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有理由相信,這個十字路口“闖紅燈”記錄所得的啟示,是影響社會文明習慣的重要因素。我曾在公交車上遇到過一位母親,因沒備超出免票身高限制的女兒的買票零錢,而受到司機的提醒,母親的求情遭到拒絕,于是這名母親憤言諷刺司機“不通情達理”。在唾罵聲中,司機沉默了。守法行為,被視為非人性化,這正如堅守在沒有車輛通行的紅燈前會被稱為缺乏變通一樣,人性中最深沉的實用主義支配著人們對文明二字的選擇,懷揣著僥幸心態(tài),甚至帶有一絲冒險主義來衡量收益與代價。可是,我們必須明白,真正的社會文明是不能夠被量化的,凌駕于規(guī)則、文明之上雖會帶來暫時的快感或收益,但終究有一天,破壞者也會成為受害者。
—陳賢芝(讀第1期《一個十字路口“闖紅燈”記錄的啟示》)
城管不應在管,而在政策的梳理。上世紀八十年代,我所任職的企業(yè)附近有不少到廣東打工的代耕農,那時,他們就開始在路邊出售自己的農產品。20多年過去,他們不僅解決了溫飽,在城市定居,還自己規(guī)劃出來了集市,形成一道富裕的風景線。這個國家,這個城市,理應有優(yōu)秀的管理者。但管理者不應是一切的都去管。2016年,鼓勵農民進城,鼓勵進城的人買房。那么,他們的生存空間在哪里?城管的管理范圍理應有限,并該有相關的政策去疏導才是。
—蘇力(讀第1期《城管:城市文明守護者不能承受之重》)
當初憑膽識,王石創(chuàng)立萬科,隨后借力資本市場,做大做強萬科,直至全球最大地產商,王石功不可沒,其本人也走上人生巔峰,儼然地產“教父”。登上珠穆朗瑪峰后,王石獨孤求敗,把萬科甩給郁亮,邊游學哈佛,邊做紅燒肉, 躺著把錢賺了的同時,也把持著萬科,享受著“教父”榮光。只是,時過境遷,市場化程度越來越高,產業(yè)資本今非昔比,“野蠻人”也已進化,王石的“好日子”被日歷翻過去了。王石老矣,尚能安心做紅燒肉否?
—徐林生(讀第1期《王石的舊制度與股權大革命》)
這個時代習慣了懷舊和留戀,時光流轉是自然規(guī)律,美好的東西被時間阻隔在過去,我們不能因為現實的變化就停下當下前進的腳步,沉迷過去。生活的困難無處不在,但是美好的生活也會意外降臨。這就是這個時代的樂趣。時光未老,夢想常在。愿2016,我們將夢想帶到現實。
—馬舉廣(讀第1期《2016,尋找生活的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