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 云
(吉林省吉林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132012)
?
中藥外敷治療甘露醇外滲的觀察及護理體會
安 云
(吉林省吉林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132012)
20%的甘露醇是六碳多元醇,是高滲透壓性脫水劑。甘露醇靜脈注入機體后,血漿滲透壓迅速提高,主要分布在細胞外液,造成高滲透壓,阻礙腎小管對水的再吸收;同時使細胞內外液量減少,達到減輕腦水腫、降低顱內壓的目的。
20%的甘露醇在臨床應用相當廣泛,是首選的脫水劑,在長期使用中可以對血管內皮細胞產生直接損害,快速輸入高滲甘露醇時血管內皮細胞脫水,白細胞浸潤并產生炎癥改變,使靜脈收縮變硬。多次局部作用后輕者局部感覺酸、麻、脹、痛等刺激癥狀,重者可引起無菌性靜脈炎。外滲后更因細胞快速腫脹導致局部潰爛,經久不愈。
筆者2013年6月—2015年12月采用中藥外敷法治療甘露醇藥液外滲及局部刺激導致的靜脈炎186例,取得較好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一般資料
本組共計186例,其中男性119例,女性67例;年齡19~87歲。其中局部靜脈炎134例,淺度潰瘍期43例,壞死期9例。
外滲原因
1.生理解剖因素:年老體弱患者常血管硬化或脆性變大、血液流速減慢;輸液部位血管過于表淺或輸液的血管畸形。
2.疾病因素:昏迷、休克、病?;颊?,由于微循環(huán)障礙,血管通透性增加;糖尿病患者由于糖、脂肪代謝障礙,致外周血管病變。
3.技術因素:護理技術缺陷造成外滲,護理人員沒有經驗,對血管不了解,局部解剖位置不清楚;護理人員知識缺乏,對藥物的特性及使用方法缺乏了解;使用鋼針,據有關文獻報道,鋼針外滲是留置針的2倍;用敷料覆蓋穿刺部位,影響外滲的觀察;在同一部位多次穿刺或輸入強刺激藥物,也易引起甘露醇外滲。
臨床表現
根據美國靜脈輸液協會2006年制訂的靜脈炎分級報告。
靜脈炎:0級:無臨床癥狀;1級:紅斑伴有或無疼痛,有或無水腫;2級:紅斑伴有或無疼痛,有或無水腫,靜脈條紋形成;3級:紅斑伴有或無疼痛,有或無水腫,靜脈條紋形成,可觸及條索狀物;4級:條索樣物長度>1英寸(2.5 cm),有膿液流出。
浸潤:0級:無臨床癥狀;1級:皮膚蒼白,水腫范圍小于1英寸(2.5 cm),皮溫降低,有或無疼痛;2級:皮膚蒼白,水腫范圍1 ~6英寸(2.5~15 cm),皮溫降低,有或無疼痛;3級:皮膚蒼白,呈透明狀,水腫范圍大于6英寸(15 cm),皮溫降低,輕度致中度疼痛,可能有麻木感;4級:皮膚蒼白,呈透明狀,皮膚緊繃并退色,有液體滲出,皮膚青腫,水腫范圍大于6英寸(15 cm),壓迫水腫部位后組織呈凹陷狀。
治療
1.局部出現靜脈炎的表現,應停止在此處輸液。高滲甘露醇發(fā)生藥物外滲,應立即停止輸液,先不要拔除穿刺針,用5 mL注射器連接穿刺針,緩慢回抽,盡可能抽吸出剛滲出的藥液,使?jié)B出的藥液量盡量減少。
2.局部皮膚紅腫,表現為條索狀靜脈走行及潰破滲液較多者,宜用洗藥。用馬齒莧60 g,黃柏20 g,大青葉30 g,煎水溫濕敷,每日3~4次。
3.局部皮膚蒼白腫脹明顯或伴有水皰者,藥用金銀花、紫花地丁、茯苓、紅花、牛膝研粉做成膏劑,濕敷于患處,72 h后給予超短波照射,促進藥物及炎癥的吸收。紅熱甚者加蒲公英、連翹、黃柏,加強清熱解毒之力;腫脹甚者加蒼術、澤瀉以利濕消腫;疼痛甚者加制乳香、沒藥以活血止痛。
4.病程遷延,久不收口,瘡口凹陷,時流污水者,用八二丹麻油調后,攤貼瘡面,并用繃帶纏縛,每周換藥2次,夏季可增加換藥次數。腐肉已脫,露新肉者,用生肌散外敷生肌玉紅膏,隔日一換或每周2次。周圍有濕疹者,用青黛散調麻油外敷。
飲食護理
1.指導患者健康、合理飲食。宜食清淡、易消化的高維生素、高蛋白、高熱量、高纖維素、低脂飲食。忌食辛辣、油炸、燒烤、高脂肪食物及海鮮發(fā)物。
2.糖尿病患者飲食宜少食多餐,忌食碳水化合物高、纖維素低的食物。忌食高脂肪、高膽固醇食物,如肥肉、動物內臟等。大便干結時,可適量增加堅果類食物和膳食纖維素,如燕麥、芝麻、紅薯、芹菜、杏仁等,但忌食花生米、核桃、杏仁、松子等堅果類食物。
3.便秘患者可多食香蕉、蜂蜜、芝麻等潤腸通便之品,養(yǎng)成定時排便的習慣。宜食甘寒、甘平的食物,如綠豆、芹菜、土豆、馬齒莧等。食療方:玉米赤豆粥、綠豆銀花湯等。
4.濕熱瘀阻證:予新鮮馬齒莧、綠豆煎湯服用,以助清熱利濕。食療方:冬瓜排骨湯等。
5.氣虛血瘀證:宜進食高營養(yǎng)、高蛋白、高維生素的食材,如瘦肉、山楂、大棗、蓮子、新鮮蔬菜水果等,以增強機體抵抗力。食療方:薏苡仁黃豆汁、黃鱔粥等。
討論
作為臨床廣泛應用的脫水利尿劑甘露醇,有腦血管疾病伴心功能不全者應用時應慎重。在患者治療期間,應加強巡視,注意觀察,若發(fā)生外滲等意外現象及早處理,切不可存僥幸心理。如果護理不及時,出現并發(fā)癥,將嚴重影響到患者的健康及預后,甚至威脅患者的生命。因此,護理上我們要積極預防,一旦發(fā)生甘露醇藥液外滲要認真細致護理,使患者盡早康復。
2016-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