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斌(山東省聊城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康復醫(yī)學科,山東 聊城 252600)
?
淺析早期手法矯正與繃帶外固定治療先天性馬蹄內(nèi)翻足的安全性觀察
王 斌
(山東省聊城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康復醫(yī)學科,山東 聊城 252600)
目的 淺析早期手法矯正與繃帶外固定治療先天性馬蹄內(nèi)翻足的安全性。方法 隨機抽取2012年4月至2014年11月診治的馬蹄足患兒共34例44足使用早期手法矯正與繃帶外固定治療先天性馬蹄內(nèi)翻足,分析治療的安全性。結果 32例40足(全部為松軟型和中間型)為臨床治愈,占89.3%,另2例4足畸形(均為僵硬型)部分改善,占10.5%。在治療后較治療前X線片跟距角增加,二者間的差異具備統(tǒng)計學的意義(P<0.05)。<2個月齡組X線片跟距角的增加大于≥2個月齡組,二者間的差異具備統(tǒng)計學的意義(P<0.05)。結論 對患者實施手法并結合繃帶進行調(diào)整,可以有效治療腳部畸形的癥狀,其矯正方式簡單、操作方便,安全性高,穩(wěn)定性強,治療效果顯著,值得在臨床治療上推廣使用。
彈力繃帶;馬蹄內(nèi)翻足;矯正效果評價
先天性馬蹄內(nèi)翻足是一種常見的足部畸形,其發(fā)病率越來越高,占足部畸形的2/3,其病情比較復雜,一般認為是患者的肌肉和神經(jīng)出現(xiàn)病變而引起的?,F(xiàn)在常使用早期手法矯正與繃帶外固定治療先天性馬蹄內(nèi)翻足,其治療效果顯著,為各骨的進一步發(fā)育提供相對正常的條件。本文分析早期手法矯正與繃帶外固定治療先天性馬蹄內(nèi)翻足的安全性,現(xiàn)分析如下。
1.1一般資料:抽取我院診治的馬蹄足患兒共34例44足,男患兒為23 例27足,女患兒為21例25足;其中松軟型畸形為18例,僵硬型畸形為19例,中間型畸形為9例。所有患者的在性別、年齡、病程等各方面比較差異不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矯治方法。方法:腳部足部手法矯正的方法在于要幫患兒把畸形的腳部位置進行調(diào)整,使腳部往回收。步驟為:首先要將患兒的腳部位置進行放松,使用由內(nèi)向外的方法把患兒的腳部進行拉伸,目的在于讓患者腳部的骨頭慢慢改變生長的方向,往正常的方向發(fā)展;拉伸完患者腳部的骨頭之后,開始實施矯正的重要步驟,就是在矯正時,把使用左手包裹患者的腳跟部位,拇指按住腳踝,食指、中指放置在腳跟部位,而右手則包裹患者的腳中間的部分,拇指放置在腳之間的部位,食指和中指放置在腳背的位置,各個手指一起使力,把患者的腳部盡量往外翻,但力氣不要過大,以免傷害患者的骨頭[1]。使用腳部手法矯正的方法的時間不要過長,盡量保持間隔5 min然后再進行下一次調(diào)整,為了促進患者的早日康復,可以多次進行調(diào)整,時間為開始進行調(diào)整時可以1天2次,1個月后1天1次,3個月后隔天1次;矯正治療時要把握時間,為了使患兒可以配合矯正治療,可以選擇在患兒進奶或者睡眠足部非常放松時進行操作[2]。為了可以根據(jù)患者的情況進行改變矯正的方法和力度,需要每隔半個月去醫(yī)院進行檢查,并聽從醫(yī)師的叮囑進行調(diào)整。同時為了提高腳部靈活度,可以使用按摩棒按摩腳部的穴道,加快患者的痊愈的程度。
每次進行矯正后要使用繃帶和膠布將足部進行固定,同時也不能纏得過緊,要保證足部的軟組織可以舒展,保持足部矯正的效果。固定方法為:首先采用厚度為0.5 cm左右的棉墊把患者的足部、小腿及大腿中下部分包裹1周,作為內(nèi)襯部分;然后就是使用質(zhì)量較好繃帶對腳部進行包裹。其包裹的步驟為:先包裹患者的腳踝,然后一路向下,從腳后跟到腳尖,但要注意露出腳趾,最后在返回來,從腳的前部一直包裹回患者的小腿,過程要盡量保持動作輕緩,所用的力度要使患者的腳部畸形得到輕度矯正[3]。但是在包裹的過程中呀哦仔細查看腳趾是否出現(xiàn)因包裹過緊導致的血液循環(huán)受阻,一旦發(fā)現(xiàn),要以最快的速度解開矯正的繃帶和棉墊。如果使用繃帶進行調(diào)整的患者,為了提高矯正效果,可以在3個月后使用專業(yè)的矯形支具替換繃帶完成接下來的矯正步驟。支具需要根據(jù)患者的腳部畸形情況進行制作,保持患者的腳部處于矯正后的狀態(tài),加強矯正后的治療效果。由于支具可以隨時使用,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如果患者可以持續(xù)使用支具2~3年,可以提高患者痊愈的進度,也可以減少治療過程中因手法不正確而引發(fā)的不良后果[4]。為了保證患者矯正結果的準確度,要將治療時間調(diào)整為12~18周,就是實行矯形支具后的4周,在矯正工程中要對患者進行嚴格的跟蹤調(diào)查,并記錄患者的具體情況,方便以后針對患者的治療情況制定有效的治療方案,促進患者可以早日痊愈。
1.3評定療效標準。治愈:患者的腳部畸形得以痊愈,沒有復發(fā)的情況出現(xiàn);有效:患者的腳部畸形有所好轉,繼續(xù)接受治療有痊愈的可能;無效:患者的腳部畸形與治療前無異,甚至出現(xiàn)惡化的情況。
1.4統(tǒng)計學方法:使用SPSS16.0統(tǒng)計學軟件對于各項的數(shù)據(jù)資料展開統(tǒng)計,每一項的參數(shù)都使用(±s)表示,t檢測,χ2計數(shù)資料,P <0.05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根據(jù)所有調(diào)查對象的矯正情況統(tǒng)計分析得出,經(jīng)過調(diào)查(調(diào)查時間為3~15個月)在34例44足患者中有32例40足患兒的腳部畸形被有效調(diào)整,使患者的畸形情況消失,患者痊愈;另2例4足畸形部分被矯正,情況有所好轉,患者的治療使腳部畸形逐漸往治愈方向發(fā)展,但是患者腳部的骨頭還沒有完全恢復正常。沒有治愈的2例患者經(jīng)過跟腱延長,肌力平衡等手術進行治療,并手術之后所以石膏進行固定,一段時間之后,患者的足部畸形矯正良好。參加研究的患者在調(diào)整前的檢測的正側位跟距角為(16.32±6.56)、調(diào)整后的檢測的正側位跟距角為(9.39±4.54)。而患者在調(diào)整前的檢測的足正側位X線片跟距角顯示的數(shù)值為(12.11±6.25)、在調(diào)整后的檢測的足正側位X線片跟距角顯示的數(shù)值為(16.57±4.52)。經(jīng)過調(diào)整后,患者情況的差異具備統(tǒng)計學的意義(P<0.05)。
