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泰山羊氏溯源

      2016-02-13 05:20:12李明杰
      泰山學院學報 2016年2期
      關(guān)鍵詞:平陽晉國大夫

      李明杰

      泰山羊氏溯源

      李明杰

      (新泰歷史文化研究會,山東新泰271200)

      泰山羊氏之遠祖為黃帝裔孫后稷,后稷再傳至周成王封其弟叔虞于唐。叔虞傳子燮為“晉侯”。再傳至晉昭侯封叔父成師于曲沃,號曲沃桓叔?;甘逯畬O曲沃武公滅晉公族,完成以小宗代大宗,代晉為諸侯,是為晉武公。武公庶子伯僑生突,稱姬突,食邑羊舌,稱羊舌大夫,為羊舌氏之祖。突生文、文生職,職生赤、肸、鮒、虎四強。四強傳至肸子食我,為祁氏之黨。祁氏被滅族羊舌氏受誅連,也被滅族。其后一支羊舌氏改單姓羊氏秦末徙至泰山平陽,遂為泰山第一望族。

      羊氏遠祖;晉公族羊舌氏;羊氏;泰山平陽

      根據(jù)傳世典籍的記載,羊氏是軒轅黃帝裔孫后稷的后代。自周武王滅殷,成王封弟叔虞于唐,叔虞子稱晉侯。此后在姬姓羊舌氏興與衰及衍更為單姓羊氏的歷史長河中世代英彥不絕,尤其是秦末的一支羊氏東遷泰山平陽,至魏晉如日中天,成為齊魯世代引以為豪的簪纓之族、文化世家。他們伴隨朝代更迭,滄桑巨變,或枯或榮,至今繁衍傳宗,生生不息。拙文擬就泰山羊氏之源略述成文,以求方家及羊氏族人哂正。

      根據(jù)《史記·五帝本紀》《周本紀》及羊姓族譜,羊氏開自黃帝,肇于姬姓,受氏于羊舌,發(fā)祥于山西,盛行于東魯。按此脈絡(luò),先從黃帝說起?!妒酚洝の宓郾炯o》云,黃帝是上古帝王少典之子,張守節(jié)《正義》認為,其母懷孕二十四月生黃帝于壽丘(今山東曲阜市東北六里)。司馬貞《索隱》引皇甫謐云:“黃帝生于壽丘,長于姬水,因以為姓。居軒轅之丘,因以為名,又以為號?!?/p>

      《五帝本紀》載,黃帝有二十五子,得姓者有十四人,為十二姓。其中青陽與蒼林為姬姓。又說,黃帝正妃嫘祖生二子,一子名玄囂,也就是青陽。另一子名昌意。昌意生高陽。黃帝崩,其孫高陽立,是為帝顓頊。玄囂之子叫蟜極,蟜極之子即帝嚳高辛。按《周本紀》,帝嚳的原配夫人為有邰氏女姜原。姜原生一子,最初想丟棄他,取名棄。棄兒時即有巨人之志,長大后愛種莊稼。棄同父異母之兄弟帝堯聞之,舉棄為農(nóng)師。帝舜根據(jù)棄的特長,封于邰,號稱后稷,并說:“棄,百姓當初忍饑挨餓,爾后全靠你播種各種谷物了。”后稷之興,在陶唐、虞、夏之際,有令德,得姓姬氏。

      后稷卒后傳若干代至公劉(中間有缺環(huán)),公劉雖在戎、狄之間,但重新恢復了后稷的舊業(yè),致力于農(nóng)耕,遷都于豳(在今陜西旬邑縣西邠原上)。公劉卒后又傳若干代至古公亶父。古公重振后稷、公劉的舊業(yè),積德行義,受到國人的擁戴。為防與戎、狄交戰(zhàn),古公將國都從豳移到岐山腳下(即周原,在今陜西岐山縣東北周原遺址)。豳地的百姓都來投奔古公,也在岐山下安了家。人民無不歌頌他的恩德。古公之妃太姜,生太伯、仲雍(又稱虞仲)、季歷。季歷娶太任為妻,十分賢惠,生子昌,有圣明之兆。古公說:“我的后代當有成大事者,大概就是昌吧!”太伯、仲雍知父王欲立三弟季歷,以便將來傳位于昌,于是二人便奔往了荊蠻,創(chuàng)建了姬姓吳國。

