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云,陳玉秀,李 林,于 勇,鄭慧芝,宋松泉
(1. 湖南省醫(yī)藥技工學校,湖南 長沙 410208;2. 湖南食品藥品職業(yè)學院,湖南 長沙 410208;3.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北京100093)
?
國產(chǎn)14種裸子植物可食用種子及其資源
林云1,2,陳玉秀2,李 林2,于勇2,鄭慧芝2,宋松泉3*
(1. 湖南省醫(yī)藥技工學校,湖南 長沙 410208;2. 湖南食品藥品職業(yè)學院,湖南 長沙 410208;3.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北京100093)
摘要查閱國內(nèi)主要標本館的標本及相關(guān)文獻,對國產(chǎn)14種裸子植物可食用種子的形態(tài)、食用方法及資源分布狀況做了報道,并對銀杏、紅松、側(cè)柏和榧樹種子的藥性、功效及應(yīng)用做了介紹,討論了這些可食用種子資源利用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合理開發(fā)、持續(xù)利用其資源的建議。
關(guān)鍵詞裸子植物;可食用種子;植物資源;藥用植物
裸子植物(Gymnosperm)是原始的種子植物(Seedplant),以胚珠裸露而無子房包被,種子裸露而無果實包被等特征而區(qū)別于被子植物(Angiosperm)。全世界現(xiàn)存的裸子植物有15科79屬約850種,均為多年生木本植物,常為組成森林的主要樹種。我國是世界上裸子植物最豐富的國家,計有10科34屬約250種[1]。
裸子植物除了有組成森林的生態(tài)功能、木材的經(jīng)濟用途外,還有一些種類具有食用功能,例如白果、松子、香榧等,它們是我國裸子植物中常見可食用植物的種子。由于藥食同源,這些種子不僅可作為美味食品,而且還有一定的藥用功能。
近年,我們對國產(chǎn)可食用種子的裸子植物做了調(diào)查,查閱有關(guān)文獻資料[2-19],查閱國內(nèi)各大植物標本館收藏的裸子植物標本,以正確掌握其種子的食用方法,了解其種子的藥性、功效及其應(yīng)用,并登記這些植物在我國的縣級(或山)地理分布資源狀況,為充分開發(fā)我國可食用裸子植物的種子,并持續(xù)利用其野生植物資源提供科學依據(jù),積累參考資料?,F(xiàn)將常見的14種可食用種子及其資源分布的調(diào)查結(jié)果予以報道。
1調(diào)查結(jié)果
1.1銀杏(白果)Ginkgo biloba L.
種子橢球形至近球形,長2.5~3.5cm,成熟時淡黃色,被白粉。
銀杏種子的商品名稱白果,其種仁可食,營養(yǎng)豐富,藥、食俱佳。
種子性平,味甘、苦、澀,有小毒。歸肺、腎經(jīng)。含銀杏酸、維生素C、胡蘿卜素等,有斂肺氣、定喘咳、止帶濁、縮小便、殺蟲、通暢血管、改善大腦功能、延緩衰老等功效,適用于哮喘痰咳、帶下白濁、遺尿尿頻、遺精、淋病、疥癬、白癜風、腸風臟毒等癥,還能降低血液中膽固醇水平、防止動脈硬化、降低血液粘稠度。
食用前,將采摘的核果狀種子肉質(zhì)外種皮搓洗掉,再去除堅硬的白色骨質(zhì)中種皮,經(jīng)水煮剝脫黃褐色膜質(zhì)內(nèi)種皮后,留下種仁,剔除內(nèi)面的胚芽??烧羰?如將銀杏種仁置入剖開的南瓜內(nèi)蒸食等)、煮食(如將銀杏種仁、百合、枸杞混合煮湯等)、烘烤制成干果食用,以及制成白果精、白果羹、冰糖白果、蜜餞白果、白果蜜汁、月餅、罐頭、酒、飲料等食用。
由于銀杏種子含氰苷,外種皮、胚芽有小毒,食用前應(yīng)充分煮熟,倒掉水,并去除外種皮和胚芽,再與其它食材一起制做食品,食用時一次不能進食太多,否則易發(fā)生中毒現(xiàn)象,表現(xiàn)為口舌麻木、腹瀉、嗜睡、發(fā)熱、恐懼、驚厥、昏迷、面色青紫等反應(yīng),重者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解救時可采用催吐、洗胃、導(dǎo)瀉、服蛋清等方法,若癥狀較重,則要送醫(yī)院治療。
銀杏原產(chǎn)我國,在浙江西天目山有野生,現(xiàn)全國各地普遍栽培或半野生,常見于各地名勝古跡及其周邊。朝鮮、日本、歐美各國庭院亦有栽培。
1.2紅松Pinus koraiensis Sieb. & Zucc.
