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書畫同源”已成共識,《歷代名畫記》中更借助論“顧陸張吳用筆”對書畫之關系詳細闡釋?!耙獯婀P先,畫盡意在”成為中國畫家主動追求之目標。張勵民的畫境建立畫外之意上,山水、花鳥均顯畫外工夫。其山水畫作善營簡淡意境,賦色亮透。
——龔吉雯(云南大學在讀博士)
張老師是一個多面手。寫一手好文章,畫也是什么都畫,還寫書法,經(jīng)歷豐富,學生一堆。
——顏榮清(九谷集)
每期滇風藝苑看見的評論家張老師,應該是一個人吧??此奈恼屡c他的山水,風格一致,不溫不火,很有文人范兒。
——吳國水(一品堂)
他的書法功夫,使他線條質量有高度,但墨色層次豐富度不夠。
——李志銘(九九藝術空間)
在他涉獵的中國畫種類中,寫意能力不錯。沒有見他的大畫,小品居多。
——范元鋒(寬宇精舍)
早年搞工藝的,畫很親民,只是市場少見他的作品。推廣欠缺。
——馮理(無非堂)
有人說他眼高手低,其實不然,他的山水有文人畫的面貌,許多配畫詩很有味道。
——徐斌(雙真閣)
一般小品,最能表現(xiàn)文化人的心境,但大題材的駕馭能力有待觀察。
——方歌(九重天藝術沙龍)
市場上好像不見她的畫,倒是在晚報上還見得到老師的名字。想來畫不會太差。
——普通藝術愛好者(每期隨機采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