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科技信息
西北電網3月4日首次通過跨區(qū)交易向華東地區(qū)組織送出青海富余光伏電量,最高送電功率800 MW,預計全月送出電量達8 000萬kWh,相當于減少煤炭消納2.7萬t,減排二氧化碳7萬t。此次交易利用德寶、復奉、錦蘇等跨區(qū)直流通道,途徑西北、華中、華東三大電網,輸電距離超過3 000 km,實現了西北可再生能源在全國范圍的優(yōu)化配置。
近期,由于青海省內用電下滑、光伏發(fā)電占比高,多年來嚴重缺電的青海電網每天光伏大發(fā)時段出現了電量富余,光伏最大發(fā)電出力已占省內用電負荷的40%以上,電網調峰矛盾突出。針對該問題,西北電力交易分中心積極開展工作,利用東西部地區(qū)的錯峰效益和電價差異,協調青海富余光伏電量送往華東,既減少了棄光電量,也讓東部地區(qū)用到了清潔、經濟的電能,實現了多方共贏。
近年來,西北電網新能源發(fā)電裝機持續(xù)保持高速增長,跨區(qū)跨省電能交易已成為促進新能源電量消納的重要途徑。2015年,西北電網新能源裝機達到5 333萬kW,占統(tǒng)調總裝機容量的27.9%,西北通過跨區(qū)跨省電能交易方式消納新能源電量163.5億kWh,同比增長72%。在用電低迷的不利環(huán)境下,實現了新能源發(fā)電量同比增長20%以上。2016年,西北電網新能源發(fā)電裝機增速仍遠高于用電增長,預計年底新能源裝機將達到6 829萬kW,同比增長28%,全網電力電量大量富余,新能源消納壓力仍然較大。西北電力交易分中心將繼續(xù)主動工作,深入研究可再生能源開發(fā)利用目標引導制度,進一步提高西北新能源跨區(qū)跨省配置規(guī)模。
來源:中國電力網
3月9日,在特變電工新疆線纜廠節(jié)能導線車間,員工們正在緊張地生產1 250 mm2大截面節(jié)能導線,準備供應我國電力重點工程——晉北-南京、上海廟-山東±800 kV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工程。1 250 mm2大截面節(jié)能導線,是目前國內最大截面的導線,具有國際先進水平,擁有一項國家發(fā)明專利。
據特變電工新疆線纜廠總工程師介紹,該廠自主研發(fā)的1 250 mm2大截面節(jié)能導線,產品單線平均抗拉強度高出國家技術要求約17%,比傳統(tǒng)的導電能力提高25%,導電率由過去的61%提高到61.5%。這小小的0.5%就可節(jié)能3%,實現了電纜制造技術上的一大進步,改變電纜導電率61%的百年歷史。
2015年,國內首條±800 kV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工程項目應用了特變電工新疆線纜廠1 250 mm2大截面節(jié)能導線后,其顯著的節(jié)能效果和過硬的產品質量很快受到了用戶的認可和好評。目前,1 250 mm2大截面節(jié)能導線已經全面應用在國內全部±800 kV特高壓工程上,累計中標19 846.4 t。
來源:北極星輸配電網
清華大學聯合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研制的我國第1臺MW級飛輪儲能電源工程樣機在河南省蘭考縣石油基地飛輪總裝廠內由第三方檢測到充放電循環(huán)效率為86%~88%,發(fā)電最大功率1 088 kW。這標著我國首臺MW級飛輪儲能電源研制成功。
據了解,大容量飛輪儲能電源研制任務來源于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大型機械能-電能轉換回收利用關鍵技術研究及示范”(2014BAA04B02),目標是為新型節(jié)能鉆機混合動力系統(tǒng)的能量回收利用和調峰運用提供高效、頻繁充放電的儲能電源。飛輪儲能電源的充電功率200~300 kW,放電功率500~1 000 kW,總儲能16 kWh,充放電循環(huán)工作轉速為1 200-2 700-1 200 r/min。飛輪儲能電源采用合金鋼金屬飛輪(線速度226 m/s)、永磁懸浮立式軸系(磁軸承承載50 000 N)、永磁電機和基于反電勢信息的角度識別電機控制技術。
來源:中國機械網
利用溶液旋涂、卷對卷和噴墨印刷等低成本制造技術,有望大大降低聚合物太陽能電池的制造成本。近年來雖然聚合物太陽能電池的轉換效率已經突破10%,但是大部分聚合物都是基于苯并二噻吩構筑單元。為了實現有機太陽能電池效率的進一步突破,急需基于新設計策略和新構筑單元的太陽能電池材料。
在國家杰出青年基金、中科院百人計劃和中科院創(chuàng)新國際團隊的資助下,福建物構所結構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鄭慶東課題組首次將不對稱茚并噻吩作為構筑單元用于系列新型聚合物太陽能電池材料的設計與合成?;谒铣傻木酆衔锊牧?,該團隊成功制備了9.14%的高轉換效率的太陽能電池。另外在無添加劑的條件下,實現了近1 V的高開路電壓太陽能電池。相關結果近期作為VIP文章在線發(fā)表在Advanced Materials上。該工作拓寬了聚合物太陽能電池領域的給電子構筑單元的選擇范圍:從對稱的苯并二噻吩拓展到不對稱茚并噻吩構筑單元。與含苯并二噻吩的聚合物材料相比,基于茚并噻吩的聚合物材料將具有更寬的帶隙和更深的最高占據分子軌道(HOMO)能級,因此更適合作為短波段吸收太陽能電池材料用于高開路電壓高效率疊層太陽能電池的制備。