種子倒卵球狀三角形,長1.2~1.6cm,無翅。
紅松種子的商品名稱松子,種子經(jīng)炒熟或烘熟后,其種仁可食,亦可做菜、煮粥或做糕點。
種仁性溫,味甘。歸肝、肺、大腸經(jīng)。含脂肪油、蛋白質(zhì)、碳水化合物、鈣、鐵、磷,以及多種人體必需氨基酸和維生素,有潤腸通便、潤肺止咳、滋陰祛風、養(yǎng)陰之功效,適用于腸燥便秘、肺燥咳嗽、頭目眩暈、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炎等癥,具有很高的營養(yǎng)價值和醫(yī)藥保健功能。
紅松產(chǎn)黑龍江(伊春、帶嶺、雙鴨山)、吉林(安圖、敦化)、遼寧(寬城、鳳城、桓仁、本溪、新賓),生于海拔150~1800m地帶,組成針闊葉混交林或單純林。俄羅斯遠東地區(qū)、朝鮮及日本有分布。
1.3偃松 Pinus pumila(Pall.) Regel.
成熟種子三角狀倒卵球形,長7~10mm,無翅,經(jīng)炒熟或烘熟后,其種仁可食,也可做菜、煮粥或制糕點。
產(chǎn)黑龍江(呼瑪、尚志、大興安嶺)、吉林(長白山)及內(nèi)蒙古(賀蘭山、科后前旗、鄂倫春旗、額爾古納左旗、額爾古納右旗),生于海拔1 000~2 300m的高山上部,與其它針葉林組成矮林。俄羅斯東部、朝鮮及日本有分布。
1.4鮮卑五針松(西伯利亞五針松)Pinus sibiricaDuTour
成熟種子倒卵球形,長約1cm,無翅,經(jīng)炒熟或烘熟后種仁可食,同紅松。
產(chǎn)新疆(哈巴河、布爾津)、內(nèi)蒙古(牙克石、額爾古納左旗、額爾古納右旗)及黑龍江(漠河),生于海拔800~2 400m的山地林中。哈薩克斯坦、蒙古及俄羅斯有分布。
1.5華山松Pinus armandi Franch.
成熟種子倒卵球形,長1~1.5cm,無翅或兩側(cè)及頂端具棱脊,經(jīng)炒熟或烘熟后種仁可食,同紅松。
產(chǎn)山西(陽城、沁水、垣曲、翼城、臨夏)、河南(伏牛山、太行山、靈寶、濟源、濮陽、南陽、信陽、商城、魯山、盧氏、西陜、嵩縣)、陜西(商南、丹鳳、華縣、寧陜、藍田、山陽、長安、石泉、戶縣、周至、佛坪、留壩、城固、略陽)、甘肅(文縣、武都、武山、臨潭、岷縣、天水、舟曲)、寧夏(六盤山、固源)、青海(循化、民和、澤庫)、湖北(利川、恩施、建始、鶴峰、巴東、五峰、興山、宜昌、竹溪、紅安)、湖南(安化、永順、桑植)、重慶(奉節(jié)、巫溪、城口、萬源、石柱、廣元)、四川(木里、旺蒼、瀘定、天全、江津、南江、甘洛、美姑、康定、汶川、小金、會理、會東、平武、)、貴州(威寧、赫章、畢節(jié)、水城、盤縣、安龍、貴陽、凱里、貴定、雷山、施秉)、云南(德欽、貢山、中甸、維西、麗江、碧江、洱源、漾濞、大理、鳳慶、景東、祿勸、富民、嵩明、昆明、安寧、路南、文山)及西藏(林芝、波密、察隅、芒康、米林、吉隆),生于海拔1000~3300m地帶,常組成單純林或組成混交林。緬甸北部有分布。
1.6海南五針松Pinus fenzeliana Hand.-Mazz.