      古公卒,季歷即位(就是公季,后稱王季)。季歷卒,其子昌即位,是為西伯。西伯繼承先人后稷、公劉的事業(yè),遵循古公、公季之法,篤行仁義,禮賢下士,尊長慈幼,賢士紛紛來投。在孤竹國的伯夷、叔齊,還有太顛、閎夭、散宜生、鬻子、辛甲大夫等人也來投奔他。

      崇國之君(名虎)在殷紂面前講西伯的壞話,認為西伯積德行善,諸侯歸心,將不利于帝。西伯被囚于羑里。閎夭等人以美女、良馬賄賂殷紂,使西伯得釋。

      西伯回到周地,暗自行善,從岐山下遷都到豐邑,諸侯歸者日眾,又有謙德。即是“三分天下有其二”,仍“以服事殷”(《論語·泰伯》)。西伯大概即位50年去世,太子姬發(fā)即位,是為武王。追謚西伯為“文王”。從此修改法度,制定正朔,追稱古公為太王,公季為王季。

      武王即位后,以姜尚為師保,以周公旦為輔(同傅)。文王的庶子昭公(名奭)、畢公(名高)等一班人輔佐,遵循文王的遺業(yè)。武王十一年(一作十三年)率師伐紂于牧野,滅商,建立周朝,都鎬京(今陜西長安縣灃河東)。此年為公元前1046年,至前1043年武王病逝。

      武王卒,其子成王(名誦,或作庸)即位,由武王之弟周公旦攝政。由于唐國(祁姓,在今山西冀城西)內(nèi)亂,周公平亂滅唐。成王定天下,選擇有明德之人分封,建立諸侯國,“以蕃屏周”。成王將其弟虞(姬姓,字子于,又稱叔虞)封在唐地(故又稱唐叔虞)。并分賜給他大路、密須之鼓,闕鞏之鎧甲及沽洗(鐘名),還有唐國原來懷姓的九個宗族,并用《唐誥》來告誡他,封他在夏墟,以此來宣揚唐叔虞美好的德行,彰顯其為“明德”之人。成王封叔虞于唐見于《左傳》定公四年(前506),至于《史記·晉世家》所記成王年幼,剪桐葉為珪,戲封唐叔虞,當為戰(zhàn)國秦漢時流行的一種傳說,系傳聞之異辭。

      唐叔虞卒,其子燮(又稱燮父)繼位,是為“晉侯”。始封晉地在今山西冀城縣西。此處又稱“夏虛”、“大夏”、“唐”,與初封之“晉”地為一地,而非“晉陽”(即今太原)。

      從晉侯燮往后傳至靖侯為五世。靖侯又傳四世至文侯。文侯卒,其子昭侯伯繼位。晉昭侯元年,封叔父(文侯之弟)成師到曲沃(在今山西聞喜縣東北),號稱曲沃桓叔。此時桓叔已58歲,好德行,民眾都歸附他。昭侯七年,晉昭侯被殺,桓叔欲進入晉國國都,都城人攻打桓叔,他被迫返回曲沃。國人立昭侯子平為君,是為晉孝侯。從此,晉分裂為二,兩地展開了君位之爭。此時,曲沃桓叔這一“枝末”強于并大于了晉君這一“根本”,引起內(nèi)亂。

      曲沃桓叔卒,傳位其子鱓,是為曲沃莊伯。莊伯卒,其子姬稱代莊伯立,是為曲沃武公。晉孝侯十五年曲沃武公殺孝侯,立孝侯子郄,是為晉鄂侯。鄂侯卒,子光立,是為晉哀侯。哀侯八年,曲沃武公與陘廷人謀,虜哀侯。晉人立哀侯子小子為君,是為小子侯。小子侯四年,曲沃武公誘殺小子,立哀侯弟緡為晉侯。晉侯緡二十八年,曲沃武公伐晉侯緡,晉國公室被滅。曲沃武公盡其寶器獻于周釐王,釐王命曲沃武公為晉君,列為諸侯,盡并晉地。這時曲沃武公已即位了38年,不改元,更曰晉武公。此年為公元前678年。

