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琳娜
(長沙師范學院,湖南 長沙 410100)
針對兒童鋼琴學習的價值、特點及教學要素分析
余琳娜
(長沙師范學院,湖南 長沙 410100)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對藝術認識水平也在不斷地提高,對兒童進行樂器的培養(yǎng)也逐漸流行。兒童學習鋼琴可以幫助兒童身心、智力的發(fā)展,更好地實現(xiàn)兒童健康有序的全面發(fā)展。本文通過對兒童鋼琴學習的價值、特點分析,針對兒童鋼琴學習的教育提出相關策略。
兒童鋼琴學習;兒童鋼琴教育;策略分析
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明也在不斷發(fā)展,越來越多家長逐漸意識到兒童音樂素質教育對兒童綜合素質發(fā)展的重要作用。鋼琴已然成為音樂樂器學習的首選,素有“音樂之王”的鋼琴因為其古典、高雅的音樂氣質贏得了眾多中國家長的青睞,也就意味著越來越多的兒童將要進行鋼琴學習之路。近年來,我國兒童鋼琴教育發(fā)展迅速,鋼琴教育在一定范圍內有效的普及教學。如何讓孩子有效的學習鋼琴并堅持下來,成為一個難題。
(一)有利于兒童智力的開發(fā)
鋼琴的按鍵讓兒童在學習鋼琴時產(chǎn)生復雜的手指活動,而這種復雜的手指活動可以刺激右腦的神經(jīng)元,繼而產(chǎn)生興奮激素,隨著兒童鋼琴曲目的由淺入深,手指活動對右腦帶來的刺激越發(fā)增強,而腦突觸的多少對人的智力水平有重要影響。因此,兒童在鋼琴學習中,可以有效的鍛煉手指的靈活性,提高智力水平,有效的使左右腦平衡發(fā)展,讓兒童思維得到發(fā)展,更具有創(chuàng)造能力,是開發(fā)孩子智力的有效途徑之一。
(二)有利于兒童記憶力提高
兒童學習鋼琴是兒童記憶力提高的有效途徑。鋼琴音樂是多聲部音樂,樂譜比較復雜,對于兒童學習來說就需要精力集中,認真踏實的識記,然后進行鋼琴彈奏練習。在這個學習過程就有效的提高兒童的記憶效率,反復的鋼琴彈奏練習,可以讓學生的聽覺記憶、視覺記憶、和情感記憶都得到有效的發(fā)展。因此鋼琴的學習是培養(yǎng)兒童記憶效率和記憶品質的科學學習手段。
(三)有利于兒童思維創(chuàng)造力的提升
音樂是聲音的藝術。鋼琴音樂是作用于聽覺,使人在音樂的傾聽過程中產(chǎn)生想象和聯(lián)想,為人們的想象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兒童在進行音樂傾聽時,就可以產(chǎn)生對音樂的情感認知,有助于思維發(fā)散性,伴隨不斷地進階鋼琴音樂學習,兒童思維創(chuàng)造能力也必然得到提升。
(四)有利于兒童陶冶情操
兒童在鋼琴學習過程中,豐富自己對音樂的認知,通過不同樂曲的傾聽和表達,對兒童幼小的心靈進行熏陶,從而陶冶情操。長久的堅持鋼琴學習,不僅可以陶冶情操,還可以在鋼琴的學習中養(yǎng)成兒童學習音樂的習慣,對于今后興趣愛好的培養(yǎng)有重要意義。
(一)行為的隨意性
處在兒童時期的學生意志力比較薄弱,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行為具有很強的隨意性,無法集中精力、很難做到有目的的自主鋼琴學習。所以,就需要根據(jù)兒童這一階段的特點,有效的分配鋼琴音樂傾聽和鋼琴曲目彈奏時間,從而確保學生有效的學習鋼琴。
(二)認識的直觀性
根據(jù)教育學家皮亞杰的教育論,兒童時期的思維特點是表象思維。就是說,這一階段兒童對事物的認知是憑借事物的具體表象進行的,不具備獨立思考和認識能力。所以,在兒童學習鋼琴時,就會遇到很多阻礙,這就需要鋼琴教師將鋼琴學習中的陌生知識幻化為兒童熟知的知識,幫助兒童理解記憶學習。
(三)情緒的波動性
兒童的鋼琴學習都是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級到高級的進階學習過程,在對鋼琴學習過程中曲目和知識點的不斷復習,容易讓兒童產(chǎn)生焦躁厭煩心理,然而這些基礎知識和技巧訓練卻又是不能放棄的,這就造成兒童情緒的波動性。此時需要教師對兒童給予更多耐,通過鼓勵式教育穩(wěn)定情緒,以保證孩子們堅持習琴。
(一)培養(yǎng)兒童的學習興趣
兒童的心理和生理特點決定了其學習鋼琴的情緒波動,因此,教師要善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事實上興趣也是可以通過逐漸提高的,但這需要老師的耐心、愛心和信心。耐心通過各種方式啟發(fā)學生,愛心則是帶著和藹可親的態(tài)度實施教學活動,信心是指用語言或行為鼓勵孩子。以此避免兒童產(chǎn)生厭學棄學心理。針對孩子的特性實施游戲性、故事性的教學方式幫助活躍課堂氣氛,同時要注意多給孩子示范,表現(xiàn)力豐富的音樂示范能有效激發(fā)孩子的興趣,他們會頗不期待的拿起譜子視奏。