種子倒卵狀橢球形,長0.8~1.5cm,頂端具長2~4mm的短翅。種子經(jīng)炒熟或烘熟后種仁可食,同紅松。
產(chǎn)湖南(通道、新寧、東安)、海南(瓊中、東方、昌江、白沙、定安、五指山、尖峰嶺)、廣西(大明山、大苗山、九萬山、武鳴、上林、馬山、環(huán)江、資源、全州、龍勝、融水)、貴州(赤水、習水、正安、綏陽、道真、務(wù)川、德江、黔西、雷山、坪塘、貴定)及四川(古藺),生于海拔900~1 600m山地、山脊的針闊葉混交林中。
1.7喬松Pinus wallichiana A. B. Jackson
種子橢圓狀倒卵球形,長7~8mm,上端具結(jié)合而生的長翅,翅長2~3cm。種子經(jīng)炒熟或烘熟后種仁可食,同紅松。
產(chǎn)云南(貢山)及西藏(吉隆、定結(jié)、亞東、洛扎、錯那、隆子、林芝、波密、墨脫、察隅),生于海拔1 600~3 300m的山地,形成單純林或混交林。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及緬甸有分布。
1.8華南五針松Pinus kwangtungensisW.Y.Chun&Y.Tsiang
種子橢球形或倒卵球形,長0.8~1.2cm,種翅與種子近等長。種子經(jīng)炒熟或烘熟后種仁可食,同紅松。
產(chǎn)湖南(宜章、通道、新寧、城步、綏寧、江永、東安、江華、寧遠)、廣東(樂昌、乳源、連南)、海南(瓊中、白沙、五指山)、廣西(龍勝、全州、資源、臨桂、靈川、龍津、恭城、大瑤山、大苗山、融安、環(huán)江、平南、天等、靖西)及貴州(獨山、從江),生于海拔700~1 800m的山地針闊葉混交林中。越南北部有分布。
1.9白皮松 Pinus bungeana Zucc. ex Endl.
種子近倒卵球形,長0.8~1.1cm,灰褐色,種翅短,易脫落。種子經(jīng)炒熟后種仁可食,亦可做菜或做糕點。
產(chǎn)河南(伏牛山、太行山、林縣、沁陽、盧氏)、山西(洪洞、夏縣、陽曲、陵川、靈石、鄉(xiāng)寧、中陽、垣曲、吉縣、中條山、太烏山、太行山)、陜西(鳳縣、西鄉(xiāng)、藍田、長安、華山、戶縣、留壩、旬陽)、甘肅(徽縣、成縣、兩當、天水、武山)、湖北(鄖西)及四川(江油),生于海拔500~1 800m的山地林中。遼寧、河北、山東及長江流域各省均有栽培。
1.10側(cè)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L.) Franco
種子橢球形或卵球形,長4~6mm,灰色或紫灰色,無翅。
側(cè)柏種子的種仁富含油,經(jīng)炒熟或烘熟后可食用,亦可做菜、做糕點或煮粥。
種仁性平,味甘。歸心、大腸經(jīng)。有滋補強壯、養(yǎng)心安神、潤腸通便、止汗等功效,適用于心神不安、腸燥便秘、驚悸、失眠、遺精、盜汗等癥。
產(chǎn)遼寧(北鎮(zhèn)、朝陽)、內(nèi)蒙古(大青山、烏拉山、伊克昭盟、呼和浩特、包頭)、河北(邢臺、淶水)、山西(新絳、垣曲、沁水、陽城、介休、沁源、靈石、陵川、交城、文水、太原)、河南(信陽、羅山、新鄉(xiāng)、西陜、流城、嵩縣、息縣、輝縣、盧氏、三門峽)、陜西(安康、商南、丹鳳、寧陜、石泉、洋縣、留壩、漢中、略陽、華縣、臨潼、長安、戶縣、周至、眉縣、鳳縣)、甘肅(天水、武都、徽縣、成縣)、山東(東林、平邑、日照、嶗山)、湖北(利川、恩施、應(yīng)山、丹江口)、四川(色達、石棉、峨眉山)、云南(德欽、維西、麗江、大理、鳳儀、漾濞、祿勸、嵩明、昆明、易門)及西藏(察隅),生于海拔300~3 300m石灰?guī)r山地,江蘇、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貴州等省有栽培。俄羅斯遠東地區(qū)、朝鮮及越南有分布。
1.11榧樹(香榧)Torreya grandis Fort.