      曲沃武公殺君奪地,終于以庶族小宗奪取了世子大宗的政權(quán),徹底破壞了自周以來以嫡長子繼君位的宗法制度。當初,晉昭侯封叔父到曲沃并非歹意。然而,曲沃漸強,晉公室漸弱。從成師遷曲沃到曲沃武公滅晉公室并晉,計67年。67年間骨肉相殘,同室操戈,國禍民殃。史稱“曲沃代晉”或說“曲沃代冀”。這是由“枝末”大于“根本”造成的結(jié)果,發(fā)人深思。

      泰山羊氏就是由晉國小宗替代了晉國大宗的晉武公的后裔。晉武公完成代晉后第二年去世,他的長子詭(一作佹)繼位是為晉獻公,名正言順為晉之大宗?!缎绿茣ぴ紫嗍老当怼份d:晉武公有一庶子伯僑生文(按春秋之制可稱公孫),文生突(不可再稱公孫),羊舌大夫也。據(jù)《左傳·閔公二年》,晉獻公十七年(前660),突任軍尉隨太子申生伐東山皋落氏。獻公欲借這次戰(zhàn)事廢黜申生的太子資格,立寵妃驪姬所生奚齊為太子,便讓申生出征時穿戴不合禮制的服裝和佩飾。獻公之歹意十分明顯,戰(zhàn)事中眾臣都勸太子趁機逃走。羊舌大夫突力排眾議,讓太子申生堅持奮戰(zhàn)。認為違命逃走是不忠不孝,如果戰(zhàn)死美名猶在。太子申生采納了羊舌大夫突的建議,雖敗,但能奮戰(zhàn)到底。羊舌大夫的高貴品德受到后人贊揚,稱他是晉國的優(yōu)秀大夫?!犊鬃蛹艺Z·弟子行》說他年輕時就謙恭和順,任大夫后能盡善道且謙恭正直,溫和而知禮節(jié),博文多識而又時時顯示自己的志向。

      突是晉武公之曾孫,出身晉公族,封邑在羊舌邑,以邑為氏,故稱羊舌氏。得氏之后可稱羊舌突。爵位大夫前冠以氏,故稱羊舌大夫。他是羊舌氏之始祖。按《通志·氏族略·序》,三代之前姓、氏分而為二。姓、氏逐漸混合,合而為一,是秦漢以后的事。所以“突”為“姬”姓“羊舌”氏。后來之“羊氏”亦應(yīng)為姬姓。故湖南邵陽六修羊氏宗譜稱“我羊氏,本姬姓”,即來源于此。關(guān)于“羊舌”地名之來源,說法不一。唐林寶《元和姓纂》《新唐書·宰相世系表》皆謂羊舌氏是以邑為氏。湖南邵陽《羊氏魁公六修宗譜》記載了羊舌氏的另一來源:“邑人攘羊而遺之,大夫以不義而不受,乃盛于甕,埋壚陰。后攘羊事敗,吏至發(fā)而視之,頭肉盡,而羊舌尚存。吏曰:‘君子哉!不與攘羊矣?!瘯x侯聞曰:‘直哉!羊舌子?!煲匝蛏噘n姓。”這一說法有一定的可信度,他說則有錯謬之疑。

      羊舌突生職。據(jù)《左傳》宣公十五、十六年和《國語·晉語七》所載,羊舌職之所以能在晉悼公時,任為人耿正忠直、舉賢不避親仇的中軍尉祁奚的副官,是因他聰慧、機警、謹慎、敏捷,又熟知歷史典故,見識廣。

