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美
(北京體育大學教育學院 ,北京 100084)
濟寧學院體育系2014屆教育實習體育課準備活動部分的現狀調查與分析
劉曉美
(北京體育大學教育學院 ,北京 100084)
本文主要采用文獻資料法、訪談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tǒng)計法等研究方法,以濟寧學院2014屆畢業(yè)生為調查對象,對濟寧學院體育系教育實習體育課準備活動部分的現狀進行調查與分析。
教育實習 ;體育教學;準備活動;現狀;對策
體育教育實習是高校體育專業(yè)教學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yǎng)合格師資必不可少的實踐性教學環(huán)節(jié)。在體育教育實習中,體育課是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之一。準備活動俗稱“熱身運動”,是指運動前為預防意外傷病的發(fā)生而有目的地進行一些身體運動,使機體的各系統(tǒng)產生一系列條件反射變化,為劇烈運動做好身體準備。本文就以濟寧學院2014屆教育實習的學生為調查對象,針對體育課上準備活動部分進行調查與分析 。
1.1研究對象
濟寧學院體育系2014屆教育實習體育課準備活動部分的現狀。
1.2研究方法
1.2.1文獻資料法 根據研究目的和內容需要,筆者在濟寧學院圖書館和中國期刊網搜集了大量的文獻資料,查閱了濟寧學院體育系近3年教育實習的相關文件檔案資料,并對相關資料進行整理,通過論證分析為本論文提供重要參考依據。
1.2.2訪談法 對教育實習的指導教師及負責人進行了訪談,了解了教育實習的開展狀況,為本論文的撰寫提供了重要的指導建議。
1.2.3問卷調查法 以濟寧學院體育系2010級本科班學生、2012級3+2班學生、2011級??瓢鄬W生為研究對象。共發(fā)放110份問卷,全部由實習學生填寫,回收110份,回收率100%,有效問卷103份,有效率94% 。
1.2.4數理統(tǒng)計法 采用Excel對調查數據進行相關統(tǒng)計處理。
2.1教育實習準備活動的內容
一般性準備活動的內容主要有跑步、徒手操、隊列隊形、體育游戲等。 據調查可知,有82.13%的實習生選擇做一般性準備活動,有17.87%表示會選擇做專項性準備活動。其中,一般性準備活動中,僅有9.41%的實習生選擇做游戲性準備活動,而將近90%的學生選擇跑步和徒手操。這表明濟寧學院體育系教育實習學生準備活動的內容枯燥、單一,缺乏創(chuàng)新性。
2.2教育實習準備活動的時間安排
對準備活動持續(xù)時間的看法和觀點各異,長期以來,也是體育科研人員爭論的話題。一般認為,根據運動項目特點、訓練水平和季節(jié)氣候等因素不同,正規(guī)訓練的準備活動時間在10~30min為宜。而學生因課堂時間和身體素質均相對不足,準備活動時間應相應減少,專家認為45min的課,準備活動一般在5~10min為宜。調查發(fā)現 ,大部分實習生準備活動在2~5min,占11.59%,有83.57%在5~10min,10min以上的有4.83%。大部分實習學生都能夠采用合理的準備活動時間5~10min,做準備活動時間超出10min的實習學生都是選擇了先做完慢跑和徒手操再做一些專項性準備活動。這表明大部分學生能夠按照合理的時間去安排準備活動。
2.3教育實習準備活動的組織形式
調查發(fā)現 ,有81.38%的實習生選擇做集體性準備活動,而做分組性準備活動的僅占19.62%。調查顯示,大部分實習生都選擇做集體性準備活動是因為這樣做準備活動易于班級管理,能夠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夠充分的熱身,但是并不能夠調動起學生的自主性學習。
3.1教育實習學生對準備活動重視程度的不足
從體育課的組成結構看,準備活動部分是開始部分的重要組成,但是我國教育界歷來不甚重視準備活動部分。從參考文獻的查閱與分析看出,期刊文章共20幾篇,沒有核心期刊的相關研究。從實習機構的角度分析,實習評價是上好一堂課,其評價的重點也是集中在基本部分的安排上,沒有相關準備活動的評價。從實習學生的角度分析,濟寧學院體育系教育實習學生在實習課上雖然都能夠做安排做準備活動,但是并不能夠認識到準備活動對于上課內容所起到的重要意義。大部分選擇做慢跑和徒手操等一般性的準備活動,大部分學生對于準備活動的意義與作用以及內容的安排還缺乏理論基礎。
3.2課程安排的的不足
課程安排上,有關準備活動的相關課程有《中學體育教材教法》《學校體育學》。但是,《學校體育學》關注體育課教案的編寫,重點是基本部分,而準備部分不是評價的重點。課程內容與準備活動相關的課程是《中學體育教材教法》,對學生教學技能有很好的促進,但是準備活動的內容學生選擇《中學體育教材教法》的較少。調查發(fā)現,54%學生因為“難組織”等原因而較少選擇相關的隊列隊形準備活動的內容,而基礎課程是《排球》《籃球》《足球》《體操》和《田徑》等這些課程是準備活動部分的重要來源。調查發(fā)現,學生準備活動的安排上,與“專項”以及“特長”的項目在準備活動內容選擇上的相關性較高。這表明學生專選課對于準備活動內容的選擇較為容易,同時也表明專業(yè)培養(yǎng)目標僅培養(yǎng)學生熟練掌握1~2項技能對于學生準備活動內容的選擇是遠遠不夠的。
3.3教育實習學生設計準備活動內容的不足
