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冉
(江西師范大學音樂學院,江西 南昌 330022)
論聲樂演唱中的情感表達與演唱技巧
王 冉
(江西師范大學音樂學院,江西 南昌 330022)
聲樂演唱不同于其他的藝術形式,在音樂素養(yǎng)、內在氣質、文化修養(yǎng)、藝術審美和音色等多個方面的要求,本文主要論述情感表達和演唱技巧在聲樂演唱中的應用和作用。
聲樂演唱;情感表達;演唱技巧
聲樂演唱是一種比較復雜且綜合性較強的音樂藝術,對于聲樂演唱的人員來說有著嚴格的綜合素質的要求。在歌唱者進行聲樂演唱的時候,不僅需要有熟練的歌唱技巧,還需要了解作品的文化背景和情感等內容,并將所了解的內容融入自身的情感體驗中,演唱就更加的具有共鳴性,使作品得到更好的詮釋。
(一)把握詞中語言
旋律和歌詞完美統(tǒng)一的聲樂演唱才是成功的,音樂情感的表達基礎就是把握歌詞語言的準確性和清晰性。清晰的語言能使歌曲更加的動聽和更具感染力,只有準確的把握漢子的語言特點,才能真正做到字音的精確和聲調的無誤,從而使得音樂的語言美和旋律美完美結合,讓聲樂演唱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和完美的視聽體驗。
(二)符合感情訴求
任何一種歌曲,其實都是對于當時時代風貌和思想情感的再現,其創(chuàng)作背景與當時的生活環(huán)境息息相關。聲樂作品其本質就是一種表達生活情感的藝術,演唱者只有深入了解了當時的社會主體和審美態(tài)度等,才能創(chuàng)作出具有獨特藝術風格和情感表達的作品,如紅歌的演唱者,就需要了解當時紅軍作戰(zhàn)時的環(huán)境和精神,把其融入到自身的社會環(huán)境和心境的思考,才能用最為適合的情感,表達出歌詞中的內涵和精神,從而激發(fā)出當代人的愛國情懷和奮斗精神。
(三)表達自身特色
目前,有很多的模仿秀節(jié)目,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在形式和內容上模仿他人的歌曲,卻缺少了自身對于歌曲的特殊情感,這樣的聲樂演唱只能是一場模仿秀,甚至有很多的人開始走進一個死胡同。真正的聲樂演唱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創(chuàng)新,歌曲的創(chuàng)作過程是演唱者對于生活的體驗和對情感的感悟,演唱者對于歌曲的二次創(chuàng)作和獨特感受,和其自身的文化修養(yǎng)和生活感受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演唱者必須突破固有的心理定勢,通過自身的實際體驗和想象力去體會歌曲中的內涵,從而發(fā)揮出自身與眾不同的演唱特色。
(一)呼吸技巧
呼吸的技巧是聲樂演唱中的基礎技能,對于演唱者的歌唱過程尤為重要。只有飽滿持久的氣息,才能支撐住悠揚的旋律,使其更加的長久順暢;在出現慷慨激昂的旋律時,只有飽滿的氣息才具有爆發(fā)力;在動感歡快的旋律下,良好的呼吸技巧能夠是歌唱者輕松掌握旋律的變化,并根據歌曲的長度,靈巧的變換氣息,進行自然的調息和換氣。
(二)發(fā)聲技巧
