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冰潔
(河南藝術職業(yè)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0)
高校古箏教學中音色的訓練及其影響因素分析
田冰潔
(河南藝術職業(yè)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0)
音色是古箏樂曲中情感和意境塑造的主要手段,演奏者準確的把握古箏的音色對全面、準確的體現(xiàn)樂曲的文化內涵,抒發(fā)個人的情感等方面具有積極的作用,所以在高校古箏教學的過程中一直將音色訓練作為教學的重點內容之一,本文為對古箏音色產生更加全面的認識,提升高校古箏教學音色訓練的水平,針對高校古箏教學中音色的訓練及其影響因素展開研究。
高校古箏教學;音色訓練;影響因素
在古箏演奏的過程中準確合理的把握音色,不僅對全面表達古箏樂曲的情感內涵和意境具有積極的作用,而且可提升聽眾的注意力,促使聽眾和演奏者在情感上達成共鳴,所以高校在古箏教學中有意識的開展音色訓練,對提升學生的演奏效果具有積極的作用。
(一)影響高校古箏教學音色訓練的主觀因素
1.演奏者的心理
高質量的古箏演奏要求演奏的音色飽滿圓潤、穿透力強,使演奏者和聽眾都處于愉悅的身心狀態(tài)中,而部分演奏者在演奏的過程中受到緊張情緒、演奏水平等因素的影響,在演奏的過程中忽視對作品文化內涵和意境的表達,使演奏者的心理并不能與古箏樂譜的文化內涵相融合,所以演奏中的音色難以滿足樂譜的實際要求[1]。
2.演奏者手指和手臂的運動狀態(tài)
在演奏的過程中,演奏者手指和手臂運動的部位、力度等差異會使其在古箏彈奏時產生的音色不同,所以演奏者手指、手臂和肩膀等能否協(xié)調配合,對音色會產生直接的影響,部分演奏者忽視此方面的影響,一味的按照演奏習慣進行,使其音色訓練的效果受到影響。
3.演奏方法
古箏演奏的基本方法包括提彈和夾彈,而兩種演奏方法的表現(xiàn)力和音色等均存在差異,前者音色具有清脆明亮的特點,而且具有較強烈的顆粒感,所以在輕快活躍的節(jié)奏中應用效果更理想;而后者音色具有凝重、蒼勁的特點,所以在深沉、質樸的節(jié)奏中更加廣泛的應用,在古箏演奏中結合譜曲的實際需要,也會將兩種演奏方法結合應用,通過調整指尖與古箏弦的接觸方式,調整演奏的音色[2]。
4.演奏者的情感體驗
演奏者的情感可以通過音色直接的表達,所以音色也會受到演奏者情感的影響,例如演奏《漁歌唱晚》的過程中,演奏者要表達愉悅歡快就需要應用活潑、清脆、具有跳躍感的明亮音色。
(二)影響高校古箏教學音色訓練的客觀因素
1.樂器的材質
通常情況下優(yōu)質材料的樂器在彈奏中出現(xiàn)的聲音更加明亮,而劣質材料的樂器彈奏時音色更加沉悶,例如材質堅硬的紅木制作的古箏樂器,其不僅美觀耐用,而且聲音穿透力較強,材質致密堅硬的檀木制作的古箏樂器音色清脆剛勁等。
2.義甲的材質
義甲是古箏演奏的必要工具,其材質、規(guī)格等對古箏彈奏的音色也具有重要的影響,現(xiàn)階段在古箏演奏過程中應用的義甲主要來源于動物軀體或有機化合物合成,前者材質的義甲在使用壽命、表面光滑度等方面具有優(yōu)越性,所以在彈奏音色方面表現(xiàn)出明亮、飽滿等特色,例如穿山甲義甲;而以后者為材質的義甲在使用壽命和光滑度方面相比較差,所以彈奏的音色相對沉悶,例如玳瑁義甲等,但其在控制性、柔韌性等方面優(yōu)勢突出,適合初學者應用。
(一)強化學生的演奏心理
首先在音色訓練的過程中為學生提供鑒賞和模仿古箏演奏的計劃,使其通過傾聽,體會高質量古箏演奏中表演者的因素,并將其不斷的積累,使學生在傾聽的過程中感知演奏者在演奏的過程中對作品的處理和意境表達,體會演奏者音色控制方法和表現(xiàn)的效果;其次,在音色訓練的過程中應有意識的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對傾聽的作品進行最優(yōu)音色控制的想象,通過對想象作品的深入思考,體會作品音色處理與文化內涵之間的關系[3];再次,在音色訓練的過程中既強調學生對古箏樂譜的數(shù)量和演奏的具體技巧,又要鼓勵學生在深入思考和反復彈奏的基礎上進行二次創(chuàng)作,使學生在二次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切實體會音色的重要性。
(二)優(yōu)化學生手指和手臂的運動狀態(tài)
在音色訓練的過程中,教師應有意識的使學生在古箏演奏的過程中協(xié)調使用手指、肩膀和手臂,在手指發(fā)力時,要使手腕結合手指的運動程度進行有效的放松,而上臂和肩也要有意識的避免處于僵硬的狀態(tài),否則古箏演奏的音色將會以干燥、僵硬為主要表現(xiàn),嚴重影響古箏的演奏效果,在音色訓練的過程中,教師應有意識的使學生認識到手腕是具有承上啟下作用的,其在演奏的過程中要具有靈活性,結合不同古箏樂譜對音色的要求,在訓練中合理的應用手腕。
(三)使學生掌握正確的演奏方法
在銀色訓練中,教師應要求學生結合不同的音色要求形成對應的觸覺,結合彈奏的方法對觸弦的四要素準確、靈活的把握,使學生認識到通過對觸弦面深淺的控制可以調整音色,而不同的古箏樂譜風格對音色的要求也存在差異,例如選擇的樂曲屬輕柔風格,在彈奏時指尖應落在較淺的位置,如果選擇的是氣勢感強烈的譜曲,則應將指尖落在較深的位置,通過大量的訓練使學生逐漸掌握演奏方法對音色的影響規(guī)律。
(四)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
在音色訓練中,教師應使學生認識到情感與音色之間的關系,使學生在認識樂譜要表達的情感的基礎上,調整音色,例如《漁歌唱晚》中學生應認識到通過力度適中,但與琴弦接觸面積較小的演奏,使指尖具有彈性,可以體現(xiàn)樂譜意猶未盡的感覺,這要求教學中有意識的通過引入樂譜文化背景等知識,不斷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現(xiàn)代高校在古箏教學的過程中已經認識到音色訓練對提升學生演奏效果的重要性,并結合影響音色的主客觀因素,開展音色訓練,這是現(xiàn)代高校古箏教學水平提升的具體體現(xiàn),但在教學實踐中具體的訓練方法、標準等方面仍需要不斷的完善和強化。
[1]劉利連.高校古箏教學中音色的訓練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北方音樂,2015(13):161-162.
[2]姚寧馨.對專業(yè)藝術院校古箏合奏課教學的幾點思考[D].北京:中國音樂學院,2010.
[3]謝文超.音樂分析在古箏教學中的重要性[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