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淺議劉紹武對《傷寒論》少陽病的辨析

      2016-01-30 02:51:52王蓓茹馬文輝
      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 2016年3期
      關(guān)鍵詞:傷寒論

      王蓓茹 馬文輝

      1.山西中醫(yī)學院研究生部,山西 太原 030024;2.山西中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風濕免疫科,山西 太原 030024

      ?

      淺議劉紹武對《傷寒論》少陽病的辨析

      王蓓茹1馬文輝2*

      1.山西中醫(yī)學院研究生部,山西太原030024;2.山西中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風濕免疫科,山西太原030024

      【摘要】少陽病篇在《傷寒論》中所占篇幅較少,但在臨床上發(fā)病很多,是六經(jīng)病中的重點病。山西已故全國名老中醫(yī)劉紹武先生提出,《傷寒論》的整理研究工作不在于條文的注釋,關(guān)鍵在于解決原書綱不系目問題。他認為六經(jīng)病的綱領(lǐng)證必須具備兩個條件:第一,高度概括性,代表本病的共性;第二,嚴格的特異性,區(qū)別于他病的個性,這兩個條件缺一不可。他通過對《傷寒論》少陽病篇條文的研究,提出“少陽之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不足以充當少陽病提綱條文,少陽病的提綱應(yīng)為:“少陽之為病,胸滿煩熱,身熱或往來寒熱,咽干口苦,小便黃赤。”并提出,少陽病屬于半表半里的陽性病,當以黃芩柴胡湯治療。在臨證過程中,更要根據(jù)少陽病所處的不同階段進行鑒別診斷,靈活運用清法。

      【關(guān)鍵詞】傷寒論;少陽病;劉紹武;三部六病

      1少陽病的提綱

      《傷寒論》第263條素被稱為少陽病的提綱條文,其云“少陽之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劉紹武先生創(chuàng)立的三部六病學說,在對《傷寒論》進行立綱、歸類、正誤、補缺的基礎(chǔ)上,提出少陽病的提綱應(yīng)為:“少陽之為病,胸滿煩熱,身熱或往來寒熱,咽干口苦,小便黃赤?!?/p>

      劉紹武先生認為,《傷寒論》第263條不足以充當少陽病之提綱。首先參照《傷寒論》第189條“陽明中風,口苦咽干,腹?jié)M微喘,發(fā)熱惡寒,脈浮而緊,若下之,則腹?jié)M小便難也”,《傷寒論》第221條“陽明病,脈浮而緊,咽燥口苦,腹?jié)M而喘,發(fā)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身重。若發(fā)汗則躁,心憒憒反譫語。若加溫針,必怵惕煩躁不得眠。若下之,則胃中空虛,客氣動膈,心中懊憹,舌上胎者,梔子豉湯主之”。這樣看來,口苦、咽干非獨少陽之癥,乃少陽、陽明之共有癥狀。

      “口苦”為膽汁上溢所致,膽屬半表半里,膽汁進入胃中,胃氣和則順降,不和則上逆而口苦;“咽干”為三陽病之共有癥,咽部屬三陽,熱傷津液則咽干,另外一些陰證也出現(xiàn)咽干,如五苓散之消渴證;“目?!痹凇秱摗分幸灿卸嗵?,如《傷寒論》第67條“傷寒、若下之后,心下逆滿,氣上沖胸,起則頭眩,脈沉緊,發(fā)汗則動經(jīng),身為振振搖者,茯苓桂枝白術(shù)甘草湯主之?!痹偃绲?2條“太陽病發(fā)汗,汗出不解,其人仍發(fā)熱,心下悸,頭眩,身瞤動,振振欲僻地者,真武湯主之?!边@樣看來,目眩也是一個多義癥,不能定性。所以口苦、咽干、目眩不足以充當少陽病之綱領(lǐng)證,需要補缺、重新立綱。

      劉紹武先生認為,凡可清之證皆屬少陽,由于半表半里以氣血為主,以氣血在周身循行的角度,其所清之熱不外兩種類型,一為波及全身的亢盛之熱,一為蘊積局部之火毒,可用白虎湯證與梔子豉湯證作為此兩種類型的代表?!秱摗返?6條、77條、78條、221條、228條、375條,共計6條是描述梔子豉湯證;《傷寒論》第26條、168條、169條,共計3條是描述白虎湯證,這9條條文有一共同特征,即對“熱”與“煩”癥狀的描述,如“心煩”、“煩熱”、“胸中窒”、“心中懊憹”等,同時這9條條文也揭示了病癥的共同部位為“心”與“胸”。故劉紹武先生將“胸中熱煩”一證列入少陽病提綱,并定為少陽病核心證。另外少陽病之煩特指因熱所致之煩,切勿將神亂所致之煩與此混淆。

