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橋英
我的媽媽是一位普通的農(nóng)村婦女,每天除了下地干活,就是在家圍著柴米油鹽打轉。
我兩歲時,父親外出打工,一直沒有回來。從那時起,我就跟媽媽相依為命。小時候,我身體不好,常常發(fā)燒。記得有一天,天氣突然變冷,下起了大雨,我又發(fā)燒了。媽媽不顧外面的大雨,背起我就往村衛(wèi)生所跑。我拿著傘,可是傘太小了,擋不住雨。走到衛(wèi)生所時,媽媽的衣服全都濕透了。
等醫(yī)生給我打完一針,拿了一些藥,媽媽又背著我冒雨跑回家。到了家里,媽媽顧不上自己的衣服還在往下滴水,立即給我吃藥,讓我上床睡覺。
我醒來時,媽媽已經(jīng)在做飯了。見我醒來,媽媽連忙放下手中的活計。她撫摸著我的額頭,見我的燒已經(jīng)退下來了,放心地舒了一口氣。
六歲那年,我和媽媽去里耶趕集。集市旁的一個大超市里擠滿了人,非常熱鬧。我們買完東西正準備付錢時,我腳下突然一滑。我低頭一看,原來是個厚厚的錢包。我心中暗喜:“這下可發(fā)財了!”
我悄悄地撿起錢包遞給媽媽。她沒有接,還嚴肅地對我說:“孩子,快把它送給服務臺的阿姨,讓她幫著找失主。”
我想,媽媽平時連一件新衣服都舍不得買,這錢包為什么還要送出去呢?看著媽媽那堅定的目光,我不舍地把錢包交給了服務臺的阿姨。阿姨夸獎我是一個拾金不昧的好孩子。
通過廣播,我們很快找到了失主,失主激動地說:“太感謝你們了?!闭f完便拿出一百元錢塞給我。我非常高興,心想:這可不是撿的,是阿姨送給我們的。我沒有推辭就收下了。
媽媽立即從我手中奪回那一百元錢,認真地對失主說:“謝謝你,你的心意我們領了,但是錢我們不能要?!?/p>
媽媽再三推辭,失主只好再次表示感謝,然后走了。
我埋怨媽媽:“為什么別人給你錢,你不要呢?”
媽媽語重心長地說:“做好事不能圖回報,我們不能收失主的錢?!蔽一腥淮笪?,使勁地點了點頭。
媽媽很勤勞也很辛苦。她每天把房子打掃得很干凈,每個角落里的灰塵都不放過。她把桌子抹得像一面鏡子。媽媽每天很早就起床為我做飯,送我上學后,就去地里做農(nóng)活。媽媽下午從地里回來,又忙著做晚飯給我吃,一直忙到我都進入夢鄉(xiāng)了。
(指導老師 俞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