      《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載,羊舌職生五子:赤、肸、鮒、虎、季夙。赤字伯華,為銅鞮大夫,生子容;肸字叔向,亦曰叔譽;鮒字叔魚;虎字羆。號“羊舌四族”。五子季夙和赤之子子容再未見典籍著錄。

      羊舌赤是羊舌職的長子,字伯華,因食采在銅鞮(今山西沁縣南三十五里古城),故稱銅鞮伯華,或稱銅鞮大夫。此人好德行,其父亡故后,祁奚舉薦他當上了中軍尉奚午的副職。《左傳》襄公三年(前570)載,悼公即位四年,伯華隨君主在雞丘會諸侯,悼公之弟楊干在曲梁擾亂了軍隊的行列,中軍司馬魏降殺了他的駕車人。悼公以為弟弟受到了侮辱,要殺中軍司馬。伯華以為魏降忠君不二,是出于執(zhí)行軍法才這樣做,說服了晉悼公。用智慧巧妙地解救了自己的部下,也使雙方受到了教育。

      《國語·晉語七》載,上卿范宣子與和大夫爭田,久而無成。欲動用羊舌伯華所掌握的兵力去攻打和大夫。伯華以為:“我是對外用兵的軍官,不敢超越職權(quán),如果您決心要我出征去打和大夫,可公開宣召征詢意見。”宣子征詢意見的結(jié)果,都不贊成他動用武力去爭田,勸他用好手中權(quán)力去治理國家。伯華沒有直接頂撞頂頭上司,借用大家的智慧和力量說服了范宣子,平息了一場內(nèi)戰(zhàn),雙方實現(xiàn)了和解。

      孔子十分稱贊羊舌伯華的高貴品德。在《孔子家語·弟子行》中贊揚說:“其幼,敏而好學,壯年有勇而不屈,老年時身懷道藝而謙恭待人。具備這三條,想安定天下,又有什么困難呢?”又說:“假使銅鞮伯華不死,那么天下大概可以安定了?!?/p>

      羊舌肸,字叔向(一作叔響、叔譽),羊舌職次子。因食邑于楊(即楊氏縣、楊國、楊縣,在今山西洪洞縣東南十五里范村),也稱楊肸。他是羊舌氏一族的佼佼者。晉悼公時為師保,是晉平公的師傅。后官至太傅,執(zhí)掌軍政,輔佐君王,為上大夫,并對史書頗有研究(《國語·晉語七》)。輔佐悼、平二公時,顧問應(yīng)對,歷史典故、歷史事件等信手拈來,精妙自然。曾多次參與悼、平二公的會盟、外交、軍事活動,以其政治家、外交家、社會活動家的聰穎、睿智、博學及超人的辯才和眼力維護了晉國的利益和形象。處理問題有理、有力、有節(jié),使別國刮目相看,充分展現(xiàn)了他的政治、軍事才能和高尚的德行品質(zhì)。

      叔向一向維護禮制。他認為政載禮而行,怠于禮則政事會失誤,政有失則會發(fā)生動亂(《左傳·襄公二十一年》)。并一貫主張?zhí)幨抡嬲\、恪守信譽,以德治國。晉平公十二年(前546),叔向作為正卿趙武的副手,參加了在宋國舉行的十四國弭兵之會。楚國想趁機偷襲晉國的使團和軍隊。叔向以誠信、禮儀、德行給趙武以有力支持。認為真誠者不可侵暴,堅持信譽者不可凌犯。由于楚人畏懼晉國格守信諾,在晉營未設(shè)任何防衛(wèi)的情況下,楚人未敢行偷襲之謀。以致平公謝世,楚人不敢北犯晉地。本次會盟,楚人爭先歃血。叔向勸趙武不要和他相爭。勸說趙武要致力于德政,致力于國富、兵強、政穩(wěn)、民附,這才是讓楚國屈服于晉的根本。霸主的地位關(guān)鍵在于德政,不在于誰先歃血。晉國之所以強大,也是在國內(nèi)推行德政的結(jié)果。于是趙武不與楚國爭先歃血(《左傳·襄公二十七年》《國語·晉語八》)。