此前,該團隊通過溶膠凝膠法構筑了ZnMgO電子傳輸層材料并利用該類新型三元寬帶隙半導體界面材料,成功實現了兼具高效率和長期穩(wěn)定性的有機太陽能電池,為低成本、高效率、長壽命有機太陽能電池的設計和實際應用提供了重要思路。另外該團隊還受邀在Advanced Science撰寫了一篇關于有機太陽能電池的界面材料研究的綜述。在該綜述論文中,鄭慶東課題組結合本團隊的研究工作,全面介紹了常規(guī)和倒置型單節(jié)及疊層有機太陽能電池的各類界面層材料,系統(tǒng)闡述了這一研究領域的最新進展。該工作將幫助研究人員了解這一新興領域面臨的挑戰(zhàn)和機遇,加深國內外同行對有機光伏界面科學的認識。
來源:北極星電力網
燃煤煙氣是我國大氣污染最主要污染源,我國擁有近50萬臺工業(yè)鍋爐與18萬臺窯爐,凈化任務艱巨,減排壓力大。除塵、脫硫、脫硝基本采取分單元治理方案,存在凈化效率不高,大量低品位余熱無法利用等問題。雖有各種達標的技術和裝備,但普遍設備投資大、能耗和運行處理費用高。
由內蒙古中科凈原環(huán)??萍加邢薰九c北京中科凈原環(huán)??萍加邢薰韭摵涎邪l(fā)的一種模擬“龍卷風”的煙道氣除塵脫硫與消煙滅火的高效節(jié)能裝備開發(fā)成功,并在內蒙古慶華集團225 t/h熱電聯產鍋爐煙氣凈化裝置上應用,穩(wěn)定運行3個多月,經內蒙古自治區(qū)環(huán)境監(jiān)測中心站檢測,排放的鍋爐燃煤煙氣中未檢測出SO2,粉塵在50 mg/m3以下,符合燃氣煙氣排放要求。
2015年,使用該裝置在四川省一家生物質加工企業(yè)建成了首套蒸汽20 t/h燃煤鍋爐煙道氣高效凈化示范工程,并通過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組織的專家鑒定。2016年1月,內蒙古慶華集團完成的高效旋流脫硫及液膜消旋除塵技術及裝備在工業(yè)鍋爐煙氣凈化中應用示范工程,也通過了內蒙古自治區(qū)科技廳組織的專家鑒定。鑒定委員會一致認為該技術整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廈門大學特聘教授、北京中科凈原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尹應武博士介紹,該項技術成果可以解決大流量霧化系統(tǒng)的穩(wěn)定運行和在線更換問題,并開辟了煙道氣污染物凈化及超低排放的簡便實用新技術。主要創(chuàng)新點是發(fā)明和優(yōu)化了流量、方向可調節(jié),形狀可變化,適用于不同用途的系列定型高效霧化裝備系統(tǒng),成功實現了流體能量的巧妙和充分利用;通過效仿“龍卷風”形成原理,實現了大流量液體物料大范圍、充分均勻霧化和高速旋轉,可使凈化燃煤煙氣中SO2濃度接近“零”;開發(fā)了球形填料成膜除沫、除塵新技術,破解了濕法脫硫造成霧沫夾帶和粉塵難抑制的技術難題。
通過大量試驗結果和示范工程運行證明,該項成果使用的高效旋流技術及成膜深度除塵技術對燃煤鍋爐煙道氣凈化過程強化效果顯著,具有高效、低設備投入、低運行成本和綜合效益好等優(yōu)勢,適合中高硫煤超低排放的要求。
尹應武表示,這項技術經濟實用、高效節(jié)能,在煙道廢氣零排放、消煙滅火、余熱利用、污水高效處理、霧霾治理等領域有巨大應用前景,可以應用于燃煤鍋爐、焦爐煙氣、燃氣鍋爐、小型及中型電廠煙道氣除塵、脫硫、余熱回收等領域,尤其適合量大分散的工業(yè)鍋爐、窯爐煙氣凈化。
來源:中國化工報
Dreamweaver International已經開發(fā)出一種專利技術,能夠生產世界上最薄的非織造鋰離子電池和超級電容器隔膜,厚度僅為10~12 μm。該技術依賴于較其他非織造電池隔膜更輕的重量和更高的壓縮性。這項創(chuàng)新將讓非織造隔膜的傳統(tǒng)優(yōu)勢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安全性實現,且厚度最適宜傳統(tǒng)鋰電池隔膜。其厚度只有超級電容器行業(yè)主流產品的二分之一。
Zap Go Charger Ltd.首席執(zhí)行官Stephen Voller表示:“這對超級電容器來說是項顛覆性的技術。厚度的減小將與我們行業(yè)領先的能量密度互補,讓我們的超級電容器比電池更具有競爭力。也許最重要的一點是,每法拉的成本將降低,因為大幅減少了使用昂貴的電解質?!?/p>
超級電容器標準工作組秘書長曹林博士表示:“隔離膜是超級電容器的重要組件。向著更輕、更薄、更高安全性和穩(wěn)定性隔離膜發(fā)展的技術進步對于推動該行業(yè)的發(fā)展和應用至關重要。它們也是提高能量密度和降低成本的關鍵因素。”
Dreamweaver擁有面向超級電容器行業(yè)開發(fā)的15 μm鈦產品和面向鋰離子電池市場開發(fā)的20 μm銀產品技術原型。這些產品將由Dreamweaver的生產合作伙伴Glatfelter(NYSE:GLT)生產,隨后還將推出厚度低至10~12 μm的產品。
來源:美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