。信仰上,西方信教各異,主要以基督教,天主教,新教為主。信仰上帝,認為上帝是萬物之主。家庭觀念上,西方對家庭觀念不如中國看得重。他們喜歡四處旅游,對于固定的住所有些許反感。思維模式上,注重嚴謹,注重邏輯,對于不確定因素更偏向于用科學探索。
客從主的原則是在翻譯商標時要跟隨譯入語言的文化語境。要了解源語言的背景,文化,習俗,思維,價值取向,使譯文準確表達源語言的內(nèi)容。例如:coca cola是在1927年左右進入中國,當時被譯作“蝌蝌啃蠟”。從名字便能看出當時其在國內(nèi)的銷量是多么慘不忍睹。不僅使該公司形象上被人詬病,對于國人來說,“蝌蝌”更是讓人喝不下去。隨后coca cola公司登出征名公告,蔣彝看到Coca-Cola公司的征名告示,著實動了一番腦筋。他的文學底子深厚,沒費多少力氣,就想到一個絕妙的名字:可口可樂,連夜提交上去。就這兒簡單的四個字便一洗可口可樂公司形象,還迎合了國人對喜慶名字的口味。這一來,可口可樂公司在國內(nèi)著實站穩(wěn)了腳跟。
聯(lián)系原則指商標翻譯時要與原商標內(nèi)涵,意義和所要表達的內(nèi)容相關聯(lián)。例如:Audi(奧迪),Lenove(聯(lián)想)。他們不僅在讀音上相似,語義同原商標內(nèi)容也可謂相差無幾。又例如:7up(七喜),JINKELA(金坷垃)。不僅在字符上與原商標相對應,還直接譯出了其某一相關特征,更能為人所了解,接受。再例如:Craven(香煙)商標是一只黑貓,因此被翻譯為黑貓,更加生動形象。
商標名稱翻譯要簡單明了,選詞要為大眾容易接受,不選偏僻,生僻,罕見,少見的詞;用字要力求筆畫簡單,易于書寫印刷,不要用筆畫繁雜,難于辨認或已被淘汰了的古字、廢字;讀音要響亮順口有音樂美感,要避免詰屈聱牙,平仄不分;此外名稱的文字也不能過長,通常不超過4個音節(jié)。例如:Marlboro(香煙)馬爾波羅,被譯名為萬寶路;Nike(鞋服)勝利女神,被譯為耐克。換言之即要便于認讀,清晰明了,朗朗上口,便于書寫,特征和重點要突出。
Tide(洗衣粉),被譯為“汰漬”,既暗示了該商品與“洗衣粉”相關,又能使人看出其強力的去污效果。
對于同一個商標的不同產(chǎn)品,要根據(jù)實際情況準確翻譯出其產(chǎn)品特點和特征,萬不可泛泛而談,否則就是失敗譯作。
所選字詞的之意不能過于直白的描述,也不能過分大夸其詞。要適度表現(xiàn),但又不過分突出。
商標翻譯,是兩種文化的交互,不僅僅只是兩種語言的接觸而已。每種文化時時刻刻都在容納、吸收新的內(nèi)容。但是都要堅持自己的文化思維、模式和角度,從而將這些新的內(nèi)容融入自己文化中,再進行重新塑造。這就要求商標翻譯時要詳盡了解他國文化、習俗、思維等,避免譯作在他國文化中引起不當?shù)穆?lián)想。
一個好的商標的一個特點就是,能夠全面準確得反映其旗下商品的特性、特征、特點。因此,商標翻譯的結(jié)果必須忠實地表達商品的各個突出點。
綜上所述,商標翻譯不是簡單的將一種語言轉(zhuǎn)化成另一種語言。而是在充分了解之后,對原商標的重現(xiàn)。商標翻譯時,我們不僅對商標本身及相關產(chǎn)品的表達。更要考慮到對方文化和我放文化,對方思維和我方思維的差異性。譯出最完美的目標語,才能使企業(yè)或公司在這競爭激烈的世界市場去的一席之位。
[1]陳宏薇主編,《漢英翻譯基礎》[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8:31
[2]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編,《現(xiàn)代漢語詞典》[M],北京:商務出版社,2000:1224
[3]葉朗、朱良志著,章思英、陳海燕譯《中國文化讀本(英文版)》[M],北京: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2008: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