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
眾所周知,班主任是一門藝術,當好班主任就更是一門藝術。我從事班主任工作十多年,從初中班主任當?shù)礁咧邪嘀魅?,對其中的酸甜苦辣感受頗深。因此把日常工作中的點點滴滴概括出來。匯成下面這段文字,以期和同行們共勉。
一、從必然王國引到自由王國
別看一個班只有幾十號人,但他們來自不同的家庭,有著不同的成長經(jīng)歷,因此幾十個人個個有差異,人人有特點。要管好他們,必須下一番苦功。但這個苦功,又不是單憑班主任個人的努力,記得我剛當班主任時,憑著一份對工作的熱忱,天天提早到,只要自己能做的事,都主動去做。對班上的事物,幾乎達到包辦程度。一個學期下來,累的筋疲力盡,而且學生對你也沒有好評。我認真反思后,覺得應改變從前的管理方法。于是我下力氣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能力。通過一系列引導,讓學生主動在集體生活中,自己慢慢地從班級活動管理中淡化為班級活動參與者,學生逐漸從管理客體變化為管理主體。幾十個人的班級竟然變得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每天的值日有人安排有人檢查。每期的板報有人設計,有人撰稿,有人抄寫。學校組織比賽,也有人出面牽頭。我這個班主任也從煩瑣的日常事務中解脫出來。
二、從松散群體到聯(lián)合群體
一個班級總是由這幾部分學生組成——優(yōu)秀的、一般的、困難的。但無論是哪種學生,靈魂都需要凈化,思想需要升華。習慣都需要養(yǎng)成,行為都需要規(guī)范。如何實現(xiàn)這個轉化呢?這就需要一個人從松散群體到聯(lián)合群體的建設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班主任要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導作用。
我們知道,凡是青年學生大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標,但每個人追求的思想目標與其自己的表現(xiàn)有一定差異。班主任就是要努力縮小這樣的差距。如何能做到這些呢?我讓全班學生對自己的言行舉止和學習情況制訂幾個合乎自身實際的目標。首次制訂做一個合格學生目標,明確自己如何才能做一個合格學生。其次,制訂一個行為規(guī)范目標。再次,制訂一個為人處世的家庭生活目標。這三個目標一訂,每個學生都清晰地知道自己在學校和家庭應如何立身處地。目標制訂后再根據(jù)個人指定的目標情況,隨時發(fā)現(xiàn)目標實現(xiàn)中的較好者,在班級板報上表揚,在班會課上推廣,在班上形成風氣。班上有一位數(shù)學基礎較差的同學,他給自己制訂月考達到45分的目標,結果他在考試中得到了48分,這個成績在班上來說是較低的,但我大力表揚他。因為他超額完成自己的目標。從此他增強了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數(shù)學成績逐步上升而且達到班上中等水平。我又通過他的事例在班上宣講,班上逐漸形成了勤奮好學的班風。在行為規(guī)范上,我強調大家形成一個共識,即教室是學習的地方,不是娛樂場所,更不是談天說地所在。因此一進教室就讀書,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全班已成習慣,有了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傊?,對照個人目標采用靈活多樣的方式,引導大家朝著目標努力,一個原本松散的群體在學習生活中逐漸形成一種聯(lián)合,形成一種合力,每個人的集體榮譽感都在班集體建設過程中得到增強。
三、從學會讀書到學會做人
從某種意義上說,班主任工作即德育工作,是班主任的一個重要任務。不但要教學生學習,更要教會學生怎樣做人。但在怎樣做人這個大事中,又切忌嘮嘮叨叨,更切忌大道理說教,我的做法是接近生活,從生活的點滴做起。
在如何培養(yǎng)學生愛心問題上,我從電視上的一則廣告:“其實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說起,講父愛、母愛,講要做敬愛父母的人。”并經(jīng)常宣傳媒體上的好事,尤其特別注意發(fā)現(xiàn)班級中的這類典型。一天,一個學生遲到,我問他原因時,他說他的爸爸生病住院,于是我進一步了解到,他天天去醫(yī)院給爸爸送飯,我把這事在班上講,一下激起千層浪,全班都向他投去尊敬的目光。我在此基礎上,又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道理。
在教育學生誠實守信方面,我自己作出承諾,無論什么結果都要兌現(xiàn),學生作出的承諾無論什么情況都要完成。同學之間師生之間相處,處處講究坦誠。學習上我要求學生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絕不能弄虛作假。形成風氣后,考試即便無人監(jiān)考也不會有人偷看。
做一個合格的人少不了自信和積極進取,在培養(yǎng)學生自信心,積極進取方面,我常用:“想要成功,已經(jīng)成功了一半”這句名言勉勵大家,讓每個學生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做一個樂觀向上的人,學習上受到挫折,生活中遇到不順,都要用平和心分析,在困難時候找到辦法,找到光明。
班級工作千頭萬緒,學生個體千差成別,不能有一個固定模式,但有兩點必須強調:第一,作為班主任,一定要公平對待每一個學生,在處理問題上決不能帶個人色彩而有失偏頗。第二,就是密切老師學生關系,不但要走近學生家庭,和父母溝通,共同擔起教育學生責任,更要走進學生心靈,和學生面對面溝通。有了以上條件,再因材施教,因人設法,班級工作就可以取得一些成績。
參考文獻:
[1]曾慶寶.班級管理的“三培”“三促”[J].基礎教育研究,2005(11).
[2]尹曄.培養(yǎng)和使用學生干部是班級管理成功的關鍵[J].內江科技,2005(03).
[3]戴中維.初探高中班級管理[J].當代教育論壇,2006(02).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