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蕾
摘要:在黨中央的指導下,中共滿洲省委領導滿洲各級黨組織及全體黨員,英勇頑強地投入組織發(fā)動東北人民武裝抗日的斗爭洪流,使東北幾十萬義勇軍與千百萬工農勞苦大眾,與日本帝國主義進行了不屈不撓的革命斗爭。
關鍵詞:九一八;中共滿洲省委;抗日義勇軍;組織領導
中圖分類號:D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0475(2015)12-0006-02
“九一八”事變爆發(fā)后,在中共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共滿洲省委立即投入到發(fā)動和領導東北民眾武裝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偉大斗爭中。中國共產黨和中共滿洲省委第一時間提出收復失地、堅決抗日的正確主張,事變發(fā)生后第二天,中共滿洲省委立即召開緊急會議研究局勢,會后發(fā)表《中共滿洲省委為日本帝國主義武裝占領滿洲宣言》,深刻指出:“這一事件的發(fā)生不是偶然的!”旗幟鮮明地號召“工農兵勞苦群眾開展英勇的斗爭,罷工、罷課、罷市,反對日本帝國主義占領滿洲,打倒日本帝國主義,打倒投降賣國的國民黨。”同時,中共滿洲省委堅決執(zhí)行黨中央指示,武裝工農群眾,聯(lián)合一切愛國力量,堅決抵抗日本侵略者。
1931年9月20日,中共中央發(fā)表《中國共產黨為日本帝國主義強暴占領東三省事件宣言》。9月21日,中共滿洲省委召開會議,作出《日本帝國主義武裝占領滿洲及目前黨的緊急任務的決議》。9月22日,中共中央作出了《中央關于日本帝國主義強占滿洲事變的決議》并通電全國。9月30日,中共中央發(fā)表了《中國共產黨為日本帝國主義強占東三省第二次宣言》。按照中央精神,中共滿洲省委動員全體黨團員,集中一切力量作好宣傳及組織發(fā)動工作,印發(fā)宣言、張貼標語、舉辦干部訓練班,同時將現有的工作人員陸續(xù)派到錦州、東邊道、遼西、新民、吉林、黑龍江以及南滿路、中東路沿線各地去巡視,指導和幫助當地黨組織開展抗日救國斗爭的宣傳和組織發(fā)動工作,廣泛宣傳。深刻揭露日本欲將中國東北變?yōu)槠渲趁竦氐睦亲右靶?,號召動員和組織全國人民堅決抗日,堅決把日本侵略者驅逐出中國的堅定信念。
由于1910年日本吞并朝鮮以來有大批朝鮮愛國者流亡到東北,日本侵略者為削弱中朝人民的抗日力量,大肆挑撥民族關系。因而9月20日中共滿洲省委與團省委又共同發(fā)出了《告群眾書》,號召全滿朝鮮工人、農民、學生及一切勞苦的革命群眾,要“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之下,和廣大的革命的中國工農兵勞苦群眾弟兄們攜起手來,直接參加偉大的中國革命,消滅帝國主義國民黨”,爭取獲得解放和革命的最后成功。
1932年初,剛剛組建的以羅登賢為首的中共滿洲省委認真學習了周恩來發(fā)表在《紅旗周報》上的關于組織救國義勇軍的文章,并于3月15日和2月6日先后發(fā)表了關于滿洲事變的第三、第四次宣言,號召全滿工農兵民眾,自動武裝起來,組織義勇隊抗擊日軍。
1932年春,當遼、吉、黑抗日義勇軍廣泛興起之時,中共滿洲省委高度評價了東北地區(qū)的抗日形勢,指出:“千百萬工農失業(yè)學生群眾已開始了自動武裝起來成立廣大的義勇軍。士兵與民眾義勇軍更繼續(xù)擴大英勇的反日戰(zhàn)爭,現在更大規(guī)模向著奉天、長春、哈爾濱城市進攻,使日本帝國主義及‘獨立政府驚慌失措,不能不承認‘新京被包圍之勢?!笔∥跊Q議中指示各級黨組織要重視“大規(guī)模的組織義勇軍的工作”,用目前各地的反日戰(zhàn)爭來動員廣大群眾建立義勇軍組織,尤其是中東線、松花江、遼西、安東、吉林等地方更須以義勇軍組織游擊隊,在敵后方發(fā)展游擊戰(zhàn)爭,襲擊敵人糧食與運輸,解除敵人的武裝,用各種方法奪取武器,武裝自己。
1932年4月15日,就在國聯(lián)調查團來到中國,國民政府對和平解決東北問題抱有極大期待的時候,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主席毛澤東發(fā)布《對日戰(zhàn)爭宣言》。
為了加強黨對義勇軍的領導和支援,除省委領導人如羅登賢、何成湘、金伯陽、楊林等經常到各地巡視指導外,還連續(xù)加派黨團員到義勇軍中進行工作,到1932年上半年,黨在義勇軍中的工作已有很大發(fā)展。
