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紫薇
(重慶師范大學涉外商貿(mào)學院,重慶合川區(qū)401520)
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中教師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淺析
張紫薇
(重慶師范大學涉外商貿(mào)學院,重慶合川區(qū)401520)
本文采用文獻研究法,試圖對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中教師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從而展現(xiàn)出對我國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中存在問題的思考,得出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中教師存在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和解決方法。
小學語文;口語交際;問題;解決方法
口語交際教學中產(chǎn)生的很多問題,主要是因為教師對其理解有偏差或不夠準確深入而導致的。
(一)對口語交際理解不深刻
教師通常是讓學生簡單地交流幾句,就布置成一篇習作。其中不乏寫作水平很高的學生,但是如果讓他們在全班同學面前說一說卻未必能“伶牙俐齒”,可能會出現(xiàn)“茶壺倒餃子”的現(xiàn)象。教學中,有的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趕教學進度,口語交際課往往淪為形式,通常只抽積極的尖子生說說了事。長期如此,無意中扼殺了內(nèi)向、成績不拔尖的這類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機會。還有的教師只在低年級著重注意口語交際,要求學生說話要說完整的話,這是很好的。然而,到了中高年級,由于課業(yè)繁重,教師也就漸漸忽視了對學生的口語訓練。更有的教師則根本不重視口語交際,讓學生課后自己思考。還有一部分教師觀念落后,認為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是天生的,又或者認為僅憑一兩節(jié)口語交際課并不能顯著提高學生的口才。
(二)口語交際評價困難
由于長期對口語交際的不重視,所以在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交流往往評價內(nèi)容片面,形式單一。實際上口語交際的落腳點最終還是在交際,而交際就不能脫離語境,不同的語境中面對不同的人,應該如何與其交流也是十分講究的。然而,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通常評價的是學生應怎樣說,說的好或不好,脫離了語境和交際的作用,忽視了對學生在交往中的態(tài)度、習慣、方法等能力以及待人處事是否得體、非語言因素等方面的關注。從中也能看出交際不能脫離語境,不能干巴巴的就交際講交際。想要口語交際課收到良好的效果,需要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興趣,這就要教師不斷地思考創(chuàng)新了。
教師應針對口語交際中根據(jù)不同情境中交流作出相應的指導與點播。先來看一個教學案例:
師:這道口語交際題的要求是:“又要開學了,小明需要交報名費了,如果你是小明,你將如何向母親要報名費?”
生A:媽,要開學報名了,給我錢。
師:嗯,同學們覺得用這樣的方式對母親說合適嗎?
其他學生(七嘴八舌):……
師:那我們讓這位同學自己來感受一些吧。好了,現(xiàn)在A,你是一位辛勤勞作的母親。B,你用剛剛A的語氣來對他說一遍剛才的話。A仔細感受一下,待會兒和同學們講講你的感受。
(學生對話)
師:你的感覺如何?
生A:感覺很不舒服。
從上面這個例子可以看出,教師采用了換位的方式讓學生感同身受的體味到了不同的說話方式差別是多么大,給他人帶來的影響又是多么明顯。在不同情境中面對不同的人、不同的氣氛等等進行適宜的交流。其中包括語氣、神情、語速、肢體動作、對方說話重點等注意事項。在情境中教學永遠勝于干巴的說教。然而,受考試指揮棒的影響,許多教師也不愿在評價上多費工夫。照本宣科,不貼近生活,采取問答體與學生進行的交際,多半都收效不佳。在如何得體地與他人進行交際方面,或許很多教師也有所欠缺,所以教師也要不斷地學習,加強自身修養(yǎng),提升專業(yè)素質(zhì)。
(一)加深對口語交際的解讀
大部分教師在口語交際教學中存在的偏差,主要是由于對口語交際解讀不深刻導致的。對于口語交際教學的忽視、浮泛、敷衍等問題的改變,需要教師從思想上進行根本的轉變??谡Z交際是一個覆蓋內(nèi)容較廣,也更為綜合的教學板塊。培養(yǎng)學生綜合實踐能力,不僅僅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說話水平,也不僅僅只是為了完成課程標準的硬性規(guī)定,更不是為了熱鬧而舉辦的朗誦,演講等活動的疊加。最終是要學生學會如何與人交流、交往,擁有健康向上的交際心態(tài)。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培養(yǎng)過程。