      少陽病之邪熱煎灼津液,則出現(xiàn)小便黃赤;少陽之熱邪有出表走里之勢而見往來寒熱,遂將“小便黃赤”與“寒熱往來”兩癥補入少陽病提綱中。故少陽病提綱為“胸滿煩熱,身熱或往來寒熱,咽干口苦,小便黃赤”。

      2少陽病的病位、病性

      三部六病學說將人體劃分為三部,即表部、里部、半表半里部;表部通天,接納天之陽氣,進行氣體交換,即凡與空氣和外界相接觸的機體的軀殼均屬于表部的范疇;里部通地,受納水谷之氣,完成飲食物的攝取、消化、吸收、排泄,即凡與飲食物接觸的部位都屬里部的范疇;半表半里通人,屬表里之間,它把由表部吸入的天陽之氣和由里部吸收的水谷精微,變化而為血液,循環(huán)不已,營養(yǎng)周身,即人體中通過大血管與心臟相連的部分屬于半表半里部范疇。

      病邪在三部出現(xiàn)后會表現(xiàn)為不同的癥狀,但表現(xiàn)的性質(zhì)只有兩類,即陰性病、陽性病。三部各有一陰性病與一陽性病,即為六病。太陽病為表部陽性病、厥陰病為表部陰性病,陽明病為里部陽性病、太陰病為里部陰性病,少陽病為半表半里部陽性病、少陰病為半表半里部陰性病。

      少陽病的提綱為“少陽之為病,胸滿煩熱,身熱或往來寒熱,咽干口苦,小便黃赤。”此條條文可看出,少陽病為半表半里之陽性病,病性為實為熱,故從其屬性來看,凡可清之證,皆屬少陽。少陽病的病位在胸中,人體最熱,熱不過胸,因為胸中血多,氣血旺則體溫高,胸是血的集中點,也是熱的集合部。少陽之煩以熱為因,即屬熱煩,是少陽之熱的外在反應(yīng)。熱郁胸中,阻礙氣機,氣血運行滯澀不暢則見胸滿。

      3少陽病的主方

      劉紹武先生認為,小柴胡湯非少陽病之主方。小柴胡湯由七味藥物組成,其中半夏、生姜屬小半夏湯,小半夏湯及人參、甘草、大棗均屬于太陰病方藥,只有柴胡、黃芩為治少陽之藥。小柴胡湯本質(zhì)為少陽太陰之合方,故不能充當少陽病之主方。

      少陽病之病位在心胸,屬半表半里,其病邪不在表,所以汗法定非所宜,邪不入里,吐、下宜屬禁忌?!秱摗返?64條及267條就有相關(guān)描述,如“少陽中風,兩耳無所聞,目赤,胸中滿而煩者,不可吐下,吐下則悸而驚”,再如“若已吐下、發(fā)汗、溫針,譫語,柴胡湯證罷,此為壞病”,可知汗、吐、下三法均不是少陽病之治法。

      少陽病之病性為實為熱,劉紹武先生認為少陽病當予以清法,并以清熱除滿為其治療總原則,而少陽病的主方必須具備清熱、降溫、除滿、扶陰四個條件。少陽病的主方,開始選用梔子豉湯,但實踐證明,此方治療不全面,不能充當主方;后改為黃芩湯,黃芩湯具備清熱、扶陰之功,但不能解決少陽病胸滿之實證,后經(jīng)過臨床探索,發(fā)現(xiàn)柴胡是解決胸滿的唯一良藥,故將柴胡補入黃芩湯,共建清疏之功。

      黃芩柴胡湯作為少陽病主方,就具備了清熱、降溫、除滿、扶陰四個條件。黃芩柴胡湯藥物組成為:黃芩30g,柴胡15g,白芍15g,石膏30g,知母30g,竹葉30g,甘草10g,大棗10枚。方中黃芩清熱瀉火以治熱,柴胡樞轉(zhuǎn)疏滿以治實,石膏、竹葉、知母清心火以降溫,芍藥配甘草酸甘化陰,大棗健脾和中,調(diào)和諸藥,八味藥相配,擔少陽主方之使命,共建清、降、散、滋之功。

      4少陽病的鑒別診斷

      對待居于半表半里的少陽病,必須把握其各個階段的特點,靈活運用諸類清法,關(guān)鍵是掌握好“清”、“引”、“轉(zhuǎn)”三個環(huán)節(jié)。