      叔向政治家的才能,還表現(xiàn)在對時局的預見。晉平公十九年(前539),齊國大夫晏嬰出使晉國。晏子接受享禮,叔向跟他宴飲。談話期間,議論齊政。晏子認為齊國到了末季,民心擁護陳(田)氏,政權(quán)終將歸之。叔向以為晉國也到末世了。戰(zhàn)馬不駕戰(zhàn)車,卿不率領(lǐng)軍隊,百姓困疲,宮室更加奢侈,政事在于私家,百姓無所依靠,國君不肯改悔,用歡樂來度憂患,是不能夠長久的。晏子問叔向打算怎么辦,叔向說,晉國的公族完結(jié)了。公室將要卑微,它的宗族像樹葉一樣先落,公室就跟著凋零了。我的一宗十一族,只有我羊舌氏還在,我又沒有好兒子,公室又沒有法度,得到善終就是僥幸,難道還會受到祭祀嗎(《左傳·昭公三年》《晏子春秋》)愛民之君得民擁戴,不可出;困民之君,民視若仇讎,“弗去何為”?晏子和叔向斷言齊晉公室已趨末路窮途,正是二國之君豪奢棄民的結(jié)果。

      叔向終究是春秋時期一位代表舊宗法禮制的政治家,他的治國理念繼承了其先公先王的治國理念。反對單純依法治國,而主張法治、禮治、德治相結(jié)合。采取多種形式教化民眾,民眾才能順從,國將不生禍亂。他的這一思想重點表現(xiàn)在反對鄭國子產(chǎn)鑄刑書于鼎(《左傳·昭公六年》)。

      叔向剛正不阿,忠于晉室。在諸侯國中十分有影響。晉平公二十一年(前537),韓宣子到楚國護送晉女,叔向做副手。楚王驕縱過分。叔向不以為然,說:“楚王雖然驕縱,能把我怎么樣?”楚王想借機羞辱晉國并韓宣子和叔向,以自找仇敵。楚國的大夫們分析了晉國的勢力,認為韓宣子手下有強將。叔向手下有選拔的能人,并且“羊舌四族,皆強家也”。伯華又足智多謀,能為他們出謀劃策。楚國如果違背禮儀會招致敵人,君王將要把親善換成怨恨。楚王在大夫們的勸說下,沒能達到目的。楚王想用叔向不知道的事物來傲視他,沒能做到。于是對叔向厚加禮遇。叔向以自己的影響力和“羊舌四族,皆強家”的勢力,為晉國爭得了應(yīng)得到的禮遇,挫敗了楚王的驕縱(《左傳·昭公五年》)。

      晉平公六年(前552),叔向因弟弟羊舌虎(字叔羆)參與了欒盈之黨。范宣子與欒盈不合。趁欒盈逃到了楚國,范宣子殺了欒盈之黨十人,其中就有羊舌虎。叔向與兄伯華皆遭囚禁,多虧祁奚大夫相救(《左傳·襄公二十一年》)。羊舌虎有無后代,未見典籍著錄。

      叔向另一弟弟羊舌鮒,字叔魚。曾因羊舌虎案驅(qū)逐到魯國?;貢x后,代理了晉理官的職務(wù)。他在處理晉國邢侯與雍子爭奪鄐地的土田問題上不能依法秉公辦事。罪過雖在雍子,但雍子把女兒嫁給了叔魚。叔魚就判邢侯有罪,邢侯發(fā)怒,在朝廷上殺了叔魚和雍子。當權(quán)的韓宣子問叔向怎么治他們的罪。叔向并沒有袒護同胞兄弟的罪責。認為叔魚出賣了法律,雍子以賄賂來換得勝訴,邢侯擅自殺人,三人罪狀相同。于是,韓宣子就將邢侯暴斃,將雍子和叔魚的尸體暴于市。叔向在“親親相隱”的社會通義下,不為親人隱大惡,實屬可貴。孔子借此,高度評價了叔向的大義和正直??鬃诱f:叔向古之遺直也。三次指出叔魚的罪惡,做事合乎道義,可以說得上正直了。三次說話除掉了(叔魚)三次罪惡,加上三種利益。殺了親人而名聲更加顯著,這是做事合乎道義啊! (《孔子家語·正論解》及《左傳·昭公十四年》)羊舌鮒有無后代,也未見典籍著錄。叔向的直道,諸侯國皆知。叔向和吳國公子季札友善。晉平公十四年(前544),季札到晉國聘問,離別時對叔向提出了善意提醒。季札對叔向說:“你努力吧!國君奢侈,而優(yōu)秀的臣下很多,大夫都富有,政權(quán)將歸私家,您好直話直說,一定要考慮使自己免于禍難?!?《左傳·襄公二十九年》)