許多教師僅僅讓尖子生進行形式化的交流,忽略了口語交際的本質(zhì),交流需要廣泛的互動。長此以往,無意中扼殺了內(nèi)向、成績不拔尖的這類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機會。其實,膽小、沉默的學生更渴望得到教師的鼓勵與重視。所以,教師也要多分一些注意力給這些學生,給他們一些鍛煉的機會,耐心引導,增加他們的自信心。對于直接將口語交際布置為習作的教師,則是完全沒有意識到書面語與口語之間存在的區(qū)別。語文口語交際旨在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而書面語雖然是由口語發(fā)展而來,但它側重于精確、嚴謹、規(guī)范化,具有一定的嚴肅性。例如:
A:太陽西向,他的背影顯得愈加高大。
B:太陽快落山了,他的背影也變得長了。
很明顯,前者更加書面化,顯然不是語文口語交際所提倡的。因此要注意區(qū)分書面語和口頭語,避免偏離口語交際的方向。能寫并不代表能說,能說也不代表能說得好,口頭上的交際并不能被取代。教師可以在不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的前提下,增加閱讀面,提高口語交際的能力。而隨著年級升高,學業(yè)繁重,口語交際課也不能被抹殺,它是一個循序漸進要不斷打磨的過程。所以,教師應該始終將口語交際放在教學中的正確位置上。
(二)加大口語交際占考試內(nèi)容的比重
口語交際不能引起教師與學生的普遍重視,多半還是受考試這根指揮棒的影響,因為不考所以不重視甚至忽視??谡Z交際不能與閱讀、作文放在同等的教學地位,無非是其內(nèi)容太過松散靈活,考試所占比例較少、得分率不高,所以不能引起重視。并且,試卷中出現(xiàn)的口語交際題答案都是開放式答案,教師閱卷尺度把握不準,索性也就減少出或不出口語交際類的題目。種種理由相加造成口語交際得不到重視的局面。因此,扭轉教師與學生的意識并非一朝一夕可以達到。而最直接的方式便是將口語交際在試卷中所占的比例加重,這樣做從最本質(zhì)上來看,不論口語交際在教學內(nèi)容中的地位如何,也不至于使其在語文課上淪為被忽略的部分。
(三)重視對口語交際的評價、引導
口語交際淪為形式還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原因是由于教師簡單、籠統(tǒng)的評價??谡Z交際交流中,教師的評價大部分為“說得好、說得不錯、要是在如何說就更好了”。這些評價過于籠統(tǒng)不能引起學生重視與反思,收獲不大。先來看一個教學實例:
針對小學語文第三單元《愉快的春游》中看圖說說的課堂實錄:
師:有哪位同學描述一下圖畫上春天的景色?
生:……(無應答)
師:A,你來說一下。
生A:春天的景色畫得栩栩如生,大地附上了綠色,各種花也趕趟兒似的爭奇斗艷,生機盎然。
師:嗯,不錯,很恰當,語句很通順。B,講一下。
生B:這幅畫可真美,樹葉長出來,好多花兒也都開了。
師:……
通過上述的教學案例我們可以看到在實際教學中,語文口語的運用呈現(xiàn)的種種問題。在問題討論中教師游離于口語教學之外,不能深入學生的氛圍情境之中;討論活動無法調(diào)動學生的興趣,課堂氣氛不活躍,學生之間無實際交流,忽略了口語交際的多向性。有效正確的評價應是循循善誘的評價,這樣的評價更能引發(fā)學生的思考。教師應針對口語交際中根據(jù)不同情境中交流做出相應的指導與點播。
循循善誘式引導學生,小學生由于受經(jīng)驗見識等的限制往往不能很好的就理解文本要求,而他們的模仿能力卻很強,因此需要教師的適當示范。新課改教育下,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因此也可采用學生自評、互評、他評等多種方式,讓評價方式變得靈活起來。
(四)豐富口語交際形式
口語交際本來就一個涵蓋面很廣的課,所以它的授課方式也應該是靈活多樣的。一節(jié)好的口語交際課需要教師與學生雙方的努力用心。對于不貼合生活實際與學生的教材內(nèi)容,教師要及時進行調(diào)整改進,不能一味的照本宣科。小學尤其是低學段的學生注意力較為分散,對新鮮事物具有濃厚的興趣和好奇心。所以,我們需要順應兒童心理規(guī)律,創(chuàng)設較為真實現(xiàn)實的、可操作性的、生動有趣的口語交際情境,這是上好口語交際課的保障。在此基礎上,教師還要遵循學生認知規(guī)律、語言發(fā)展規(guī)律、把握口語交際教學交際性、情境性和互動性特點。教學沒有固定方法,但是教學有一定的方向,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機智小游戲、情景對話等方法,充分利用身邊可利用的各種資源進行創(chuàng)新,引起學生的興趣,寓教于樂。
口語交際是一個循序漸進的不斷改善打磨的過程,只要教師針對目前小學語文口語交際中所存在的問題,運用合理的方式加以引導和訓練,就能不斷增強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1]莊小惠.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考試與評價,2015(6).
[2]郁存軍.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的問題與對策[J].學生之友:小學版,2012(7).
[責任編輯張翼翔]
G62
A
1673-9132(2016)34-0118-02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4.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