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玉蘭 李書生 張麗萍等
摘要:為了找到一種新型安全的保鮮紙貯藏中華壽桃以提高品質,延長貨架期,以中華壽桃為試材,采用BSD-2代謝產物無菌濾液浸泡的薄頁紙,單果包裝低溫貯藏桃果,研究生物型保鮮紙對中華壽桃果實品質及生理指標的影響。結果表明,保鮮紙?zhí)幚砟苊黠@降低中華壽桃失重率,延緩維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一定程度上抑制果實多酚氧化酶活性,提高桃果品質。BSD-2生物型保鮮紙可有效提高中華壽桃貯藏品質,延長貨架期。
關鍵詞:中華壽桃;保鮮紙;BSD-2;可溶性固形物;多酚氧化酶
中圖分類號: TS255.3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2-1302(2015)11-0343-03
收稿日期:2014-11-21
基金項目:河北省科技攻關項目 (編號:13227102D)。
作者簡介:董玉蘭(1986—),女,吉林遼源人,碩士,研究實習員,主要從事有益微生物和水果保鮮研究。Tel:(0311)83014879;E-mail:dong_yulan@126.com。
通信作者:張根偉(1976—),男,河北博野人,副研究員,主要從事農業(yè)有益微生物研究。Tel:(0311)83014879;E-mail:889io@sina.com。新鮮中華壽桃含水量高,組織脆嫩,屬于呼吸躍變型,采后貯運過程中仍進行呼吸作用和酶的生化反應,易出現(xiàn)褐變、變味甚至腐爛,嚴重影響其商品質量和貨架壽命。隨著消費者對果蔬品質和保藏期要求的提高,功能化、環(huán)保化、簡便化逐漸成為果蔬保鮮包裝的主流趨勢。生物技術保鮮是近年來新興的、具有發(fā)展前景的貯藏保鮮方法。
枯草芽孢桿菌(Bacillus subtilis)是一種能產生多種抗菌素和酶、具有廣譜抗菌活性G+桿狀細菌,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對人畜無毒害,不污染環(huán)境,備受各國研究者的青睞。保鮮紙物美價廉、制作簡單、使用方便,有廣泛的利用空間。目前還未見到有關生物型保鮮紙在中華壽桃保鮮貯藏上的應用和相關報道。本試驗采用枯草芽孢桿菌BSD-2代謝產物[1]制成保鮮紙,其保鮮作用是由于BSD-2可以產生抗生素、細菌素、溶菌酶等,利用菌體次生代謝產物抑制或殺死果蔬中的有害微生物,或與有害微生物競爭果蔬中的糖類等營養(yǎng)物質,借助保鮮紙載體,在果實與紙之間形成一個“微環(huán)境”,起到氣調的效果,從而達到防腐保鮮、延緩貯藏期間桃果維生素C和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下降、提高果實質量的目的[2]。
1材料與方法
1.1材料
采摘八成熟左右中華壽桃鮮果,裹網套裝箱后運至實驗室,選擇大小均勻、無病蟲害、無機械損傷的壽桃置于 (10±0.5) ℃ 冰箱中預冷,以去除果實的田間熱。
采用液體培養(yǎng)基活化BSD-2菌株,搖床轉速設為 200 r/min ,30 ℃培養(yǎng)24 h,離心去除枯草芽孢桿菌,用微孔濾膜過濾,得到含有代謝產物的無菌濾液。將薄頁紙浸泡在無菌濾液中,1 min后取出晾干,備用。
1.2方法
1.2.1試驗設計將預冷的中華壽桃用保鮮紙單果包裝,裝紙箱于1 ℃低溫貯藏,以未處理果實為對照(CK),均設3個重復,每個重復20個果實,每隔15 d取樣測定,于采收當天隨機取6個果實進行中華壽桃的初始指標測定。
1.2.2測定指標和方法失重率公式如下:失重率=(m1-m2)/m1×100%。其中,m1 表示水蜜桃新采摘時初始質量(g); m2 表示水蜜桃貯存時間為t時的質量(g)。
可溶性固形物(SSC)用手持糖度計進行測定;可滴定酸(TA)含量用酸堿滴定法測定,以蘋果酸含量計算;維生素C含量采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3]測定;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參照Venisse等方法[4]進行測定。