除了呼吸技巧,影響聲樂演唱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發(fā)聲的技巧,而打開喉嚨不僅是發(fā)聲的關鍵也是聲樂練習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如果在演唱的時候喉嚨沒有打開,那么就會出現聲音搖擺和氣息阻塞等現象,嚴重時還會失去音準,也就是常說的走音和破音。而打開喉嚨的正確演唱中,喉結的位置應該位于頸部的中間,這樣有利于保持歌唱者聲音的穩(wěn)定,經過喉結的穩(wěn)定訓練后,演唱者的氣息也是穩(wěn)定且順暢的。然而如果過度的追求氣息穩(wěn)定,就會導致舌頭下壓喉嚨,致使聲音變得壓抑,甚至舌根變得僵硬,聲音就會失去原有的清脆和明亮,所以在發(fā)聲的過程中,必須掌握好喉結的位置和發(fā)聲的尺度。
(三)共鳴技巧
共鳴,其實是指演唱者在演唱時發(fā)出的基音產生的擴大作用。普通的聲樂演唱中,發(fā)出的基音是細小而微弱的,是根據聲帶的震動頻率并結合自身的身體結構產生的共鳴,能夠使聲音更加的明亮悠揚。而低音演唱的時候,卻是使用胸腔、口腔和鼻咽腔的情況較多,高音演唱時又是使用鼻腔及口腔、咽喉腔、口咽腔等可調整的變化共鳴腔和胸腔及鼻腔等不能調節(jié)的固定共鳴腔。只有把這些技巧綜合的運用起來,才能產生混合共鳴,使聲樂演唱更加的優(yōu)美。
(一)情感表達是演唱技巧的宗旨
音樂是在人們的實際生活中產生的,人們在繁雜的集體勞動中,為了協(xié)調自身的動作、減輕疲勞和交流感情,就會發(fā)出某種勞動的呼聲,在時間的推進中就產生了最初的原始音樂,從音樂的發(fā)展史來看,聲樂就是人們?yōu)榱耸惆l(fā)感情而創(chuàng)造的,和人們的實際社會生活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從某一方面來說,聲樂演唱其實就是情感的藝術,其通過節(jié)奏的速度和音色、旋律等就能表達出豐富的情感內涵,在聲樂演唱的過程中,聲音往往能直接作用于人的內心,喚起人們的思想情感。
(二)演唱技巧是情感表達的方式
聲樂藝術是藝術形式中最具親和力和大眾性的,其優(yōu)美動聽的歌聲能傳達出演唱者的內心情感,使聽眾產生情感的共鳴,而歌唱技巧是影響著聲樂演唱審美效果的重要因素,演唱技巧越熟練,其藝術變現能力就越強。聲樂演唱的魅力就在于演唱中的情感表達,而清晰的咬字吐字是情感表達的基本途徑,只有兩者兼具的演唱才能使作品更加的生動,在聲樂演唱的練習中,發(fā)音的技巧決定著作品的思想感情能否正確的表達。
(三)聲樂演唱中情感表達和演唱技巧的辯證關系
在聲樂演唱的過程中,演唱技巧和情感的表達是相互聯系又辯證統(tǒng)一的,演唱技巧是情感表達的一種手段,而情感表達是聲樂演唱的宗旨,只有正確的處理情感和技巧間的關系,才能在高超的演唱技巧下表達出作品的思想情感和文化內涵,從而演繹出優(yōu)美動聽的音樂作品。正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所描寫的“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情在唱前卻收于唱后,演唱技巧和情感表達是完整的整體,只有全身心的投入到聲樂演唱中去,做到聲情并茂和技藝結合,才能是作品具有感人肺腑的作用和效果。所以,在聲樂演唱的過程和日常練習中,需要把情感表達和演唱技巧結合起來,真正的投入到演唱的過程中。
聲樂演唱其實是一門結合了情感和技巧的綜合性藝術,演唱技巧和情感表達在演唱過程中是相互聯系的。演唱者在其演唱的過程中要做到統(tǒng)籌兼顧,實現兩者的有機融合,用心演唱,做到聲情并茂,是聲樂藝術的發(fā)展有更加良好的效果。
[1]韋菁.關于民族聲樂演唱技法與藝術風格的辯證關系探討[J].北方音樂,2016,(4).
王冉(1993—),女,漢族,河南邯鄲人,江西師范大學音樂學院2015級學術型研究生,研究方向:聲樂演唱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