      自晉公族羊舌氏受封,羊舌肸在晉平公時為太傅,羊舌氏一族如日中天,“羊舌四族,皆強家”,達到頂峰。但,羊舌虎和羊舌鮒被殺后,羊舌氏一族自此一蹶不振,遭受了嚴重打擊。隨著六卿欲弱晉公室的步步深入,羊舌氏一族的滅頂之災(zāi),終落到了羊舌肸之子羊舌伯石頭上。

      起初,叔向想娶申公巫臣之女為妻,叔向母不同意,要他娶她的親族。叔向懼不敢娶。平公強使叔向娶之,生子羊舌伯石。叔向的食邑在楊(又作揚),伯石以其父食邑楊為氏,稱楊伯石,字食我,號楊石,又稱羊舌食我。晉頃公十二年(514),因祁盈家族內(nèi)亂,當年六月晉頃公殺了祁盈,滅了祁氏。因楊食我是祁盈同黨,又助祁盈“作亂”,同時殺了楊食我,滅了羊舌氏族。同年秋,韓宣子死,魏獻子(魏舒)執(zhí)政,分羊舌氏之田為銅鞮、平陽、楊氏三縣。

      羊舌氏被滅族并分其田,其族眾并未被殺盡斬絕。一部分族人為保性命,便四處流散,以避政治迫害?!缎绿茣ぴ紫嗍老当砩稀份d:“滅羊舌氏,叔向子孫逃于華山仙谷,遂居華陰。”另有一支逃亡的羊舌氏族人為避禍遂改單姓羊氏。《通志·氏族略三》載:“羊氏,即羊舌氏之后,春秋末單為羊氏?!鼻宕S本驥編訂的《姓氏解紛》卷二記曰:“羊氏,《左傳》羊舌職大夫之后,子孫有單姓者。”唐人林寶《元和姓纂》卷五:“羊,晉羊舌大夫之后?!呵锬┦紗涡昭蚴稀G貋y徙居太(泰)山。”羊舌氏由復姓改單姓“羊”氏,在其宗譜中也能找到證據(jù)。浙江縉云宋代蔣通撰《皿川羊氏宗譜序》云:“羊氏獨能推別世系,譜羊舌氏突為鼻祖,按《春秋左傳》,羊乃以封邑為氏。唐叔之后,晉之公侯族為大夫,其宗十一,族為羊舌氏存焉。今平陽、銅鞮乃其故里也。后單其姓?!痹撟V對羊舌氏改單姓羊氏之滄桑歷史交待甚明。由上可知,春秋末年,一支羊舌氏族人改單姓羊氏,在秦亂之時徙居到了泰山之壤。這一結(jié)論,也可由1964年在山東新泰出土的羊祉墓志銘證之?!躲憽分杏小稗绒柔纷?,開川作鎮(zhèn);……,疊疊公族,茂葉□(于)晉;……邁種綿基,爰降東萊;維漢維晉,□隸伊臺?!痹摗躲憽愤M一步證明,這支羊氏并非其他單姓羊氏,而是“晉”羊舌氏之后。這支羊氏遷至岱野何處呢?《后漢書·羊續(xù)傳》回答甚明:“羊續(xù)字興祖,太(泰)山平陽人。其先七世二千石卿校。祖父侵,安帝時司隸校尉?!痹撈疥柤础蹲髠鳌肤斝四?前601)“城平陽”之平陽,即今山東新泰市。今新泰市羊流鎮(zhèn)即羊氏徙居之所。清《新泰縣鄉(xiāng)土志·人類·氏族》:“羊氏,晉羊舌大夫后,因以為氏。漢南陽太守羊續(xù)之祖世居平陽?!鼻迩 缎绿┛h志》:“羊流店,羊祜故居,史稱世吏二千石,至祜九世并以清德聞。地有羊氏之流風,故以為名?!边M一步說明羊流是單姓羊氏的徙居地。羊續(xù)祖父羊侵是這支羊氏徙居泰山后有名氏可查的羊氏五世祖。后稱這支羊氏為“泰山羊氏”。

