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亞軍(監(jiān)利縣汴河鎮(zhèn)衛(wèi)生院,湖北 監(jiān)利 433300)
?
消化性潰瘍的病因和藥物治療
何亞軍
(監(jiān)利縣汴河鎮(zhèn)衛(wèi)生院,湖北 監(jiān)利 433300)
【摘要】目的 研究消化性潰瘍的病因及其治療方法,提高患者消化性潰瘍治愈概率。方法 綜合目前國內為消化性潰瘍統(tǒng)計數據和筆者臨床經驗進行研究探討。結果 總結了消化性潰瘍的藥物治療有效方法。結論 根據消化性潰瘍的病因采取有效藥物治療手段,對于治療消化性潰瘍有很大幫助。
【關鍵詞】消化性潰瘍;幽門螺旋桿菌;藥物治療
消化性潰瘍是一種臨床上非常常見的消化道疾病。這種疾病的形成同胃蛋白酶和胃酸的消化作用息息相關。經過研究以及多年臨床經驗發(fā)現,消化道潰瘍的形成還會受到環(huán)境、遺傳、心理、藥物等因素的影響。比較常見的消化道潰瘍治療性藥物包括抗幽門螺旋菌感染、抑酸分泌藥物、胃黏膜保護劑以及中藥治療[1-3]。本文分析了消化性潰瘍的發(fā)病原因,并總結了消化性潰瘍的藥物治療方法。
1.1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是消化性潰瘍的最主要誘因。根據流行病學的研究可以發(fā)現,有75%以上的胃潰瘍、95%以上的十二指腸潰瘍患病者都存在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即使在一些消化性潰瘍經藥物治療已經痊愈的病例中,如果幽門螺旋桿菌不能得到根除,消化性潰瘍依然會有較高的復發(fā)率。相反,大量病例顯示,在徹底清除幽門螺旋桿菌后,消化性潰瘍復發(fā)率大大下降。目前的研究認為,幽門螺旋桿菌導致消化性潰瘍的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胃黏膜,會使胃黏膜發(fā)生局部炎癥,生長抑素的合成、分泌水平降低,導致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迅速增多,導致消化系統(tǒng)產生損傷即形成潰瘍。二是一旦出現幽門螺桿菌,人體就會分泌更多的胃液素和胃酸進行對抗,這就會進一步加大幽門螺桿菌對消化系統(tǒng)的侵襲力度。
1.2 藥物因素:某些藥物長期使用也會導致消化性潰瘍的形成,其中,非甾體抗炎藥的影響最為明顯。國內外大量臨床案例表明,長期服用非甾體抗炎藥人群的消化性潰瘍發(fā)病率明顯高于普通人群。這是因為非甾體抗炎藥會異常抑制環(huán)氧化酶,造成患者胃黏膜損傷,同時也削弱了胃黏膜的防御和修復功能,導致消化性潰瘍發(fā)病的發(fā)生。
1.3 環(huán)境因素和個人習慣:環(huán)境因素也是消化性潰瘍的一大誘因。統(tǒng)計表明,不同的環(huán)境因素(包括氣候、地域、居住環(huán)境)下,消化性潰瘍的發(fā)病率具有顯著差異,如在我國,城市發(fā)病率明顯高于農村,南方發(fā)病率高于北方,而且,在秋冬及冬春交界的季節(jié),消化性潰瘍的發(fā)病率會明顯升高。同時,不同的生活習慣也會影響消化性潰瘍的發(fā)病率。長期飲酒、吸煙、吃辛辣、過冷或過熱的刺激性食物都很大程度地影響消化性潰瘍的發(fā)病概率。以吸煙為例,如果患者經常吸煙,將會導致胰外分泌液中的碳酸氫根分泌量減少,而這種因素的降低,就會造成患者的胃酸緩沖液減少,導致患者引發(fā)消化道潰瘍危險系數的增高。
1.4 其他因素:醫(yī)學界普遍認為,精神因素也將影響消化性潰瘍的發(fā)病。根據現代的心理-社會-生物醫(yī)學模式的觀點,消化性潰瘍屬于典型的心身疾病。這是因為,人的精神狀態(tài)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身體功能活性,影響各種體液分泌,可能會對胃液分泌造成一定影響。同時,遺傳因素的影響也逐漸引起了研究者的關注,但是目前尚沒有進一步的研究。