種子橢球形,長2~4.5cm,徑1.5~2.5cm,成熟時淡紫褐色,有白粉,頂端有小凸尖頭。
榧樹種子的商品名稱香榧,成熟種子炒熟后可食,香酥甘醇,營養(yǎng)豐富,曾為貢品。種仁含油、粗蛋白、總糖、礦物質(zhì)等。氨基酸占粗蛋白的82.3%,其中有人體不能合成的8種必需氨基酸。
香榧性平,味甘、澀。歸肺、胃、大腸經(jīng)。具化痰、潤肺止咳、驅(qū)蟲消積、潤腸通便、消痔、強身等功效,適用于肺燥咳嗽、腸燥便秘、小兒疳積、多種腸道寄生蟲病等癥。
產(chǎn)安徽(休寧、祁門、歙縣、黟縣、石臺、青陽、太平、旌德、宣城、廣德、涇縣、金寨、霍山、六安、舒城、岳西)、浙江(安吉、臨安、淳安、建德、桐廬、富陽、紹興、諸暨、嵊縣、開化、常山、金華、東陽、永康、仙居、遂縣、龍泉、云和、縉云、麗水)、福建(武夷山、崇安、建甌、南平、上杭)、江西(婺源、景德鎮(zhèn)、修水、上饒、鉛山、宜豐、銅鼓、黎川、石城)、湖南(桑植、鳳凰、古丈、沅陵、張家界、慈利、辰溪、東安、桃江、平江、寧鄉(xiāng)、南岳、新寧、安化)及貴州(松桃、黎平),生于海拔1 400m以下山地林中。
1.12買麻藤Gnetum montanum Markgr.
種子矩圓狀卵球形或長球形,長1~2cm,徑0.6~1.2cm,成熟時黃褐色或紅褐色,光滑,有時被銀白色鱗斑;種子柄長2~3mm。
買麻藤的成熟種子可炒食、釀酒或榨油,其性溫,味苦,有祛風除濕、活血散瘀之功效。
產(chǎn)福建(南靖、龍巖、福清、連江、南平)、廣東(信宜、徐聞、博羅、云浮、豐順、新興)、海南(三亞、瓊東、白沙、樂東、英德、曲江)、廣西(上思、容縣、博北、平南、桂平、羅城、都安、巴馬、南丹、金秀、象州、龍州、寧明、那坡、隆林、百色、德保、靖西)及云南(雙柏、瀘西、臨滄、耿馬、思茅、景東、勐海、景洪、勐臘、金平、文山、屏邊、馬關(guān)、麻栗坡、西疇、富寧),生于海拔200~2 700m山地林中。印度、不丹、緬甸、老撾、越南及泰國亦有。
1.13小葉買麻藤 Gnetum parvifolium (Warb.)C.Y.Cheng
種子長橢球形或窄矩圓狀倒卵球形,長1.3~2.2cm,徑0.5~1.2cm,成熟時紅色;無柄或近無柄。
小葉買麻藤的成熟種子可炒食或榨油,其性溫,味苦,有祛風除濕、活血散瘀之功效。
產(chǎn)福建(龍巖、華安、永春、仙游、永泰、南平、福州、福清、寧德)、江西(九連山、尋鄔、上猶、龍南)、湖南(永順、江華、城步、通道、江永)、廣東(封開、樂昌、連山、連南、翁源、平遠、英德、蕉嶺、始興、從化、龍門、廣州、連平、和平、徐聞)、香港、海南(三亞、保亭、儋縣、臨高、澄邁)及廣西(興安、臨桂、永福、平樂、融水、金秀、鐘山、梧州、平南、北流、玉林、陸川、浦北、橫縣、百色、凌云),生于海拔100~1 000m山地林中。
1.14垂子買麻藤Gnetum pendulum C. Y. Cheng
種子倒卵狀長橢球形或長橢球形,長3~4cm,徑1~1.8cm,先端鈍圓或尖;種子柄長0.5~3cm,基部稍彎曲,種子下垂。成熟種子可炒食、釀酒或榨油。
產(chǎn)廣西(龍州、龍津、扶綏、賀縣、十萬大山)、貴州(安龍、冊亨、望謨、羅甸)、云南(龍陵、芒市、鎮(zhèn)康、臨滄、景東、金平、屏邊、西疇、瀾滄、景洪、勐海)及西藏(墨脫),生于海拔1 200~2 100m山地及峽谷林中。
