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敏
摘 要:在學生的學習和成長過程中,使他們成為具有數學素養(yǎng)的合格社會勞動者,是我們的教學目的之一。這就要求我們數學教師必須注重培養(yǎng)學生應用數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教學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具有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發(fā)揮學生解決問題的主動性,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走向社會,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求知欲,抓住時機,引導學生解決實際問題,充分利用數學活動課的材料,調動學生解決問題的積極性。
關鍵詞:教學;分析;問題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2-308-01
實施科教興國戰(zhàn)略以來,教學改革迫在眉睫。在學生的學習和成長過程中,使他們成為具有數學素養(yǎng)的合格社會勞動者,是我們的教學目的之一。這就要求我們數學教師必須注重培養(yǎng)學生應用數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那么教師如何培養(yǎng)學生這方面的能力呢?
一、培養(yǎng)學生具有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
我們的學生由于受傳統(tǒng)教學的影響,讀死書、死讀書。學習目的不明確,所學的理論知識應用不到實踐中去,根本談不上如何解決實際問題。為此,去年春天我們班組織了一次春游活動,到公園去劃船。租船的方式有兩種:大船每只能坐8人,每小時12元,小船每只只能坐6人,每小時1O元,咱們班共有54名學生,不妨你當一次生活委員,計劃一下同學們怎樣乘坐最省錢。大家分組討論,很快計算出,大船一小時每人需1.5元,小船每人每小時1.7元,乘大船便宜,54÷8=6(條)…6(人)但是剩下6人,若乘大船花1.2元,就不便宜了,必須再租一條小船。這樣,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勤儉節(jié)約的美德。
二、要發(fā)揮學生解決問題的主動性
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不是通過教師的講解和完全靠書本上的間接經驗達成的,而更多的是通過學生自己的探究和體驗得來的。發(fā)揮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主動性,對于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是非常重要的。對教學而言,要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就是要學生盡可能多地參與學習實踐活動中去,在教師的引導下,大膽操作、積極思維,主動去了解、分析,探求解決問題的方法。
三、走出課堂,走向社會
為了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要盡量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走向社會,把原來的只為學而學的學習方法,改為學用結合,以學促用,轉化為技能的方法。讓學生充分認識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以提高學生學數學的興趣,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學習了比例尺知識以后,我就帶領學生去縣城西關的花園小區(qū),因花園小區(qū)樓前的長方形空地想在正中間建一圓形花壇。我讓學生自愿結組,進行實地操作,當一次設計師,為施工隊設計一份圖紙。學生們個個興趣盎然,組組都能畫出比較理想的圖紙。這樣經過探討確定比例尺的大小,鞏固了已學比例尺的知識,既使學生明確了學習目的,又使學生初步體驗了學好數學對社會生活所起的作用。
四、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求知欲,引導學生積極探討,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
學生的學習動機和思維方式很少自然涌現,它主要取決于教師創(chuàng)設的問題情境。教師在教學新的理論知識之后,應有意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
五、抓住時機,引導學生解決實際問題
教師應對周圍事物,經常進行觀察,一旦發(fā)現有與教學理論有關的實際問題,應不失時機地帶領學生實地“演習”。在教學正反比例應用題之后,我們學校正在鋪四樓微機室地面,我及時組織學生實地考察,親自動手,測量每塊方磚的邊長及微機室的長與寬,并問學生應用多少磚塊?學生們均能準確應用大面積除以小面積知識,計算出方磚的塊數。然后我又問如果改用長為14厘米,寬為9厘米的長方形磚鋪這一房間,能用我們所學知識解決嗎?學生們馬上意識到應用房間的總面積一定,塊數與每塊方磚的面積成反比例這一知識,解決了這一問題。為使學生進一步應用所學知識,我又引導學生,如果用這樣的方磚鋪上咱們的教室,能用多少磚塊?學生們議論紛紛,很快又應用每塊方磚的面積一定,房間的總面積與所需塊數成正比例這一知識找到問題的答案。然后我?guī)ьI學生走回教室,看課本(12冊)120頁第七題,學生們經過審題,聯(lián)系實際問題,很快知道了“解第一問哪個條件是多余的,要應用哪些條件;解第二問,要用哪些條件,哪是多余的條件?!边@樣既幫助學生理解了題意,化難為易,又提高了教學效果,鞏固了所學知識。
六、充分利用數學活動課的材料,調動學生解決問題的積極性
數學材料具備情、新、異、奇四個特點,而情、新、異、奇是數學活動課材料的靈魂。情,即材料適合兒童活動的特點。生動有趣的數學材料,有利于激發(fā)兒童學習數學的興趣。新,即材料構思獨特富有新意,有意滲透數學教學方法。異,即創(chuàng)造。這些材料有利于激發(fā)兒童的創(chuàng)造性。奇,數學材料都蘊含著奇怪、奇特、奇妙的數學現象、數學規(guī)律,一旦被兒童發(fā)覺,就會引起兒童驚奇、驚訝和興奮,要去追問“為什么”,這樣就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索精神。我在教學了圓柱體的體積之后,將數學材料(同樣長的四根鐵絲)發(fā)給按優(yōu)差搭配結成的小組,讓每個小組分別用四根鐵絲折成圓形、正方形、三角形,并計算它們的面積??磥矸浅:唵蔚臄祵W游戲,它包含了好多的數學知識。折正方形必須先測鐵絲總長,計算出邊長,才能折成正方形;折長方形必須先計算長和寬;折三角形必須考慮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兩邊之差小于第三邊這一原理才能折成。在計算面積時,圓形必須知道周長才能計算面積,既應用了周長公式,又應用了面積公式。計算三角形面積,必須測量出三角形的底和這一底邊的高等,當面積計算完以后,又使學生感悟出周長相等時,圓面積最大。在此基礎上,我又出一題,小明的爸爸想砌一糧倉,同樣的高度,我們應砌一什么形體的糧倉,學生們積極投入熱烈的討論之中,且想出比較理想的答案:周長相等時,圓的面積最大,同樣高度時,面積大的體積大,應建一圓柱體形的糧食。這樣看似簡單的數學材料,能夠通過學生的動手、動腦、交流、探討,悟出好多的數學原理。既鞏固了所學知識,又培養(yǎng)了操作能力,同時體現出師生互助的社會性、群體性。
總之,在數學教學中,我始終貫穿著“學以致用”指導思想,努力做到課堂教學既是傳授知識的過程,又是培養(yǎng)學生素質、提高其技能的過程,使每個學生能夠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成為社會有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