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靜
詞匯是語言的三大要素之一,學生在英語學習中,詞匯量的多少直接影響著英語水平的高低。因此,詞匯教學可謂是英語教學的基礎。但由于漢語與英語存在著差異,給詞匯的學習和教學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初一的詞匯較少,然而隨著知識難度的增大,初二、初三的詞匯量逐漸增多,學生對眾多的詞匯學習越來越感到有壓力和困難。最后,英語單詞成為英語學習的一大不好逾越的障礙。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教材的特點,采用新穎、多變的教學方法,使單詞教學簡單易行、取得高效。
一、直觀教具教單詞
初中生的抽象思維能力較差,直觀、形象的東西容易吸引他們的關注力。為此,直觀法教學英語單詞尤其有必然性。
1.借助于實物教學單詞
實物是最直觀的教具,一目了然,不需要漢語翻譯,也沒有費解之感。
如,牛津英語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導入部分的單詞,對于“橡皮”的單詞rubber/eraser,教師就可以拿學生的一個橡皮來教學這兩個單詞,并讓學生知道一個是英式英語、一個是美式英語。對于這兩個單詞的含義,教師根本沒有必要說出漢語意思是“橡皮”之意,說的話也是畫蛇添足。
2.借助圖示教學單詞
所謂圖示法,就是借助圖片、簡筆畫來教學單詞的方法。這種方法同實物教學一樣,也具有直觀、生動的特點,有利于學生對單詞的直觀感知。如,學習交通工具的名詞double decker,coach等時,使學生由圖形到單詞,由畫到意,其音、形、義一目了然,這樣的單詞教學不乏味、不枯燥,產(chǎn)生了樂學之效。
3.動作演示法教學單詞
動作演示法是英語教學中肢體語言的運用,借助于肢體語言,或者面部表情,使單詞準確、清楚,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詞義。如,學習fat時,教師做個夸張的描寫人“胖”的動作;學習delicious時,教師做出享受某種美味佳肴的姿態(tài);學習smell時,做出“嗅”“聞”的動作;學習smoke時,做出“抽煙”狀等,既增強了單詞教學的趣味性,又調(diào)動了學生參與活動的主動性。
二、借助語境教學單詞
單詞只有在特定的語境中才有真實的含義,才利于學生掌握詞性、詞形,理解其詞義。
1.根據(jù)上下文教學單詞
如,有關“自然災害”的單元教學中,閱讀文章是Timmy在臺灣大地震中獲生的紀實性故事,對于單詞trapped的含義,教師不采用教單詞、讀單詞、講單詞、用單詞的方法,而是引導學生從上下文猜測其含義,這種方法有利于學生理解閱讀理解中的新單詞。
Trapped一詞的含義,從上文可以看出:Timmy經(jīng)歷了地震的過程,當他發(fā)現(xiàn)周圍漆黑一片,身邊沒有一個人,也沒有一點聲音,只發(fā)現(xiàn)周圍都是石頭和瓦塊,動彈不得,想逃出來時,又無能為力……此時,這個單詞的含義不言而喻。
2.情境法教學單詞
利用情境法,使學生猶如身臨其境之感,在真實的情境中進行交際,使學生真正動起來。如,學習借物、購物、問路、看病等的交際用語和單詞時,情境法可以助有效教學一臂之力。
3.猜謎語、玩游戲輕松學單詞
把要學習的單詞編成謎語,讓學生猜出來說的是什么,猜出謎底。這一活動,基于學生思維活躍、爭強好勝等特點,是學生喜聞樂見的主要的教學方式之一。學習giraffe時,教師可以以謎面的形式引導學生思考,當學生猜出謎底是“長頸鹿”后再教學這個單詞,這個單詞就會經(jīng)久不忘。
總之,單詞是英語的基礎,單詞教學是英語教學的關鍵所在,如何進行單詞教學,使學生對單詞感興趣、感到英語單詞記憶不是難事,并樂在其中,關鍵是教學方法的多樣化、新穎化,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單詞教學走向高效。
參考文獻:
蒙麗娟.淺談初中英語的詞匯教學[J].讀寫算:教研版,2014(24).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