2.1 抗胃酸分泌類藥物:消化性潰瘍的愈合同胃酸分泌的控制是密不可分的。雖然抑制胃酸無法直接控制潰瘍愈合,但可以達到迅速中和胃酸,緩解疼痛,減少胃酸對潰瘍刺激的目的。目前常用藥物有堿性抗酸劑、H2受體拮抗劑、質子泵抑制劑等。在H2受體拮抗劑中,法莫替丁活性最強,尼扎替丁和羅沙替丁效果稍差。有研究證明,每晚睡前一次性服用法莫替丁40 mg或尼扎替丁150 mg,同每日2次服藥比較,在緩解癥狀、潰瘍愈合及安全性等方面均無明顯差別,這不僅可有效的抑制消化性潰瘍患者夜間酸分泌,且對日間酸分泌影響較小。亦可用于預防上消化道出血。質子泵抑制藥的抑酸原理是抑制壁細胞泌酸的最后環(huán)節(jié)產生酶酶的活性,使H+不能由壁細胞內轉運到細胞外及在胃腔內形成胃酸。質子泵抑制劑具有強大的抑酸作用。目前應用于臨床的主要為奧美拉唑及蘭索拉唑、潘托拉唑等。
2.2 抗幽門螺桿菌感染類藥物:如果患者消化性潰瘍中伴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需要通過聯合用藥根除幽門螺旋桿菌。即采用抗胃酸分泌藥物和抗幽門螺旋桿菌藥物綜合使用的辦法。標準的三聯治療方案為:①膠體鉍120 mg,一日4次,甲硝唑0.2 g,一日4次,阿莫西林2.0 g,一日2次,2周為1個療程。幽門螺旋桿菌根除率可達80%~90%;②奧美拉唑20 mg,一日4次,阿莫西林2.0 g,一日2次,甲硝唑0.1 g,一日4次,2周1個療程,幽門螺旋桿菌根除率達90%以上;③奧美拉唑20 mg,一日4次,克拉霉素500 mg,一日2次,阿莫西林1.0 g,一日2次,7 d為1個療程,可以得到非常好的療效。實踐證明,這種綜合性用藥對于根除幽門螺旋桿菌是十分有效的。但即使如此,仍有一部分患者無法一次性完成根治。因此,在完成根除幽門螺桿菌治療后,隔至少四周需要再進行復查,以確定幽門螺旋桿菌是否被根除。
2.3 胃黏膜保護類藥物:這一類藥物主要用于胃酸較低的消化性潰瘍患者?;颊咄ㄟ^服用這類藥物,可以再潰瘍處形成保護,防止胃蛋白酶或者胃酸對潰瘍處的侵蝕。同時,這種藥物對于促進潰瘍愈合具有非常好的效果,是比較理想的消化性潰瘍治療藥物。常用的胃黏膜保護藥物包括硫糖鋁混懸液、膠態(tài)次枸椽鉍、醋氨己酸鋅、前列腺素E等等。這些藥物通過不同的機制實現對胃黏膜的保護和修復。
硫糖鋁混懸液是氫氧化鋁和硫酸化二糖的復合物,在酸性的胃液中,可以凝聚成糊狀的黏稠物。研究證明,在潰瘍基底帶的蛋白質帶有正電荷,而硫酸鋁混懸液本身帶有負電荷,就可以在潰瘍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以此達到組織胃蛋白酶、胃酸侵蝕胃黏膜,抑制胃蛋白酶活性的目的。進而刺激胃黏膜前列腺素E2的合成,能夠結合表面生長因子,促進潰瘍的愈合。由于這種藥物在酸性的環(huán)境中的效果最好,因此適合在飯前服用。通常服用的劑量為每次5毫升,每天4次,4~6周為1個療程。而經過一些臨床實踐也證明,這類藥物對于胃黏膜的保護和修復很有效果。
前列腺素E也具有保護胃黏膜的作用。米索前列醇其效果同天然的前列腺素E十分相似。前列腺素是利用了其對細胞的保護功能,可以達到加強胃黏膜防御能力的目的,同時又能夠通過抑制組胺刺激cAMP產生來減少胃酸的分泌。對于非甾體藥物長期服用者來說,服用前列腺素E類藥物可以有效預防和保護胃黏膜。
醋氨己酸鋅相對于其他胃黏膜保護類藥物來說,是一種新型的藥物。其作用效果有兩方面。一方面,它可以通過抑制胃蛋白酶、胃酸的分泌來控制其對胃黏膜的損傷;另一方面,通過防止胃黏膜屏障的破壞,增強黏膜層糖蛋白含量,增加胃黏膜內源性前列腺素E的合成,進一步達到了保護胃黏膜的作用。同時,醋氨己酸鋅還能有效的增加胃黏膜血流,對于損傷的胃黏膜的修復有很大的幫助作用。另外,這種藥品還具備抗幽門螺桿菌的用。