調查發(fā)現,濟寧學院體育系教育實習的學生在做準備活動時都大部分人選擇做一般性準備活動,選擇的準備活動內容單一,均為慢跑和徒手操,上課時選擇的準備活動內容一般來自教育實習培訓。準備活動的類型集中為一般性準備活動,缺乏創(chuàng)新。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可能是:(1)大部分的實習學生對于準備活動的概念界定不清楚,只是簡單地認為體育課的準備活動僅僅是慢跑和徒手操。(2)學校沒有開設體育游戲這門課程,而體育游戲這門課程對于準備活動內容的設計具有重要作用,所以缺少這門課程可能會體現出學校的課程設置不合理。(3)慢跑和徒手操已經形成一種傳統(tǒng)性準備活動,一直被廣泛采用,并在訪談中發(fā)現在進入實習學校實習之前,大部分小組都規(guī)定小組成員都統(tǒng)一將慢跑和徒手操作為準備活動。
3.4教育實習學生體育課程資源開發(fā)的能力不足
體育教育專業(yè)就是要培養(yǎng)研究性教師,即轉變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思想。對濟寧學院體育系實習學生而言,就是要有開發(fā)體育課程資源的能力。但通過調查發(fā)現,濟寧學院體育系實習學生準備活動部分來源不足。從濟寧學院開設課程的現狀來看,田徑課、籃球課、排球課、足球課、體操課等技能課較為豐富,但是學生將具體的運動項目學習與體育教師的能力培養(yǎng)相脫節(jié),學不能致用,即將所學的運動技能的教學開發(fā)能力較差。
4.1濟寧學院體育實習學生的對體育課準備活動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需要加強準備活動重要性的認識,從學校、任課教師到學生層面都要認識體育課準備活動的意義,并能在具體的實踐中去實施。
4.2濟寧學院體育系教育實習準備活動部分缺乏從課程方面的來源,這就需要學校方面在課程設置上增加準備活動部分的課程,使學生能夠從課堂上獲取更多有關準備活動的知識,并明確各門課程的功能與范圍深入學習。
4.3濟寧學院體育系教育實習的學生在做準備活動時大部分人選擇做一般性準備活動,選擇的準備活動內容單一,均為慢跑和徒手操。需要在課程設置上盡量多樣化,滿足學生內容來源的不足。如《體育游戲》這門課程學院就沒有開設,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準備活動的內容的準備。
4.4教育實習的學生在課程開發(fā)方面的能力不足,不能利用學習到的知識進行開發(fā)創(chuàng)新。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使學生能夠掌握體育課程資源的內涵、意義以及具體的開發(fā)方法,并能根據所學的理論對技能課的教學內容進行思考、研究,并在此基礎上進行體育課程資源開發(fā)。
5.1加強教育實習學生對準備活動本質的認識
加強準備活動的本質及其教學意義的認識。從學校角度,加強體育課準備活動部分理論與實踐的重視,及時開設相關的課程,加強對準備活動內容的評價。從課程的任課教師角度來說,明確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的目標,在課程安排上關注準備活動部分的相關知識點教學。而對學生而言,從教育學、心理學、生理學等學科的角度認識和學習準備活動的重要性以及科學的安排準備活動。
5.2領導根據學科的功能和范圍合理安排課程
濟寧學院體育系領導先明確各門課程的功能與范圍,預防重視知識的重復普及學習,而忽略深入學習。在與體育課相關的課程內容設置上,盡量做到全面而細致。然后,再清楚分科教學的優(yōu)點與缺點,讓學生明確并能正確地將各門課程集中在體育教學的基本能力培養(yǎng)上。
5.3教育實習學生需豐富準備活動的內容來源
濟寧學院體育系的課程設置應該盡量多樣化,滿足學生內容來源的不足。例如,《體育游戲》這門課程學院就沒有開設,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準備活動的內容的準備。還有在具體的實踐課學習中,體育教師應當將體育教育專業(yè)的學生定位為體育教師,而不是專業(yè)運動員。因此,在教學中應當強調身體運動本質之后的各種體育技能現象,它們之間的聯系以及如何根據身體運動的本質去開發(fā)更多的身體練習資源等。實習學生的應當充分利用互聯網、報刊以及其他體育相關的視頻等豐富體育課準本活動的資源。另外,學生自身加強體育課程資源開發(fā)的能力,從所學的知識中去開發(fā)更多的準備活動內容。
5.4加強教育實習學生體育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能力
體育教育培養(yǎng)目標應當明確培養(yǎng)學生體育課程資源開發(fā)能力的目標。在課程設置上,加強各學科的聯系,使學生能夠學以致用。加強《學校體育學》體育課程資源開發(fā)的研究,學生能夠掌握體育課程資源的內涵、意義以及具體的開發(fā)方法,并能根據所學的理論對技能課的教學內容進行思考、研究,并在此基礎上進行體育課程資源開發(fā)(包括體育游戲)。
G807.4
A
1674-151X(2016)06-050-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6.12.027
投稿日期:2016-04-21
劉曉美(1991—),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