      《通志》《元和姓纂》及羊氏譜所記單姓羊氏“秦亂,徙居泰山”,不會空穴來風。秦代已有羊子之人見于史籍。如《漢書·藝文志》:“《羊子》四篇。百章。故秦博士?!边@位秦博士即羊子,名千。羊千籍貫為岱野應(yīng)無大謬。這已有近現(xiàn)代學者所考證。西漢有羊勝(?—前150),《史記·梁孝王世家》稱“齊人羊勝”?!褒R”非指具體地點,戰(zhàn)國時泰山一帶屬齊地,漢后沿稱。故羊勝屬泰山羊氏一族也無大謬。單姓羊氏徙居泰山者是否來自于華陰,不得而知。而他們是“羊氏四族”的后代卻是不爭的事實。這支羊氏自秦亂徙居泰山,至東漢中期已經(jīng)營發(fā)展300余年,至羊侵已是有清望的泰山第一望族。至西晉羊祜已成“世吏二千石,九世并以清德聞”的簪纓世家。東晉一批羊氏族人南遷,南北朝猶不失顯赫之家,仍“鄒魯遺風,英賢不絕”(南朝梁武帝語)。至隋唐首尾達700余年,仍有名人名家支撐泰山羊氏的門戶。宋元以后泰山羊氏戶族日漸稀缺。至清代只有“邑之西鄉(xiāng)羊姓數(shù)家,然支派已不可考”(清《新泰縣鄉(xiāng)土志·人類》)。此后,泰山羊氏或因勢單力薄,多改為楊姓(羊、楊同宗)。至今新泰一域羊姓者尚有二百余人。

      至于羊舌氏后裔一支單姓羊氏為何徙居于岱野平陽(今新泰)羊流,除平陽一域西靠東岳泰山,北依舊齊,南接鄒魯,有高度文明的人文歷史、優(yōu)越的自然環(huán)境、豐饒沃野外,大概還有一種揮之不去的思鄉(xiāng)情懷。何以見得?上文所述,春秋時晉國平陽是晉大夫羊舌氏一族的封邑。泰山羊氏十分清楚,他們自此分化、衍變而來,是晉公族羊舌氏的血脈延續(xù)。晉頃公十二年(前514),羊舌氏族被滅,邑田被分為銅鞮、平陽、楊氏三縣。盡管如此,他們認為晉平陽是他們的祖業(yè)地,其先祖先公興于斯,建業(yè)于斯,功德于斯,衰也于斯。所以,他們想找一方名為“平陽”的地方為落籍之地。同時,他們也會知曉,魯宣公八年(前601),魯國已在泰山之陽“城平陽”。魯國“城平陽”的時間(前601)早于晉滅羊舌氏族的時間(前514) 87年。羊氏東徙平陽的時間以秦末計,期間已在其他地方修養(yǎng)生息近300年。他們經(jīng)過300年的反思,認為打回老家晉平陽,不如徙居古東夷之泰山平陽。至泰山平陽猶如居住在晉地平陽,猶在故鄉(xiāng)。這樣可使子子孫孫不忘舊地平陽,不忘故鄉(xiāng),不忘羊氏先祖先公的恩德功業(yè),不忘鄉(xiāng)愁之傷痕。牢記那段撕心裂肺的滅族之痛,那段纏綿悱惻而又難以彌合傷痛的鄉(xiāng)愁曲。讓羊氏血脈在“泰山平陽”大地生息繁衍,奮發(fā)圖強,猶在“晉平陽”重振祖業(yè)。歷史證明泰山羊氏這一夢饒魂想,經(jīng)過不懈奮斗,確實實現(xiàn)了。

      [1](春秋)左丘明.左傳[M].長沙:岳麓書社,1988.