膠態(tài)次枸椽鉍也是一種常用的胃黏膜保護類藥物。它的作用機制是,在酸性環(huán)境中,膠態(tài)次枸椽鉍可以同胃黏液形成糖蛋白鉍復合物,這種復合物覆蓋在潰瘍表面,能夠起到隔離胃蛋白酶、胃酸的目的,防止直接接觸刺激潰瘍。同時,還能夠促進胃黏膜前列腺素E2的合成和碳酸氫鹽的分泌,也就增強了胃黏膜的防御能力,而同其他的抗菌類藥物并用,就可以達到根除幽門螺桿菌的效果,又能夠延緩表面生長因子的降解,促進表面上皮的增生。其用法是一日服用四次,劑量為120 mg,飯前服用。
對比這幾種藥物,硫糖鋁和膠體鉍在目前被用作治療消化性潰瘍的情況比較少。就抑制幽門螺桿菌的作用而言,枸櫞酸鉍鉀( 膠體次枸櫞酸鉍)的作用是比較強的,但這類藥物不能夠長期服用,因為如果藥物在體內積蓄過量將會引發(fā)神經毒性。米索前列醇具有增加胃十二指腸黏膜的黏液以及碳酸氫鹽的分泌、抑制胃酸分泌以及增加黏膜血液等作用,這類藥物主要是用于預防非甾體抗炎藥潰瘍,容易出現腹瀉、引起子宮收縮等不良作用,因此孕婦不能夠服用這種藥物。
2.4 中藥治療:通過服用中藥治療消化性潰瘍已經成為醫(yī)學關注的焦點。傳統(tǒng)中藥能夠對消化系統(tǒng)進行長期的調理,維持消化系統(tǒng)相對穩(wěn)定的環(huán)境,能夠有效促進潰瘍愈合,相比西藥,對于根治消化性潰瘍具有某種意義上的優(yōu)越性。但目前中藥對于消化性潰瘍的治療效果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本文通過對相關文獻的參考和筆者的臨床經驗,總結了消化性潰瘍的發(fā)病原因以及藥物治療方法。消化性潰瘍是十分常見的消化系統(tǒng)疾病,通過對病因的分析和藥物治療方法的探討,對于更好地治療消化性潰瘍患者具有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1] 張諾春.消化性潰瘍的病因分析與藥物治療[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4,2(14):279-2710.
[2] 沈玉根,劉建成,陳士葆.消化性潰瘍的病因和藥物治療[J].中國新藥與臨床雜志,2003,3(10):620-624.
[3] 呂建花,李潔.消化性潰瘍的病因與治療[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1,9(20):115.
中圖分類號:R57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194(2016)15-0290-02
Etiology and Treatment of Peptic Ulcer Drugs
HE Ya-jun
(Jianli Bianhe Town Hospitals, Jianli 4333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ause and treatment of peptic ulcer, increase the chance of cure in patients with peptic ulcer. Methods Integrated currently peptic ulcer statistics and the author discusses clinical research experience. Result Summarized peptic ulcer medication effective method. Conclusion Take effective medication treatment based on the cause of peptic ulcer, for the treatment of peptic ulcer are very helpful.
[Key words]Peptic ulcer; H. pylori; Medic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