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加敏
摘 要:信息技術是一門創(chuàng)新性和實踐性較強的課程,融知識與技能于一體。很多學生在未上信息技術課時表現(xiàn)出很強烈的興趣,可是真的上課了,卻大失所望,覺得很乏味。"教學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作為一名初中信息技術教師,該如何增強信息技術課的藝術性,把計算機知識既深入淺出又活潑生動地教給學生,很值得我們研究。
關鍵詞:教學方法;信息技術
信息技術課要上好,教師是關鍵,他是導演,他不僅要有責任心,而且要知識廣博,多才多藝,同時,更要努力地掌握教學藝術,更好地應用教學藝術,以教學知識本身的藝術魅力抓住每一位學生的心。在信息技術課教學中,剛開始,學生對計算機都懷著神秘、興奮的心情,學習興趣十分濃厚,并覺得信息技術課可以上網(wǎng)、聊天、打游戲,非常好玩,于是非常想學。但隨著信息技術學科教學內(nèi)容的不斷深入,有的內(nèi)容理論性非常強,需要記憶,且枯燥無味,知識難度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就逐漸降下來了。
1 知識遷移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的作用
利用知識遷移性進行教學,向來為教育學家和心理學家所重視。眾多專家把遷移看作是“已獲得的知識、動作技能、情感和態(tài)度等對新的學習的影響過程?!倍a(chǎn)生這知識遷移的前提是新舊知識體系之間的相似性。信息技術學科作為一門包羅萬象的學科,里面有很多的概念,很多的知識體系,其內(nèi)在的知識技能都有一定的相似性,作為信息技術老師,如何在短時間內(nèi)快速的讓學生掌握更多新知識,學習更多的新內(nèi)容,培養(yǎng)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學習能力,我認為知識遷移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的作用是尤為重要的。
例如:在講解OFFICE辦公軟件時,如果我們要給學生介紹Excel的界面,我們就可以運用已經(jīng)學習過的Word的窗口來作參考,因為OFFICE辦公軟件中,各工具軟件的窗口界面本身就很相似,還有Word和Excel都是多窗口界面,我們只要給學生介紹不同的地方,這樣學生通過已有的知識,很快就能把新知識掌握起來,這樣的例子很多,可以從Excel遷移到Access,從Word快速的讓學生掌握Frontpage等等。
2 變“分層教學”為“層層互學”
“分層教學”就是教師根據(jù)學生的智力、基礎知識、能力水平等方面的差異,將學生分為若干層次或小組,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學習目標,在課堂教學中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和策略,進行不同的學法指導,促使所有學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逐步提高。
傳統(tǒng)的分層教學法,是教師把學生按差別分層,利用有層次性的課堂提問、作業(yè)等來實施教學。但信息技術學科有其獨特的特點,不能只依據(jù)學生的操作技能、理論水平不同進行分層,并根據(jù)分層安排了教學就算達到目的了。我認為不同層次的學生之間相互學習,相互指導,層層互學,才是信息技術學科的“分層教學”。課堂上沒有哪位教師能把所有的學生都指導過來,沒有哪位教師能完全解決所有學生的問題,所以采用“分層+分組”的教學模式,以快帶慢、以勤帶懶、以能帶劣,學生之間互為老師,互相指導,不但減輕了老師的負擔,還能使更多學生的問題得到解決。從而避免了能力強的學生吃不飽;能力差的學生吃不了的現(xiàn)象。
3 小組協(xié)作,思維共享
小組合作教學法,是課堂教學中常用的教學方法,但對于初中各學科課堂,大容量、大知識量、高速度的教學卻不很適用。而我們信息技術學科,小組合作教學法不但很適用,而且我認為應該每節(jié)課都要用。因為協(xié)作學習是一種為了促進學習、由某些學生協(xié)作完成某個給定學習目標的教學方法。在協(xié)作學習過程中,學生為了達到小組學習目標,個體之間可以采用對話、商討、爭論等形式對問題進行充分論證,以期獲得達到學習目標的最佳途徑。學生在學習中的協(xié)作活動有利于發(fā)展學生個體的思維能力,增強學生個體之間的溝通能力。協(xié)作活動對學生個體之間差異有良好的包容性。
4 鼓勵網(wǎng)絡自學,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
自學能力是人的眾多能力中很重要的一種,特別是在當今信息社會知識爆炸的時代,如果不會通過自學進行知識的自我更新,那么要不了幾年,你就會被時代所淘汰,在未來的社會,自學已是每一個人實施終身教育的一種很重要的途徑了。自學需要有較強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強烈的進取精神,現(xiàn)在的初中生已基本上具備了這些條件,在初中階段開展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對于提高學生綜合素質(zhì)具有很重要的意義。網(wǎng)絡是一個超極資源庫,可以說沒有在網(wǎng)絡上找不到的內(nèi)容,所以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利用網(wǎng)絡鼓勵學生自學,不失為一種好的教學方式。但在鼓勵學生利用網(wǎng)絡自學時,也要注意。中學生對于網(wǎng)絡內(nèi)容缺乏鑒別能力,進入網(wǎng)絡猶如進入了一個地球村,里面形形色色的信息應有盡有,精華糟粕混雜在一起,它既是一個信息的海洋,也是一個信息的垃圾場。中學生的心理發(fā)育還沒有成熟,對于很多的不良信息缺乏理智,如果長期受到不良文化的影響,身心受到傷害。但在學生自主探究學習時,教師應該多看、多聽、多感受而少說話,要及時鼓勵那些“與眾不同”、“標新立異”的個性行為,要鼓勵學生自主提煉,自由準確地表達自己在學習中的經(jīng)歷和感受,并向全體學生展示自己的思維過程,及時對自主探究的結果進行歸納、總結,使每個學習者的思維成果在整個學習集體中共享,使學生的學習由感性認識階段向理性認識階段發(fā)展,實現(xiàn)知識的有序內(nèi)化。
在當前形勢下,無論哪位教師都很難完全適應形勢發(fā)展的需要。因此,教師和學生都需要不斷地"充電"。課堂教學時,教師要努力營造活躍、寬松、快樂、協(xié)作、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氣氛,讓我們的課堂生動活潑起來,讓學生愛學、會學、知道自己要學什么、想學什么,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愛好,從而讓學生在應用中有所創(chuàng)新,有所收獲。要上好信息技術課程這門課程,必須使用易于學生接受的語言和教學方法,使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識變得有趣、生動。同時要讓學生把所學的知識和技能運用到實踐中去,讓學生感到信息技術課一定要學會,一定要學好。教學是藝術,藝術的發(fā)展是無止境的,它需要我們不斷地去實踐、探索、創(chuàng)新。
參考文獻:
[1] 周敦.中小學信息技術教材教法[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3:123-128.
[2] 李藝.信息技術教學方法:繼承與創(chuàng)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81-89.
[3] 祝智庭.信息技術基礎[M].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2005:2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