      [2](春秋)左丘明.國語[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3](魏)王肅.孔子家語[M].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7.

      [4](漢)司馬遷.史記[M].北京:中華書局,2006.

      [5](宋)范曄.后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1997.

      [6](唐)林寶.元和姓纂[M].北京:中華書局,1992.

      [7]趙超.新唐書宰相世系表集校[M].北京:中華書局,1998.

      [8](宋)鄭樵.通志[M].北京:中華書局,1987.

      [9](清)湯宗干.新泰縣鄉(xiāng)土志[M].清光緒三十三年版.

      (責任編輯 梅煥鈞)

      Traceability to Yang Family of Mount Tai

      LI Ming-jie
      (Xin Tai Historic Culture Institute,Xin Tai,Shan Dong,271200)

      Yang ancestor of Mount Tai are emperor Huang's children Hou Ji.From Hou Ji then to King of Chou Chen and reward his younger brother Shu Yu in Tang dynasty.Shu Yu pass"Jin Marquis"to Zi Xie,and then again to uncle Chen Shi named"Jin Zhao Marquis".People called him Qu Wo Heng Shu.Heng Shu's grandson Qu Wo Wu Gong destroy Jin's Royal Clan and replaced the big clan with small one and became the feudal princes and was called Jin Wu Gong.His illegitimate named Bo Qiao and Bo Qiao's son named Tu,people called Ji Tu,Ji Tu's fief is Yang She,so people called him Yang She Da Fu and is the ancestor of Yang She Family.Tu gave birth to Wen,Wen gave birth to Zhi,Zhi gave birth to Chi,Hu,Xi,F(xiàn)u and Hu,people called them Great Four.Great Four passed on to Xi Zi Shi Wo as Qi family's parters.After Qi family being destroyed,Yang She family was destroyed,too.Yang She Family's branch changed their family name as Shan.Shan family migrated to Ping Yang of Mount Tai in Qin Dynasty and became the first family of Mount Tai.

      Yang Family ancestors;Yang She Family of Jin's Royal Clan;Yang Family;Ping Yang of Mount Tai

      K29

      A

      1672-2590(2016)02-0020-06

      2016-02-10

      李明杰(1943-),男,山東新泰人,山東新泰歷史文化研究會顧問,中國先秦史學會理事。

      猜你喜歡
      平陽晉國大夫
      大海里的“魚大夫”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an inductively coupled RF plasma cathode
      師曠勸學
      Masterpieces 佳作
      邊疆文學(2020年5期)2020-05-22 02:58:58
      馳騁西北的平陽商幫
      西夏研究(2020年1期)2020-04-01 11:54:40
      翳桑之報
      進步太快
      雷平陽:行走在故鄉(xiāng)云南
      中國三峽(2017年9期)2017-12-19 13:27:43
      鄔大夫就診記
      三十六計之假道伐虢
      星子县| 建阳市| 武邑县| 陕西省| 珠海市| 曲麻莱县| 准格尔旗| 伽师县| 天长市| 大城县| 乌鲁木齐县| 大关县| 高州市| 门源| 太湖县| 华池县| 乐陵市| 措美县| 耿马| 博野县| 武平县| 仙游县| 东乌珠穆沁旗| 宣汉县| 宜兰市| 神池县| 崇明县| 阿图什市| 阳高县| 通化市| 遂昌县| 高邑县| 安图县| 宜兰市| 丽水市| 凉山| 西藏| 乌兰浩特市| 和龙市| 阳原县| 绥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