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莉
吸入性糖皮質激素增加哮喘患兒肺炎風險原因分析
葛莉
目的觀察分析吸入性糖皮質激素增加哮喘患兒的肺炎風險的原因。方法58例哮喘患兒根據(jù)是否使用糖皮質激素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29例。觀察組患兒給予吸入性糖皮質激素治療,對照組不給予糖皮質激素治療。比較肺炎發(fā)生情況。結果觀察組患兒在隨訪3、6、12個月時的肺炎發(fā)生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哮喘患兒長期應用吸入性糖皮質激素易提高肺炎發(fā)生率, 且發(fā)病率與時間和劑量呈正相關, 因此臨床應用吸入性糖皮質激素治療哮喘患兒時應謹慎使用。
糖皮質激素;肺炎;哮喘
臨床治療哮喘常用方法為給予激素吸入治療, 大量研究表明[1], 對哮喘患兒長期應用吸入激素治療易提高肺炎發(fā)生風險。本研究以本院收治的29例哮喘患兒與29例健康體檢者為研究對象, 探討吸入性糖皮質激素增強哮喘患兒肺炎的風險, 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2年7月~2014年11月收治的哮喘患兒48例作為研究對象, 所有患兒均符合哮喘的診斷標準, 根據(jù)是否使用糖皮質激素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29例。觀察組中男17例, 女12例;年齡5~14歲, 平均年齡(8.5±2.3)歲。對照組中男15例, 女14例;年齡5~14歲,平均年齡(9.1±2.5)歲。兩組患兒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得到本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且所有研究對象及家屬均已簽訂知情同意書。
1.2方法 觀察組患兒給予吸入性糖皮質激素治療, 布地奈德混懸液(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霧化吸入治療, 0.25~1.0 mg/次, 2次/d, 如有必要可給予可必特(復方異丙托溴銨)支氣管擴張劑吸入治療。對照組不給予糖皮質激素。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隨訪3、6、12個月時的肺炎發(fā)生情況, 統(tǒng)計吸入性糖皮質激素的用量及用藥時間, 分析用量及用藥時間與肺炎發(fā)生率的相關性。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兩組肺炎發(fā)生情況比較 隨訪3個月結束時, 觀察組發(fā)生肺炎4例(13.8%), 對照組發(fā)生0例, 觀察組肺炎發(fā)生率顯著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隨訪6個月結束時, 觀察組發(fā)生肺炎7例(24.1%), 對照組發(fā)生肺炎1例(3.4%), 觀察組肺炎發(fā)生率顯著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隨訪12個月結束時, 觀察組發(fā)生肺炎11例(37.9%), 對照組發(fā)生3例(10.3%), 觀察組肺炎發(fā)生率顯著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觀察組肺炎發(fā)生情況與時間及用量的關系分析 觀察組患兒在隨訪3、6、12個月時肺炎分別發(fā)生4、7、11例,吸入性糖皮質激素的用量分別為0.25、0.50、1.00 mg, 表明觀察組患兒的肺炎發(fā)生率隨治療時間的延長及用量的增加而提高。
支氣管哮喘為臨床常見慢性炎癥性疾病, 通常與氣道高反應有關, 一般會出現(xiàn)廣泛且多變的可逆性氣流受限, 臨床表現(xiàn)主要為反復發(fā)作氣促、喘息、咳嗽等, 大部分患兒能自行緩解或通過治療緩解[2]。肺炎為肺泡、肺間質及終末氣道發(fā)生的炎癥, 可由病毒、真菌、細菌等指標微生物及吸入性異物等引發(fā)。肺炎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咳嗽、發(fā)熱、胸痛及呼吸困難等[3]。
臨床治療哮喘的首選方法為給予吸入激素治療, 且吸入激素是長期治療哮喘的主要藥物, 在治療哮喘方面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本研究結果表明, 長期給予哮喘患兒吸入激素治療會顯著提高患兒發(fā)生肺炎的風險[4]。主要原因可能為激素對炎癥反應具有抑制作用, 從而減弱吞噬細胞功能, 穩(wěn)定中性粒細胞溶酶體膜, 并拮抗酶釋放, 減少液體和細胞滲出,延緩創(chuàng)傷修復及纖維的形成過程[5]。同時, 激素還會對淋巴細胞的功能及結構產生影響, 減少抗體形成, 降低宿主抗原抗體反應, 并對干擾素的形成及活性產生抑制作用。但正因為具有以上原因, 吸入激素才能對哮喘發(fā)揮重要作用, 故不能因吸入激素會增加哮喘患兒發(fā)生肺炎的風險而停止應用,應用吸入激素治療利大于弊, 且在發(fā)生肺炎后患兒預后較為良好。
綜上所述, 對哮喘患兒長期應用布地奈德等吸入性糖皮質激素治療會提高肺炎發(fā)生的風險, 但吸入性糖皮質激素對于治療哮喘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臨床治療哮喘時應謹慎使用吸入性糖皮質激素。
[1]周瑛, 常晶, 洪慶.吸入性糖皮質激素增加哮喘患兒肺炎風險.臨床肺科雜志, 2012, 17(3):429-431.
[2]馮全勝.重危哮喘的肺保護策略.武警醫(yī)學院學報, 2010, 19 (11):907-910.
[3]郭梅, 符州.吸入性糖皮質激素與孟魯司特治療兒童哮喘療效的Meta分析.重慶醫(yī)學, 2014(21):2730-2733.
[4]左志通, 陳寶華, 王旭, 等 .布地奈德霧化吸入對輕中度支氣管哮喘患兒Th1/Th2細胞因子平衡的影響.臨床肺科雜志 , 2010, 15(2):177-178.
[5]李風森, 哈木拉提, 楊劍, 等.糖皮質激素對哮喘患兒淋巴細胞亞群及其介質、內源性皮質醇的影響.臨床肺科雜志, 2010, 15(6):784-786.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3.136
2015-10-10]
113000 遼寧省撫順市中心醫(yī)院兒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