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存文
(安徽省全椒縣林業(yè)局,安徽全椒239500)
?
柘樹特用材定向培育技術(shù)
杜存文
(安徽省全椒縣林業(yè)局,安徽全椒239500)
摘要:選定自然目標樹、進行人工造林,通過補植、松土除草、修枝、施肥等撫育管理措施,定向培育,可以增加柘樹特用材林木資源,提高木材品質(zhì)。
關(guān)鍵詞:柘樹;木材;定向培育;撫育管理
柘樹〔Cudraniatricuspidata(Carr.)Bur.〕為桑科柘屬多用途木本植物,其根皮藥用功效大,葉能養(yǎng)蠶,果實可食用和釀酒,莖皮是造紙原料。綠化上可作綠籬、行道樹和盆景用材。特別是柘樹材質(zhì)堅硬,天然紋理細膩清晰,利用上,有“南檀北柘”之說,可以制作工藝品和高檔家具。因本身特性,自然界較大徑階植株很少,且人工用材栽培不多,因此柘樹木材十分珍貴??衫描蠘渖⑸Y源或補植營造用材林并進行定向培育,以縮短周期,增加特用材可用資源。
1生物學特性
1.1形態(tài)特征
柘樹為落葉灌木或喬木;樹皮淺縱裂或不規(guī)則薄片狀剝落,枝生硬刺,刺長0.5~3cm;單葉互生,葉卵形、橢圓形、長橢圓形或菱狀卵形,葉長3~14cm,寬1~6cm,先端漸尖,或有凹缺、三裂,基部楔形至圓形,深綠色,無毛或被柔毛,基出脈;葉柄長0.5~2cm;雌雄異株,球形頭狀花序,單生或成對腋生;聚花果近球形,直徑約2.5cm,肉質(zhì),黃色,成熟時桔紅色?;ㄆ?~6月,果期7~9月。
1.2習性分布
柘樹喜光,耐蔭,耐寒,耐干旱瘠薄,適生性強。生于林中、崗丘、荒山荒地、埂堤邊坡及四旁,是灌木植被中優(yōu)勢樹種。土壤條件好的地方植株,葉形較大;土壤瘠薄地方的植株,葉形相對較小。其根系較發(fā)達,生長較慢。在我國華東、中南、西南各省及華北等大部分地區(qū)均有分布。
2木材價值
柘樹經(jīng)濟用途廣泛,除藥用和作綠化用樹種外,其木材細致,光滑沉重,材質(zhì)堅硬,抗壓強度大,抗腐性、耐磨性高。柘樹心材為黃色,邊材白色、淺黃褐色,生長過程中易中空,加之生長較慢,常為灌木狀,不易成材,較大規(guī)格上等柘材較少。在廣大農(nóng)村地區(qū)廣泛用于犁、耙、手柄、木盆、桶等農(nóng)具、生活用具,是制作高級家具、雕件工藝品珍貴材料,并具較高利用、收藏價值。
3培育模式
3.1現(xiàn)有植株培育
選擇林中、崗丘、邊坡四旁等自然散生單株、小片林進行培育。所選植株應(yīng)滿足地點位置適宜,立地條件較好,管護方便,外界破壞因素少,主干明顯,樹冠好,有培育希望的植株,將選定柘樹作為目標樹。生于石礫中、灌叢狀植株,較難培育。
3.2新造培育
3.1.1造林地選擇。即選擇空地植苗造林。柘樹適應(yīng)性較強,作為造林培育,應(yīng)按適地適樹原則,選擇當?shù)氐蜕?、丘陵崗地、陽坡地段。所選地塊土壤條件要好,便于撫育管理。還可利用現(xiàn)有林分空間條件,選擇林中隙地造林,如針葉林中較大空地,以充分利用森林小氣候,促進幼樹生長,也便于管理。
3.1.2細致整地。一是做好造林地清理,清除空地中雜灌,便于整地栽植和幼樹撫育管理;二是深翻松土,改善土壤理化性質(zhì)。根據(jù)空地面積大小,進行全墾或穴狀整地,盡可能提前1~3個月整地,以蓄水
中圖分類號:S888.3
文獻標識碼:B
DOI.:10.13268/j.cnki.fbsic.2016.0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