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虎 董曉勇 劉中軍 張懷清
(陜西省寧強縣茶葉技術推廣中心,724400)
寧強紅茶鮮葉要求要做到品種相同、鮮嫩一致、大小均勻,對采摘的鮮葉必須按品種、批次、嫩度、大小進行分級,防止混雜,否則易造成發(fā)酵不勻、品質不良的后果(表1)。
表1 寧強紅茶鮮葉等級要求 %
主要采用傳統(tǒng)的日光萎凋和室內自然萎凋相結合的復式萎凋法。其方法是:日光萎凋選擇陽光充足的10:00~18:00時段,將鮮葉薄攤于竹席,攤放厚度5~10cm,嫩葉薄攤,老葉厚攤。葉溫控制在25~30℃,每隔半小時輕翻1次,日光萎凋4~6h后,將鮮葉移至室內,繼續(xù)室內萎凋4~6h,鮮葉厚度保持不變,保持室內通風,萎凋總時間6~10h,一般地,雨水葉、夏季葉萎凋時間略長。萎凋以鮮葉失去光澤,葉色轉暗綠,葉質變軟,折梗不斷,青草氣部分散失,清香初顯露,失水率40%左右為適度。萎凋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萎凋環(huán)境應保持清潔衛(wèi)生、無異味、無污染源,室外保持干凈、無粉塵;室內陰涼、通風,無強光直射。
(2)不同品種、不同等級的鮮葉,晴天與雨天的鮮葉,上午、下午采摘的鮮葉應分開攤放,尤其雨水葉、露水葉攤放不宜過厚。
揉捻時,投葉量以不超過揉桶的2/3為宜。揉捻加壓掌握“輕—重—輕”的原則,即無論老葉還是嫩葉,開始宜輕壓,中間加大壓力,下機前松壓。揉捻時間以65或55型揉捻機為例,輕壓10min→重壓15min→松壓5min,揉捻應注意老葉重壓長揉,嫩葉輕壓短揉,輕壓、重壓交替進行,總時間控制在30~40min。揉捻后,將揉捻葉投入解塊機解塊,然后進入紅茶發(fā)酵室發(fā)酵。揉捻以芽葉卷緊成條,成條率90%以上,細胞破壞率85%以上,嫩葉不斷碎,老葉不松泡,手捏葉子有茶汁溢出,松手后茶團不易散開為適度。
發(fā)酵室溫度26~28℃,相對濕度95%~100%(濕度如不夠,要采用人工增濕),保持通風供氧。發(fā)酵時間2h~4h,攤葉厚度一般為5~10cm,發(fā)酵以葉色黃紅,青草氣散失,清新蘭花香呈現(xiàn)為發(fā)酵適度。發(fā)酵好的葉子薄攤(2cm左右)1~2h(可用鼓風機加快空氣流通),使其降溫、散失水分,利于下一個工序進行。
初炒:俗稱“過紅鍋”,采用80~100型滾筒炒干機,鍋溫180~200℃,一次性投葉(發(fā)酵葉)5~10kg,初炒適度:葉子尚軟、折而不斷,用手捏有刺感,略顯醇香,葉子含水量達25%左右即可下機攤晾。攤涼:厚度3~5cm,攤涼30min。烘焙:溫度80~90℃,攤葉厚度2.0~2.5cm。葉子折梗易斷,手捻成末,茶香明顯,條索緊結烏潤,茶葉含水量為5%~6%即可下機。
將烘焙好的茶葉攤在人工揀剔臺,人工揀去黃片、茶梗、雜質等其他夾雜物。
寧強紅茶具有外形條索緊結,色澤烏潤,卷曲披金毫,湯色紅艷明亮,滋味平和鮮爽的特點(表2)。
表2 寧強紅茶等級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