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公安局梅列分局 .大田縣公安局 陳興彬 王 謹
?
墜落傷的現(xiàn)場勘查及檢驗鑒定
1.三明市公安局梅列分局 2.大田縣公安局 陳興彬1王 謹2
墜落傷是公安基層法醫(yī)最常見的損傷類型之一,經(jīng)常發(fā)生在自殺或意外事故上,較少見于他殺。由于墜落的短暫性、突然性,對判斷案件的性質(zhì)造成困難。該文分析了墜落現(xiàn)場的勘查重點、注意事項以及影響墜落者損傷程度的諸多因素和檢驗鑒定注意事項,旨在讓基層法醫(yī)對判斷復雜的高墜案件的性質(zhì)有所幫助。
法醫(yī)學 墜落傷 現(xiàn)場勘查 檢驗鑒定 影響因素
隨著社會競爭壓力的不斷增大,現(xiàn)代建筑不斷增高,墜落傷事件頻繁發(fā)生,安全問題越來越被重視。由于墜落傷的復雜性,案件性質(zhì)難以判斷,因此,公安機關必須仔細、及時、全面地勘查現(xiàn)場和檢驗鑒定,以客觀分析死因、判明案件性質(zhì),及時消除家屬各種疑慮。
首先,墜落損傷一般都為內(nèi)部損傷重、體表損傷輕,這是墜落傷的一個主要特征。其次,損傷很廣泛,多發(fā)生內(nèi)部器官破裂,復合性骨折。再次,多處損傷均由一次性暴力形成。因其外力作用方式一致,可以用一次外力作用形成解釋,空中障礙物的損傷除外。第四,損傷分布有一定的規(guī)律性,如損傷集中于身體的一側(cè)或腰骶部位。
2.1 墜落起點勘查
在墜落者上方建筑上的任何位置均可作為墜落的起點,在墜落起點會留有蛛絲馬跡,比如指紋、足跡、擦蹭、血跡等痕跡物證,是否由傷者本人所留,有無偽裝可能,現(xiàn)場各痕跡物證的位置關系、分布特點等。還應注意起點下方是否有墊腳物,墊腳物的來源、類別、高度;墊腳物和起跳點的位置關系;墊腳物上是否留有指紋、掌紋、鞋足印痕、血跡、衣物纖維以及油漆、塵土等附著物。墜落起點周圍現(xiàn)場是否留有衣帽、鞋襪、遺書、證件、提包等生活用品;現(xiàn)場有無搏斗痕跡,有無兇器、血跡等。有時受現(xiàn)場客觀條件限制,并沒有明顯的起點,這就要根據(jù)起點、空間、終點的位置對應關系客觀聯(lián)系,綜合判斷。
2.2 墜落空間勘查
首先,要測量墜落地離墜落點的高度,以便于推斷出撞擊力量的大?。黄浯?,要注意墜落軌跡上有無突出物。傷者很有可能在空間突出物體接觸而形成附加損傷。通常要注意突出物是否變形、折斷,其上是否附有毛發(fā)、血跡、組織及衣物纖維等物證,通過勘查可以了解墜落軌跡,這對分析高墜以外的損傷以及墜落的起點和終點有很大幫助。
2.3 著地點勘查
墜落終點通常是地面,也可能墜落在平臺、水面、汽車頂?shù)忍帯?梢愿鶕?jù)尸體的損傷形態(tài)來判斷地面性質(zhì),因為墜落地點不同的表面性質(zhì)對墜落傷的形成有直接影響,還可以通過查看周圍是否有散落死者的個人物品,如手表、鑰匙、眼鏡等。通過勘查可以分析接觸地面瞬間情況、分析損傷成因、判斷空間突出物以及墜落路徑和起點的情況等。
2.4 水平移行距離勘查
水平移行距離是墜落起點和終點之間的水平投影距離。水平移行距離的遠近,可以判斷高墜的方式。比如拋尸偽裝高墜,水平移行距離通常較近,自殺跳樓者水平移行距離通常較遠。但僅是一般規(guī)律,無特殊意義,故水平移行距離遠近只能作為判斷案件性質(zhì)的參照。水平移行距離受起點初速度、空氣阻力、現(xiàn)場風速、穿著情況、空間突出物等多種情況影響,故應結(jié)合多種情況綜合進行分析。