試驗數據均為3次重復的平均值,采用Excel和SPSS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處理。
2結果與分析
2.1褐變
果肉褐變在桃貯藏過程中普遍發(fā)生,通過果肉的褐變程度可以判斷出果實衰老的程度。由圖1可以看出,貯藏15 d后CK組桃果果核周圍出現(xiàn)褐變,隨著貯藏時間的延長,褐變程度不斷加深;貯藏30 d后,褐變速度加快;45 d后,整個桃果都出現(xiàn)輕微褐變;處理組30 d時才出現(xiàn)褐變,且褐變程度低于CK,可見處理組可以明顯推遲褐變出現(xiàn)的時間。
2.2失重率的變化
果實在貯藏過程中失重的主要原因是機體的呼吸作用和水分蒸發(fā)。果實因失水而呈現(xiàn)皺縮、疲軟并失去光澤,降低商品價值。表1顯示,2組桃果實的失重率均隨貯藏時間的延長而增大,但在整個貯藏期間經保鮮紙?zhí)幚淼奶夜麑嵤е芈瘦^CK低,表明保鮮紙?zhí)幚碓谝欢ǔ潭壬辖档土颂夜麑嵥值恼舭l(fā),延緩了果實的失重。
2.3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變化
SSC含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水果的生理和品質狀態(tài),是表征果實物質分解速度的一個重要指標。
如圖2所示,在保鮮貯藏過程中,隨著果實的成熟,桃果實的SSC含量越來越多,隨著貯藏時間的延長,呼吸強度開始加強,導致桃果的SSC含量呈現(xiàn)先上升后下降的波動變化趨勢。保鮮紙?zhí)幚淼奶夜鸖SC含量變化緩慢,無論上升還是下降的速度明顯低于CK。在貯藏前15 d,處理組的SSC含量與CK差異不顯著;貯藏15~30 d,SSC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CK在30 d時最高,達到12.9%,而處理組在30 d后仍呈上升趨勢,到45 d后含量開始下降,與CK之間差異顯著(P<0. 05),SSC含量增加了12.94%。隨后2組果實的SSC含量下降速度加快,到60 d時保鮮紙組的降幅明顯低于CK,
比CK含量高12.39%。由此可見,保鮮紙?zhí)幚砜梢匝泳徔扇苄怨绦挝锖康慕档?,從而延緩中華壽桃的后熟。
2.4可滴定酸含量的變化
TA含量是影響果實風味的重要因素[5]。一般情況下,采收后果實中的TA含量會隨著貯藏時間的延長而降低,從而導致果實風味變淡。圖3表明,在整個貯藏過程中TA含量都因桃果實不斷地進行代謝活動而下降,貯藏后15 d,CK由最初的0.65%下降到0.42%,下降了0.23百分點;而經過保鮮紙?zhí)幚淼膲厶襎A含量的下降幅度相對較小,僅為0.06百分點,可見保鮮紙?zhí)幚砜捎行У匮泳徆麑嵵蠺A含量的降低。
2.5維生素C含量的變化
在貯藏初期,由于桃果的后熟作用,維生素C含量呈上升趨勢,然而由于貯藏過程中桃果的呼吸作用,維生素C不斷地被空氣中的氧所氧化,含量逐漸下降,因此在貯藏過程中桃果的維生素C含量先升高后降低。
由圖4可以看出,因后熟作用,15 d時CK組的維生素C
含量達到峰值,為81.2 μg/g,隨后開始迅速下降。而處理組在30 d時出現(xiàn)峰值,可見保鮮紙?zhí)幚砟苎泳弶厶液笫熳饔?,保持其鮮食品質。30 d后果實維生素C含量急劇降低,至貯藏后90 d處理組與CK的維生素C含量分別為 23.0、20.1 μg/g,僅為初始值的31.1%、27%。處理組的下降趨勢比CK緩慢,原因是保鮮紙能在桃果表面形成一個低氧微環(huán)境,從而抑制維生素C酶的活性,減少維生素C的損失,說明保鮮紙?zhí)幚砟軠p緩中華壽桃維生素C的氧化而起到保鮮作用。
2.6多酚氧化酶活性的變化