從本次研究發(fā)現(xiàn),其實許多患者不用進入醫(yī)院接受嚴格的手術治療,甚至是中間型患者,只要家長使用正確的調(diào)整方法,并堅持不懈,也可以有效的治療足部畸形的問題;而一些僵硬型患者或合并較嚴重的小腿內(nèi)旋者,只要進行及早的治療,并且手法正確,可以使患者的情況好轉,如果以后要手術,也可以為手術提高良好準備,促進手術治療的效果的發(fā)揮[3-5]。同時如果患者的年紀比較小,要趁著患者腳部的骨頭沒有完全硬化,盡快實施有效的方法對患者的腳部畸形部位進行矯正,促進肌力的快速恢復。如果使用石膏輔助治療,要平均5~7 d天更換1次材料,直到患者痊愈。同時經(jīng)過調(diào)整前后的記錄的情況來看,對患者實施手法并結合繃帶進行調(diào)整,可以有效治療腳部畸形的癥狀,其矯正方式簡單、操作方便,安全性高,穩(wěn)定性強,治療效果顯著,值得在臨床治療上推廣使用。
[1] 萬梓鳴.先天性馬蹄內(nèi)翻足治療進展[J].重慶醫(yī)學,2014,43(8):12-13.
[2] 陳發(fā)祥.手法矯正小兒先天性馬蹄內(nèi)翻足30例[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4,9(13):13-17.
[3] 楊璇.手法復位先天性馬蹄內(nèi)翻足過程中的力學變化[J].臨床骨科雜志,2014,17(3):45-47.
[4] 劉亞坤.應用Ponseti方法治療大齡兒先天性馬蹄內(nèi)翻足[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14,22(18):63-67.
[5] 李戰(zhàn)春.改良Ponseti方法治療早期先天性馬蹄內(nèi)翻足[J].中國骨傷,2014,27(2):88-89.
Early Technique Correction is Analysed with the Bandage External Fix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Congenital Horseshoe Varus foot Safety Observation
WANG Bin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Liaocheng 252600, China)
Objective On the early manual correction and bandage external fxation with congenital clubfoot security. Methods Randomly selected in April 2012-November 2014 clubfoot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a total of 34 cases of 44 feet with an earlier manual correction with a bandage external fx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congenital clubfoot, analyzing the safety of treatment. Result 32 cases of 40 feet (all soft type and intermediate type) for clinical cure, accounting for 89.3%, and the other two cases 4 foot deformity (both rigid type) part of the improvement, accounting for 10.5%. After treatment than before treatment withrays increase the angl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has statistical signifcance (P<0.05). <2 months of age group X sheet with increased angle of greater than ≥ 2-month-old group,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has statistical signifcance (P<0.05). Conclusion Early children with manual correction and combined elastic bandage fxed, can obtain redress in different varus deformity of the horseshoe, the method is simple, easy, safe,stable and signifcant treatment effect, it should be promoted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use.
Elastic bandages; Clubfoot; Correction Evaluation
R726.8
B
1671-8194(2016)19-0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