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句話:“只有使自己感動的文章,才能感動讀者?!边@句話用在新聞攝影上也是非常恰當的,那就是:“只有吸引自己的照片,才能吸引讀者?!笔前?,小記者的照片如果連自己都不能被吸引,那還能吸引讀者嗎?
怎樣才能吸引讀者呢?那就要抓住最生動的場面。我們舉兩個例子來說。
第一個例子:北京動物園里的小猴子、大狗熊、長頸鹿……特別招小朋友們喜歡,可是有些游客卻向動物亂投東西,動物們病的病、死的死,真讓人痛心!北京史家胡同小學、33中等100名少先隊員,來到動物園開展了“我們是動物的小衛(wèi)士”宣傳活動。
活動中,同學們戴著自己親手制作的各種動物頭飾,帶著美麗的鮮花和象征吉祥的千紙鶴,來到動物園。大家搭起小舞臺,首先宣讀了倡議書;又表演了許多精彩的節(jié)目,向游人宣傳保護動物的知識;大家還一起去慰問了生病的大熊貓吉妮,把千紙鶴留在她家門前,祝愿她早日康復。他們懷著沉重的心情,在熊山朗誦了致歉信,向熊山拋撒了無數粉紅色的花瓣,告慰死去的北極熊;他們又在熊貓館、鹿園、猴山、熊山為動物們站崗執(zhí)勤……
這是一個很好的新聞事件。小記者怎樣才能拍出一幅出色的新聞照片呢?這可真是要動腦筋好好想一想才行啊。
拍同學們戴著頭飾來到動物園嗎?拍同學們宣讀倡議書嗎?拍同學們表演節(jié)目嗎?拍同學們去喂大熊貓嗎?拍同學們在鹿園站崗嗎?這些畫面都可以拍,而且這些畫面都不錯。但是,我們的一位小記者沒有拍這些,而是經過反復思考,選擇了下面的畫面:在一幅北極熊的遺像面前,同學們表情凝重地望著北極熊,彎腰把手中的花瓣輕輕地撒在遺像面前。其中一位同學手中還持有一幅標語,上寫:“北極熊,我們向你道歉!”
這是一幅多么精彩的新聞照片呀!它首先是吸引和打動了小記者自己,而后是吸引和打動了讀者。
這幅新聞照片為什么能夠拍得如此精彩呢?原來,這位小記者有如下的思考:拍戴頭飾、拍讀倡議書、拍演節(jié)目、拍喂大熊貓、拍鹿園站崗都可以,但這些都一般化,都是常見的畫面,新鮮感不夠;而在北極熊遺像前撒花瓣卻不同尋常,比較新奇,新鮮感強烈。再者,對生者的慰問與對死者的懺悔相比較,對死者的懺悔更能打動人的心靈?;谏厦娴乃伎迹@位小記者明確地選擇了后者。他的拍照果然成功了!
第二個例子:五一小學的許多同學,他們的爸爸媽媽都是軍人。爸爸媽媽因工作需要長期遠離家人,在祖國各地為國防事業(yè)盡職盡責,建立功勛??爝^節(jié)了,爸爸媽媽也不能回家團聚,他們多么想念自己的孩子?。榱烁嬖V爸爸媽媽自己成長得很快樂,學校專門舉行了一次“好軍娃新春同樂”活動。活動中,請來了總參、總后、空政、海軍司令部等單位領導,請領導們觀看孩子們表演節(jié)目,節(jié)目中表達對爸爸媽媽的慰問,請領導們把孩子們的慰問轉告遠方的爸爸媽媽。
這是一場慰問對象不在場的慰問演出,實在動人。小記者怎樣拍出感人的新聞照片呢?一位小記者做得真好,他抓住了舞蹈中一位小女孩騰飛時的剎那,按下快門。照片中,小女孩像一只矯健的小鷹,身姿舒展,表情從容。這樣的照片,遠方的爸爸媽媽看了,能不欣慰嗎?
講到這里,請小記者們記住:要拍出優(yōu)秀的新聞照片,一定要抓住首先能夠打動自己的畫面,然后再去打動讀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