      4.1清,即清熱清火。

      清熱:少陽病,見脈浮而滑,口渴,自汗出者,是少陽之熱本質(zhì)的表現(xiàn),宜用白虎湯清熱。

      清熱滋陰:少陽病,見虛羸少氣,氣逆欲吐者,是少陽熱邪傷陰的表現(xiàn),宜用竹葉石膏湯。

      清火:少陽病,凡見發(fā)熱而煩,胸中窒,虛煩不得眠,反復顛倒,心中懊憹者,是胸膈郁熱化火所致,宜用梔子豉湯。

      清火救陰:少陽病,見陰虧液耗或熱極生風者,是陰竭陽亢之證,宜用黃連阿膠湯。

      4.2引,即引熱引火外出。當少陽之熱邪有出表出里之趨勢時,應(yīng)抓住時機,因勢利導之出外。

      引火出表:少陽病,若見脈浮,是傾向于太陽病,應(yīng)用葛根芩連湯引火外出。

      引火出里:少陽病,若見心下痞,是傾向于陽明病,其熱有走里之勢,宜用大黃黃連瀉心湯導火出里。

      引熱出表:少陽病,若無大熱,兼見喘而汗出者,是傾向于太陽病,有熱欲走表之勢,此時宜用麻杏石甘湯引熱出表。

      引熱出里:少陽病,見心下痞煩滿者,是熱欲走里之勢,宜調(diào)胃承氣湯引熱由消化道而出。

      4.3轉(zhuǎn),即扭轉(zhuǎn)熱(火)極欲轉(zhuǎn)陰的局勢。

      熱極欲轉(zhuǎn)陰:少陽病,證見背惡寒時,此為少陽復合少陰病,宜用白虎加人參湯。白虎湯證為表里俱熱之證,在熱證里沒有能超過此證的,若此時出現(xiàn)脈大、惡風、背惡寒諸癥,都是熱極轉(zhuǎn)陰的征兆,尤其是背微惡寒一癥更重要,它是心陽虛最早的證候。

      火極欲轉(zhuǎn)陰:少陽病而見背惡寒者,是火極轉(zhuǎn)陰得征候,宜附子瀉心湯救陽制火。“背惡寒”是火極轉(zhuǎn)陰的一個征兆,附子瀉心湯以三黃之苦寒,清熱濟陰,以附子之辛熱,溫經(jīng)固陽。

      5結(jié)語

      《傷寒論》的六綱,被后世尊為千古不變之法,后輩不敢妄加改動。劉紹武先生為了使《傷寒論》的理法更有效的指導臨床辨證,重新對六綱進行了修改,并對《傷寒論》進行立綱、歸類、正誤、補缺。破字當頭,立在其中,破立都有理有據(jù),且以臨床事實為依據(jù),而非憑空臆造,后學者應(yīng)思之。

      參考文獻

      [1]馬文輝.三部六病傳講錄[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71.

      [2]馬文輝.三部六病薪傳錄[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13:422-423.

      [3]馬文輝,郭鳳蘭. 試論《傷寒論》的“六病”辨證及“三部”定位[J]. 中醫(yī)藥研究,2001,02:1-4.

      (收稿日期:2015.10.10)

      【中圖分類號】R24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8517(2016)03-0058-02

      通信作者:馬文輝,主任醫(yī)師,碩士生導師。

      作者簡介:王蓓茹,研究生在讀。

      猜你喜歡
      傷寒論
      General principle of high-quality academic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arrying on the essence,while pursuing innovations”
      《傷寒論》六經(jīng)溯源與理論淺析
      《傷寒論》實為115方
      《傷寒論》原序非仲景所作證據(jù)的再討論
      A Patient with End-stage Respiratory Failure Gets Recovery from Mechanical Ventilation by Utiliz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傷寒論》和法治療脾胃病的體會
      《內(nèi)經(jīng)》教學聯(lián)系《傷寒論》《金匱要略》的探討
      《傷寒論》中甘草的運用探析
      《傷寒論》少陰病預后探析
      鄭欽安《傷寒論》氣化學說
      马山县| 蛟河市| 濮阳市| 西林县| 微山县| 平遥县| 自治县| 财经| 西青区| 许昌市| 徐水县| 厦门市| 石棉县| 库车县| 禄劝| 准格尔旗| 洪泽县| 涟水县| 佛学| 沈阳市| 新昌县| 汤原县| 镶黄旗| 台南县| 奈曼旗| 蒲城县| 新源县| 渭南市| 彰化县| 徐闻县| 蓬安县| 汉阴县| 杭州市| 九龙城区| 吕梁市| 大同县| 芦溪县| 林周县| 石首市| 白河县| 河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