2討論
2.1存在的問題
在以上14種植物中,銀杏、紅松、榧樹在我國均得到較好的開發(fā)利用,在適合它們生長的地區(qū)做了大量人工栽培種植和高產(chǎn)、穩(wěn)產(chǎn)的培育(如銀杏在長江流域、紅松在東北地區(qū)、榧樹在華東地區(qū)),并已經(jīng)形成產(chǎn)業(yè)(食品或藥品),其種子的加工食品還出口國外。但由于受氣候條件和地理環(huán)境因子所限,或由于種子較小,或結(jié)實率不高等因素的影響,其它種類種子的利用率不高,甚至白白浪費掉。如側(cè)柏在我國分布較廣,許多省區(qū)也做了大量人工栽培,但主要用于綠化或環(huán)境美化,每年成熟的可食用種子沒有收集,而任其撒落地上。偃松、鮮卑五針松、華山松、白皮松、喬松、海南五針松、華南五針松等,在適合它們生長的地區(qū)沒形成種植規(guī)模,沒有進行人工培育、選種,產(chǎn)量不高,只成了當?shù)厮墒蟮拿朗?。而買麻藤、小葉買麻藤、垂子買麻藤成熟種子則是任其自然掉落地上,腐爛或被野生動物食用。
從理論上講,同科或同屬植物的化學成分基本相似,藥用功效也有類同,但由于是野生狀態(tài)、產(chǎn)量低,也沒見報道偃松、鮮卑五針松、華山松、白皮松、喬松、海南五針松、華南五針松種子的藥性、功效及應(yīng)用,沒像紅松一樣做藥用功效之研究。同樣,主要由于產(chǎn)量問題,不被人們看好、利用,買麻藤、小葉買麻藤、垂子買麻藤的可食用種子有何藥性、功效,在食療保健、藥用功能等方面有何作用,至今還是未知數(shù),或知之甚少,或一知半解。
2.2開發(fā)建議
不同的植物所含成分有所不同,愈是不同科或不同屬間的類群其差異愈大。人類是采集天地之靈氣,吸取日月之精華的地球精靈,獲取的食物種類愈多,得到的營養(yǎng)物質(zhì)就愈豐富、愈全面,愈順其自然而健康長壽。我們的先人在自覺或不自覺中嘗百草,即使是一日而遇70毒,也為后人探索出了偃松、鮮卑五針松、華山松、白皮松、喬松、海南五針松、華南五針松、買麻藤、小葉買麻藤、垂子買麻藤的種子炒熟后可食?,F(xiàn)代化的當今,儀器設(shè)備先進,分析水平技術(shù)高超快捷安全,作為食品藥品專業(yè)的人們,有責任將祖先的事業(yè)繼承,并發(fā)揚光大,更深入地認識自然,并利用自然為人類服務(wù)。因此,建議對這些目前僅知曉可食用的野生植物做系統(tǒng)性的研究,研究其可食用器官的營養(yǎng)成分、食療保健、藥用功能等。國家相關(guān)基金或部門要大力資助這類項目,為可持續(xù)利用多樣化的可食用野生植物資源作戰(zhàn)略性的部署。
野生可食用植物的產(chǎn)量較低,將野生可食用植物培育成高產(chǎn)、穩(wěn)產(chǎn)的栽培植物很有必要。建議有關(guān)農(nóng)業(yè)、林業(yè)、種植研究業(yè)、植物園、樹木園、采摘機械制造業(yè)等機構(gòu),挑選適合當?shù)厣L的野生可食用植物做引種栽培,并進而做高產(chǎn)、穩(wěn)產(chǎn)的研究實驗或試驗,開發(fā)出具有較高商品價值的新食品原材料植物,開發(fā)出高效的采摘機械,為人類服務(wù)。
參考文獻:
[1]傅立國,洪濤. 中國高等植物:第3卷 [M]. 青島: 青島出版社, 2000.