例如,1932年1月,日軍進攻哈爾濱前,黨在26旅、28旅迫擊炮連都開展了工作,并建立了黨支部。黨的同志除了做士兵的組織發(fā)動工作外,還積極參加戰(zhàn)斗。在哈爾濱保衛(wèi)戰(zhàn)中,上述部隊在黨團員的帶動下,英勇殺敵,有力地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許多黨團員在這次保衛(wèi)戰(zhàn)中犧牲,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黨發(fā)動的中東路東線工人幾乎完全加入了反日紅槍會,他們與農民一起邊生產邊與日軍戰(zhàn)斗,沿中東路約有兩三萬人之眾,他們還在東線的阿城打敗了日本軍隊,把日軍趕到鐵甲車上,群眾憤怒的用斧子砍、鐵錘敲。黨組織因勢利導,派人到葦沙河、阿什河一帶積極幫助改編隊伍,作為我黨領導紅槍會的基礎。另外在吉林自衛(wèi)軍和吉林抗日救國軍馮占海、宮長海、田霖等部隊中也有黨員甚至建有黨的支部、小組,宮長海部的一個騎兵營就是黨直接領導的抗日隊伍,該營在會發(fā)恒、桶子溝等戰(zhàn)斗中起了重要作用。
李海青部義勇軍主要成分多是農民,最初僅有1000余人,占領扶余、農安等地后,提出了“打倒日本”、“打倒新國家”的口號,得到廣大農民、學生群眾的擁護,入伍十分踴躍,隊伍迅速發(fā)展到30000余人。李海青感到隊伍過大不利于統(tǒng)一指揮,于是派代表找黨組織幫助。省委了解情況后,派人與其兩次接頭,并派出部分黨團員到該部工作。在扶余等地黨組織幫助下,一批愛國志士和進步青年陸續(xù)被輸送到該部,成為該部軍事指揮和政治工作的骨干,其中著名的有柳青庭、粱文丹、孟述先等。該部在黨組織的影響和幫助下,該部戰(zhàn)斗力大增,成為遠近聞名的抗日勁旅。
省委派往吉林救國軍王德林部的黨團員數量較多,在王德林準備起義過程中,東滿特委派胡澤民、王生柏等十余名同志參加發(fā)動工作。起義后,延吉縣委派李延祿同志到該部加強工作力量,后被任命為參謀長兼補充團團長。黨員李光組織了以黨團員為骨干的別動隊,與補充團成為救國軍中戰(zhàn)斗力最強的部隊。1932年夏在吉林自衛(wèi)軍中工作的省軍委書記周保中又被王德林聘任為中國國民救國軍總參議、前方總指揮部參謀長。同時,滿洲省委和寧安黨組織還派選幾十人到王德林、劉萬奎部隊中擔任秘書、宣傳部長、小隊長等,發(fā)揮了領導骨干作用。周保中在救國軍中組建了幾個兵士支部,發(fā)展黨的組織;王德林部中國國民救國軍的迅速發(fā)展,與中共的領導和支持是分不開的。遼西是“滿洲義勇軍反日戰(zhàn)爭發(fā)動最早”的地方,義勇軍的斗爭給日軍以很大打擊,奪回了日軍占據的很多地方。在遼西義勇軍興起時,滿洲省委根據中央指示,從駐關內的東北軍中選派了一批黨團員到遼西去組織發(fā)動義勇軍。奉天特委也先后派黨團員和進步青年到義勇軍王全一及張海天部及臺安、遼中一帶義勇軍中開展工作。這些工作收到了明顯效果。1932年1月27日,省委在《滿洲工作近況》中作了這樣的描述:“遼西一帶的農民群眾,在反日的憤怒中,自動的武裝起來,實行驅逐日本出占領地,并開始實行游擊的策略,給日本帝國主義空前的打擊。義勇軍的數量僅在遼西一帶至少亦在50000以上?!?/p>
從1931年10月到1932年末,中共滿洲省委先后向各地義勇軍隊伍派出100余名中共黨員。著名的抗日將領、共產黨員李延祿、周保中曾分別擔任“國民救國軍”王德林部的參謀長、總參議。1932年初,中共滿洲省委先后派省委軍委書記楊林、楊靖宇同志到南滿,中共大連市委書記童長榮到東滿,省委軍委書記趙尚志到巴彥、珠河,省委秘書長馮仲云到湯原,組織和領導創(chuàng)建抗日武裝工作。1932年7月底,中共北平市委還派黨員馮基平、進步青年李兆麟到遼西抗日救國軍中開展工作。
中共滿洲省委組織帶領各地黨組織發(fā)動群眾支援和參加義勇軍,派出大批共產黨員和進步青年深入到義勇軍中,加強力量,組織和領導了東北人民的抗日斗爭。這些共產黨員充分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為以后組建東北抗日聯(lián)軍、長期堅持并全面開展東北抗日斗爭奠定了堅實基礎。
綜上所述,在黨中央的指導和幫助下,中共滿洲省委領導滿洲各級黨組織及全體黨員,在白色恐怖下,奮不顧身地投身于組織發(fā)動東北人民武裝抗日的斗爭洪流,卓有成效地組織、領導了抗日義勇軍的斗爭,使東北幾十萬義勇軍與千百萬工農勞苦群眾緊密團結起來,與日本帝國主義進行了不屈不撓、艱苦卓絕的斗爭?!氨睗M、南滿、中東路的東西線、哈長線、南滿線、奉山線、吉海、吉敦、吉長各鐵路的沿線,松花江、牡丹江的沿岸集中了無數的義勇軍,他們英勇的戰(zhàn)斗行為影響著整個滿洲。它震撼著日本帝國主義在滿洲鐵血的統(tǒng)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