(二)培養(yǎng)兒童正確的音樂審美
這提出的音樂審美包含,音質的審美、音樂整體的審美。音質的審美指的是手指觸鍵發(fā)出的聲音要圓潤飽滿,響而不炸,虛而不虛。這就要求要掌握科學的彈奏方法,即以自然放松的狀態(tài)擊鍵,而非僵硬的拍琴、砸琴。而音樂的整體審美則是指音樂基調和情緒的聆聽與感受。這對于音樂學習中整體素養(yǎng)的提高有幫助。這部分的教學需要強調教師的示范,示范是最為直觀的讓學生感知音效的方法。其二,通常兒童在離開課堂之后不可能自主尋找到試聽的途徑,而很多家長也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忽視孩子課后“聽”的熏陶。因此示范對于兒童鋼琴教學更顯重要。
(三)提升兒童的音樂情感表達
兒童正處于人生發(fā)展的起始階段,對于情感的認知和感受能力比較弱,但對新生事物又比較敏感。在鋼琴學習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兒童的這一特點,注重培養(yǎng)兒童對音樂的感悟能力。通過鋼琴音樂的節(jié)奏不同、音色差別、聲響高低感受不同音樂曲目包含的情感,或者歡快、或者憂傷,通過長久的熏陶作用,有效的提升兒童的音樂情感表達能力。在課堂中也要注意各種音樂符號和音樂術語的教學,讓孩子能做到“聽、說、認、奏”常見的音樂符號與術語。也就是能聽懂、說出、認識并且通過演奏表達出來,例如:legato,taccato等。另外還要注意關于音樂文法方面的教學,演奏的時候要有輕有重、有語氣、有分句,不能從頭到尾使用同一音量、音色、奏法。
(四)教會兒童正確的讀譜
在音樂學習中,樂譜的學習非常重要,它是音樂學系的入門課程,也是鋼琴深入學習的基礎,同時它還是提高學琴速度的法寶。真正意義上的正確讀譜是指看懂譜面提示背后的深刻意義。然后對于初學的孩子而言,在此談論的首當其沖的是時值與音高的識別。這兩個部分可以采取先分后合的方式練習。所謂“先分后合”指的是節(jié)奏和音高單獨訓練其反應能力,隨著反應能力提升直至形成獨立的條件反射,便可以進入正式的識譜練習。隨著孩子能力的提升,教學中要建立精確讀譜的習慣,常出現(xiàn)的錯誤有奏法上的跳彈成連,休止彈成音值保留等。
(五)理解指法的基本邏輯
鋼琴的黑鍵和白鍵統(tǒng)共88個,其中白鍵52個,黑鍵36個。而我們只有十根手指,如何科學的使用指法是我們在學琴過程中必須學會的一項技能。教學中稍加觀察便能發(fā)現(xiàn)很多問題的出現(xiàn)都是有指法的不科學造成。對于初學者而言,最自然的是五指有序的從左往右或從右向左依次運動。五指內的運動只需要動動手指即可,然而音階就需要始于何指轉于何指。隨著程度的提升指法的運用就更需要認真思考。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一首曲子中或者某一個片段中,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手指的特點進行適當?shù)牟煌谧V面指示的指法調整,一旦確定好指法后不能隨意更改,因為固定的指法對演奏的準確性起直接作用。
(六)科學的練琴方法
教學過程中教師不但要注重教學內容的分布,也要對課后的練習提出明確的要求,并教給孩子科學的練琴方法。練琴首要的不是時間長短,而是質量的高低。
概括的說練琴方法說以下幾點至關重要:其一、慢練,其二、分手練,其三、有針對性的練。慢練、分手練能讓聽力跟著手指一起走,用“聽”有效監(jiān)督練琴質量;針對性的練習則有助于技術上的突破。只有科學的練琴方法,才能讓孩子們的鋼琴學習進步更快。
兒童的鋼琴學習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它需要教師、家長、兒童多方面的努力和付出,是一個長期而辛苦的學習過程。在這個學習過程中,鋼琴教師要根據(jù)兒童的身心發(fā)展特點、遵循教育規(guī)律進行科學合理的鋼琴教學,不僅僅傳授兒童鋼琴知識的學習,更要注重對兒童綜合素質的發(fā)展,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得到快樂。
[1] 董丁丁.兒童鋼琴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其應對策略[J].音樂生活,2014,07:76-77.
[2] 金曉丹.兒童鋼琴學習的價值、特點及其教育[J].學前教育研究,2007,05:37-39.
[3] 寧鵬東.社會音樂教育中兒童鋼琴學習動機的調查與分析[J].音樂創(chuàng)作,2013,07:175-177.
[4] 賴錦織.兒童鋼琴教學現(xiàn)狀的評述[J].福建論壇(社科教育版),2008,S2:186-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