[2]丁寶章,王遂義.河南植物志:第1卷 [M]. 鄭州:河南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1988.
[3]馬毓泉. 內(nèi)蒙植物志:第1卷 [M]. 呼和浩特: 內(nèi)蒙人民出版社, 1998.
[4]中國科學院西北植物研究所. 秦嶺植物志:第1卷 [M]. 北京: 科學出版社, 1976.
[5]劉天慰. 山西植物志:第1卷 [M]. 北京: 中國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 1992.
[6]劉克明.湖南植物志:第2卷 [M]. 長沙: 湖南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 2000.
[7]劉尚武. 青海植物志:第1卷 [M]. 西寧: 青海人民出版社, 1997.
[8]吳征鎰. 云南植物志:第4卷 [M]. 北京: 科學出版社, 1986.
[9]吳征鎰. 西藏植物志:第1卷 [M]. 北京: 科學出版社, 1983.
[10]吳德鄰. 廣東植物志:第4卷 [M]. 廣州: 廣東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 2000.
[11]張朝芳, 章紹堯. 浙江植物志:第1卷 [M]. 杭州: 浙江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 1993.
[12]李書心. 遼寧植物志:上冊 [M]. 沈陽: 遼寧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 1988.
[13]李樹剛, 梁疇芬. 廣西植物志:第1卷 [M]. 南寧: 廣西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 1991.
[14]林英. 江西植物志:第1卷 [M]. 南昌: 江西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 1993.
[15]貴州植物志編委會. 貴州植物志:第1卷 [M]. 貴陽: 貴州人民出版社, 1982.
[16]錢嘯虎. 安徽植物志:第1卷 [M]. 合肥: 安徽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 1985.
[17]傅書遐. 湖北植物志:第1卷 [M]. 武昌: 湖北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 2001.
[18]新疆植物志編委會. 新疆植物志:簡本 [M]. 烏魯木齊: 新疆人民出版社, 2014.
[19]國家藥典委員會. 中國藥典:二部 [M]. 北京: 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2010.
收稿日期:2015-07-19基金項目:國家科技基礎(chǔ)條件平臺—標本資源共享平臺建設(shè)項目(2005DKA21401);湖南食品藥品職業(yè)學院教科研項目(KT201401)。
作者簡介:林云(1987—),男,碩士,從事中藥學工作。E-mail: leoliny@foxmail.com *通訊作者:宋松泉(1957—),男,博士,研究員,從事植物種子研究工作。
doi:10.3969/j.issn.1006-9690.2016.02.017
中圖分類號:Q94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9690(2016)-02-0061-05
FourteenSpeciesforEdibleSeedsinGymnospermfromChinaandTheirResources
LinYun1, 2,ChenYuxiu2,LiLin2,YuYong2,ZhengHuizhi2,SongSongquan3*
(1.HunanMedicationVestibuleSchool,Changsha410208,China; 2.HunanFoodandDrugVocationalCollege,Changsha410208,China; 3.InstituteofBotany,ChineseAcademyofSciences,Beijing100093,China)
AbstractBased on examinations of specimens deposited at the major herbaria in China and consulting relevant literatures, the seed morphology, edible method and resource distribution of fourteen species for edible seed in Gymnosperm form China are reported. In addition, the drug properties, pharmacological action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Ginkgo biloba, Pinus koraiensis, Platycladus orientalis, Torreya grandis are introduced. By discussion of the problems existed in the utilization of edible seed resources, some suggestions are made to the rational 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Key wordsGymnosperm; edible seed; plant resources; medicinal pl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