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冉
產婦羊水栓塞護理中運用圍生期臨床護理路徑的臨床效果探討
張冉
目的研究分析產婦羊水栓塞護理中運用圍生期臨床護理路徑的臨床效果。方法100例羊水栓塞患者, 隨機分成干預組和參照組, 各50例。參照組接受常規(guī)護理干預, 干預組在參照組的基礎上接受臨床護理路徑。分析比較兩組護理效果。結果干預組羊水栓塞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參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組平均下地時間優(yōu)于參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參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羊水栓塞患者運用圍生期臨床護理路徑能夠有效改善患者預后, 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及其生活質量,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羊水栓塞;圍生期;臨床護理路徑;臨床效果
本次研究旨在研究分析產婦羊水栓塞護理中運用圍生期臨床護理路徑的臨床效果。故選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100例羊水栓塞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對患者使用不同的護理干預方法, 對患者的護理效果以及護理滿意度進行分析?,F(xiàn)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100例羊水栓塞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對其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隨機分為干預組及參照組, 各50例。干預組中年齡最小20歲, 最大42歲, 平均年齡(26.25±5.25)歲;經(jīng)產婦30例, 初產婦20 例。參照組中年齡最小21歲, 最大41歲, 平均年齡(26.20±4.93)歲;經(jīng)產婦28例, 初產婦22 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參照組患者使用常規(guī)護理干預。干預組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使用圍生期臨床護理路徑, 在產婦準備分娩的當日, 護理人員需要嚴格按照臨床護理路徑表來完成圍手術期護理工作的有效實施, 同時需要護士長負責詳細向產婦介紹分娩的全部過程[1,2]。全部相關的護理人員以及臨床醫(yī)生均需要嚴格依據(jù)臨床護理路徑表來實施, 并且認真履行, 具體內容如下。
對于羊水栓塞產婦, 需要盡可能的對其進行診斷以及搶救, 在上述的基礎上保障患者的生命質量[3]。如果在分娩之前, 產婦出現(xiàn)羊水栓塞的不良現(xiàn)象, 如呼吸困難、寒顫及發(fā)紺等時, 需在第一時間使用800 mg氫化可的松或20.5 mg地塞米松 , 先靜脈注射250 mg氫化可的松, 剩下的繼續(xù)進行靜脈滴注, 對溶酶體進行穩(wěn)定和改善, 同時還可以對過敏反應產生抵抗作用, 對患者的細胞進行保護。對患者進行高濃度面罩吸氧, 治療產婦呼吸困難及缺氧現(xiàn)象;對患者使用罌粟堿來降低肺動脈高壓癥狀, 一般選擇使用25~90 mg, 將其溶解于20% 左右的葡萄糖溶液20 ml 中, 對患者進行靜脈注射。同時需要提高心肌收縮力[4], 有效改善肺血管痙攣現(xiàn)象, 一般使用酚妥拉明, 降低動脈阻力, 促使心肌收縮力提高, 同時需定期進行血壓檢查[5]。第一產程的產婦需要實施剖宮產結束分娩, 在其手術過程中, 可以適當?shù)氖褂媚? 做好縫合工作避免在手術完成后出現(xiàn)出血現(xiàn)象;第二產程的產婦可以按照實際情況進行陰道助產。
1.3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羊水栓塞發(fā)生率、平均住院天數(shù)、平均下地時間及護理滿意度情況。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2.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 ± 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干預組中發(fā)生羊水栓塞的患者有3例, 占6.00%;參照組中發(fā)生羊水栓塞的患者有9例, 占18.00%, 干預組羊水栓塞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參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組平均住院天數(shù)為(6.33±2.23)d, 參照組為(12.66±2.32)d;干預組平均下地時間為(2.36±0.22)d, 參照組為(4.35±0.65)d,干預組平均下地時間優(yōu)于參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組護理滿意度為100.00%, 參照組為80.00%, 干預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參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本次研究選取羊水栓塞患者100例作為主要的研究對象, 通過隨機數(shù)表法將患者進行分組研究, 每組50例。參照組患者接受常規(guī)護理干預, 干預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運用圍生期臨床護理路徑。兩組患者均順利完成護理干預, 研究結果:干預組羊水栓塞發(fā)生率為6.00%明顯低于參照組的18%,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臨床護理路徑的有效實施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羊水栓塞發(fā)生率。同時干預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數(shù)、下地時間、護理滿意度均明顯優(yōu)于參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臨床護理路徑的有效實施還可以進一步降低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數(shù)、下地時間, 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等。
綜上所述, 運用圍生期臨床護理路徑干預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羊水栓塞發(fā)生率, 提升患者滿意程度, 降低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數(shù)、下地時間, 使用針對性強的臨床護理路徑干預措施可以取得非常顯著的護理效果, 值得臨床進一步研究推廣。
[1]隋長君.孕期及剖宮產術后發(fā)生肺栓塞原因分析及預防.中國當代醫(yī)藥, 2013, 44(2):122-123.
[2]孫磊.做好圍產期孕婦護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義.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 2012, 23(1):33-34.
[3]陳紅宇, 倪利蓉, 劉桃英, 等.醫(yī)院健康教育管理體系的建立與實施.中華護理雜志, 2013, 33(12):432-434.
[4]趙玉英, 劉宇歌, 鄭麗麗.4例羊水栓塞病人的護理體會.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2, 6(5):54-55.
[5]杜世蘭, 李香玲, 林秀娟, 等.第二產程持續(xù)時間對分娩結局的影響.當代護士(學術版), 2011, 34(1):65-66.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3.190
2015-10-08]
473000 南陽市中心醫(yī)院產科二病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