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子原來是開發(fā)軟件的,可他忽然辭職,跑到紐約街頭賣肉夾饃去了,而且竟然發(fā)大財了!
身邊人都說柳子太牛,柳子卻說:“我不過學了點做生意的思維:藏一半,露一半?!?/p>
原來,有次柳子和朋友出去吃飯,兩人點了盤餃子。吃飽后,兩人沿著馬路散步,朋友感慨道:“我發(fā)現(xiàn),咱中國的主食,都有個共同特征,就是好東西都被藏起來了。老外看到餛飩、餃子,一般都不吃,因為他們不知道皮里包的是啥。再說西方的主食,他們做的幾乎都是露餡的,披薩、漢堡、三明治,哪個不是風靡全世界?”
柳子聽到這里兩眼放光,沒過幾天,他就到紐約賣肉夾饃去了。柳子說:“肉夾饃既有中國特色,又符合西方需求。露一半,老外喜歡,他們會想:嗯,看得見里面的食物,安全放心;藏一半,它能兜住汁兒,讓中國顧客看完饞半天?!?/p>
因為有了“藏一半,露一半”的思維,肉夾饃在紐約街頭備受歡迎,讓中國最本土的小吃,走進國際化的視野之中。
(作者:黃睿多;推薦者:余長生)
小李沒考上大學,從老遠的鄉(xiāng)下來到城里,到一家裝飾材料店做了不要錢的學徒工,很快,他就學會鑒別各種裝飾材料的優(yōu)劣。同時,小李又買了好幾本有關家居裝飾的書,學習做裝飾設計方案。
一天,小李得知全市最大的裝飾公司要招人。到招聘現(xiàn)場一看,應聘人員的隊伍排得老長,而且在閑談中,小李了解到那些應聘人員最低學歷都是大專,而自己要學歷沒學歷,要工作經驗沒工作經驗。小李思索了一會兒,干脆退出隊伍,買了份報紙,坐在不遠處看起報來。等他把報紙仔仔細細地看完,隊伍也就剩下兩三個人了,他這才不緊不慢地走過去,排在了最后。
輪到小李面試,他一進去就說:“先別問我的學歷好嗎?我絕對能勝任工作。不信,我演示給你看?!闭f著,小李隨手指著辦公室的地板磚說出了它的優(yōu)劣;又嗅了嗅門上包的板材,說這個產品不符合國家環(huán)保標準;敲了敲款式新穎的辦公桌,說這是實木的。負責招聘的人說:“你光會分辨材料還不夠?!?小李又說:“你給我一套樣板房的平面圖,我現(xiàn)在就做出設計方案給你看。”招聘人員就在電腦上隨便畫了張平面圖,小李用了十幾分鐘就做出了一套設計方案。最后,沒有學歷的小李被聘用了。
小李說,如果他排在隊伍中間,只要拿不出學歷證明,招聘人員肯定馬上淘汰他。他特意排在最后一個位置,背后沒有應聘者在等,所以招聘人員才有可能給他時間,讓他展現(xiàn)才能。
有時,排在最后,不是退縮,不是膽怯,而是一種從容的智慧。
(作者:英 濤;推薦者:劉浩波)
諸葛亮的哥哥叫諸葛瑾,在東吳為官。
諸葛瑾的兒子諸葛恪很討人喜歡,孫權經常和他開玩笑。有一回,孫權想出了一個損人的主意,他叫來太子孫登,讓孫登直接罵諸葛恪的父親:“你老爸諸葛瑾吃了一籮筐的驢糞?!比缓髮O權為難他:“諸葛恪,看你怎么回罵?”
這可是個難題。孫登這話罵得很沒水平,而且對子罵父又很侮辱人。作為兒子,不回擊不行,但是又要回擊得很有水平,畢竟是讀書人門庭出身,況且在等級森嚴的封建時代,罵君主又不能過火,不然會惹來罪名,咋辦?
諸葛恪不慌不忙地回了一句:“太子殿下吃了一籮筐雞蛋?!?/p>
孫權聽了大為驚訝,問:“太子罵你爹吃驢糞,你卻回應說太子吃了一籮筐雞蛋,吃雞蛋也是罵人的話嗎?”
諸葛恪從容回答:“因為驢糞和雞蛋都是同一個地方出來的?!?/p>
孫權和幾個文武大臣聽了,哈哈大笑。
諸葛恪沒有用潑婦罵街的風格回擊,卻將罵人上升到了哲學高度。
(作者:劉黎平;推薦者:湯守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