PPO是引起果蔬酶促褐變的主要酶類[6-7],嚴重影響果蔬的營養(yǎng)、風味及外觀品質[8]。從圖5可以看出,壽桃采后PPO活性呈先增強后減弱的趨勢。CK在貯藏后45 d達到峰值,為0.623 /(min·g),隨后果品質量減弱,出現(xiàn)嚴重褐變棉化,生理代謝進程減慢,PPO活性也突然減弱;在貯藏前15 d,保鮮紙?zhí)幚碛行У匮泳廝PO活性的增強,顯著小于CK(P<0.05),但之后出現(xiàn)了明顯的增強趨勢,在45 d達到峰值,為0.542 /(min·g),處理組在整個貯藏過程中PPO活性均小于CK,PPO增強速度緩慢,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果實褐變的可能性。
3結論與討論
中華壽桃為典型的呼吸躍變型水果,具有明顯的呼吸和后熟作用。保鮮紙?zhí)幚砟苊黠@推遲褐變的出現(xiàn)時間,較好地延緩低溫貯藏中華壽桃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維生素C含量的下降,有效地延緩果實中可滴定酸含量的降低,抑制果肉
中PPO活性,推遲酶活性高峰的出現(xiàn),在一定程度上延緩中華壽桃的后熟,起到了保鮮作用。
綜合桃果品質和指標測定,保鮮紙?zhí)幚砟芤种乒夂肿?,保持桃果風味,操作簡單,成本較低,應用范圍廣泛。張吉平等利用殼聚糖涂膜技術,陸振中等用溫度預處理技術處理中華壽桃,均得到了較好的保鮮作用[9];梁麗雅等用1-MCP結合降溫[10],張海新與及華用1-MCP結合不同包裝,賈慧慧與王慶國用熱空氣結合乙醇熏蒸處理中華壽桃,得到了保鮮效果更顯著的結果。本試驗單純使用保鮮紙雖然可以控制中華壽桃采后病害損失,但是同其他多種處理方法、多制劑結合,配合采前處理[11]是中華壽桃防腐保鮮的必然發(fā)展趨勢,將在今后的工作中進行進一步的研究。
參考文獻:
[1]胡瑞萍,張鐸,張麗萍,等. 枯草芽孢桿菌BSD-2一種抗菌肽的分離純化與鑒定[J]. 華北農學報,2011,26(6):201-206.
[2]沙力爭,肖功年,趙會芳,等. 功能性紙質材料在水果保鮮中的應用[J]. 浙江科技學院學報,2010,22(6):507-511.
[3]曹建康,姜微波,趙玉梅,等. 果蔬采后生理生化實驗指導[M]. 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7:101-103.
[4]Venisse J S,Gullner G,Brisset M N. Evidence for the involvement of an oxidative stress in the initiation of infection of pear by Erwinia amylovora[J]. Plant Physiology,2001,125(4):2164-2172.
[5]曹雪慧,楊方威,馮敘橋,等. 3種保鮮方式對大平頂棗保鮮效果的影響[J]. 食品工業(yè)科技,2014,35(6):325-328,342.
[6]朱文嬙,張秀玲,王娟,等. 1-MCP處理對鴨梨常溫貯藏品質及生理指標的影響[J]. 食品工業(yè)科技,2014(2):296-299.
[7]張秀梅. X射線對黑花生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響[J]. 江蘇農業(yè)科學,2013,41(7):74-75.
[8]王亦佳,剛成誠,陳奕兆,等. 不同冷激處理對鳳凰水蜜桃保鮮效果的研究[J]. 天津農業(yè)科學,2012,18(3):33-38.
[9]陸振中,徐莉,王慶國,等. 熱空氣處理對中華壽桃貯藏品質的影響[J]. 農業(yè)工程學報,2010,26(1):375-379.
[10]梁麗雅,王娜,馬照春,等. 1-MCP結合降溫處理對中華壽桃采后生理及品質的影響[J]. 食品與機械,2013(1):195-198.
[11]劉更森,樊連梅,劉成連,等. 不同采收期對中華壽桃貯藏生理和品質的影響[J]. 北方園藝,2013(12):139-143.朱淑云,段笑園,徐琴,等. 酶解程度對水飛薊蛋白理化特性的影響[J]. 江蘇農業(yè)科學,2015,43(11:346-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