3.1 影響墜落損傷的因素
影響墜落損傷的因素包括身高、體重、年齡、地面情況、體位、有無中間障礙物等。
3.1.1撞擊表面(接觸面)的影響
從Esin等報告里得知,在堅硬地面上從6樓以上的高度墜落的生還率幾乎為零,在松軟的地面上從15層樓以上高度墜落到地面卻仍有存活的幾率,在游泳池,人從50 m高處跳入的生還幾率依然很大[1]。相比水泥和泥沙地面,傷者墜落在松軟的泥沙地面能緩沖去一部分沖擊力,而傷者所受到的沖擊就比較小。落到水泥地面則不同,高處墜落所帶來的沖擊力由于水泥地面無法吸收,所以全都施加到墜落者身上。
3.1.2年齡的影響
Boele van Hensbroek等研究發(fā)現(xiàn),墜落傷中5歲以下兒童以頭部損傷居多,脊柱骨折多發(fā)生在25歲以上傷者身上,所以成年人較幼兒傷者更易發(fā)生下肢骨折及肋骨骨折[2]。15歲年齡以下的兒童傷者傷情比較復雜,因為兒童頭部占的比例較成人大,他們的身體重心會移向頭側(cè),則頭部會先著地,這表明年齡會影響墜落者損傷部位。
3.2 檢驗鑒定注意事項
3.2.1注意分析和觀察尸體的原始姿勢
注意分析尸體的原始姿勢與損傷之間的關系是否能一一對應,若不能對應,則應考慮有無其它因素可以解釋。如尸體位置已經(jīng)移動,注意了解尸體原來的姿勢,以便推斷人體首先著地的部位以及對應的損傷。
3.2.2注意檢查墜落者的衣著
注意傷者衣著的完整度以及表面殘留的物質(zhì),如泥土、油漬等,因受力的震蕩作用,下落過程中可造成衣物迸裂,腰帶斷裂,而且傷者的手表往往會摔壞停止,這些因素對認定墜落死和死亡時間有很大幫助。
3.2.3體表檢查
仔細查看尸體表面損傷情況,是否存在傷口、劃痕以及損傷程度及分布特點。分析損傷是否有一定規(guī)律,如損傷在尸體一側(cè)或一面分布。體表損傷往往能反映接觸面的形態(tài)特征,通常損傷形態(tài)特征與接觸面的表面形態(tài)特征有相似性(見圖1),還應檢查尸體上是否有高墜以外的損傷,如刀具等銳器傷。
圖1 胸右側(cè)壁挫傷與地磚表面一致的“柵欄”樣
3.2.4解剖檢查
當我們對尸體所有損傷不能用高墜解釋時,應當系統(tǒng)地解剖尸體,頭部的損傷常見有頭皮挫傷、皮下出血、顱骨骨折、硬腦膜下出血等。頸部常有胸鎖乳突肌的出血。胸部損傷常見有心臟破裂、大血管破裂、多發(fā)肋骨骨折、肺及肺門破裂出血,肺表面可有大小不等片狀出血,多見于下葉及后段,有時甚至可見到肺膜下汽泡。腹腔損傷常有一些實質(zhì)性器官,如肝、脾、腎固定韌帶撕裂甚至器官完全破裂,且裂紋方向與力的作用方向一致(如圖2)。
圖2 肝臟“網(wǎng)狀”破裂
關于墜落的現(xiàn)場勘查和法醫(yī)鑒定,首先,我們要注意了解墜落的起點、高度、著地點、現(xiàn)場的痕跡、物證情況。其次,認真檢查尸體損傷情況,包括體表、內(nèi)部損傷程度,損傷的分布特點,所有損傷能否用一次性暴力來解釋。最后進行實驗室檢驗,排查毒物、毒品、酒精以及鎮(zhèn)靜安眠藥,再結(jié)合調(diào)查走訪,從而綜合判斷是否高墜死亡以及案件的性質(zhì)。
[1] 韓鍇,李海斌.淺析造作傷及法醫(yī)臨床學鑒定要點[J].法制與社會,2012(5):261-263.
[2] 金志文.淺談尸體勘驗方法[J].甘肅警察職業(yè)學院學報,2009(4):78,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