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曉云
(遼寧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遼寧大連 116029)
在新歷史主義語境下探析菲茨杰拉德的《夜色溫柔》
鄧曉云
(遼寧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遼寧大連 116029)
《夜色溫柔》是菲茨杰拉德最優(yōu)秀的小說,體現(xiàn)了美國“爵士樂”時代的生活面貌,在金錢至上、揮霍無度的表象下呈現(xiàn)出美國年青一代精神空虛、道德敗壞的實質(zhì)。作品主要描述一位有理想的精神病醫(yī)生迪克·戴弗,經(jīng)歷婚姻的失敗后夢想破滅,變得消極墜落的故事?!兑股珳厝帷肥且徊繋в凶詡餍缘男≌f,從主人公身上可以找到作者的印記,它揭示了小說的創(chuàng)作歷史與《夜色溫柔》之間的相互影響。
費·斯科特·菲茨杰拉德;《夜色溫柔》;新歷史主義
被譽為“爵士樂”時代的桂冠詩人費·斯科特·菲茨杰拉德(F·ScottFitzgerald)是20世紀美國文壇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出生在普通家庭,憑著自己的創(chuàng)作天賦與努力進入上流社會,經(jīng)歷過金錢至上的奢華生活、文學創(chuàng)作的鼎盛和衰竭、情感的掙扎與迷茫?!兑股珳厝帷肥撬囊徊孔詡餍缘男≌f,描述了主人公精神病醫(yī)生迪克·戴弗(Dick Diver)在治療富家女尼克兒·沃倫(Nicole Warren)時雙雙墜入愛河,兩人結婚后過著奢華的生活,完全康復的尼克兒拋棄了迪克,和無政府主義者湯米(Tommy)結婚,由于迪克花費太多精力在尼克兒的康復治療上,荒廢了自己的事業(yè),最終理想破滅,變得消極頹廢。海凳·懷特曾在新歷史主義理論中提到文學文本要采用歷史文本研究法,歷史文本要采用文學研究法。本文旨在以新歷史主義理論為依據(jù),從“文本的歷史性”和“歷史的文本性”視角探析小說的創(chuàng)作歷史與《夜色溫柔》之間的相互影響。
新歷史主義強調(diào)歷史與文學文本間的新關系,歷史對文學文本的影響以及文學文本對歷史的影響?;谛職v史學家Vesser的思想,文學文本不僅體現(xiàn)社會意識,人的信仰和欲望,并且在文化語境中形成,受到文化語境的支撐與挑戰(zhàn)?!拔谋镜臍v史性”指在歷史背景下文學文本受到一定歷史的影響。文本帶有時代特征和歷史印記,作者創(chuàng)作文本時結合文化、政治和意識等其他因素,任何文學作品都是一定時期的歷史產(chǎn)物。菲茨杰拉德在20世紀20年代的創(chuàng)作達到頂峰,當時美國經(jīng)濟繁榮,金錢至上,爵士音樂盛行,年青一代沉迷歌舞,表現(xiàn)出反傳統(tǒng)文化,向往奢華生活,這一時期被稱為“爵士樂”時代。《夜色溫柔》成了這一歷史背景的產(chǎn)物。
(一)歷史事件對《夜色溫柔》創(chuàng)作的影響
20世紀初,由于歐洲列強間的矛盾激化,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給世界上多數(shù)國家?guī)頌碾y性的損失,人們經(jīng)歷過戰(zhàn)爭的殘酷傷害后,對上帝不再那么虔誠,開始追求奢華生活,及時行樂,揮霍無度。美國利用戰(zhàn)爭的契機大量銷售武器并從中獲利,一戰(zhàn)結束后,美國經(jīng)濟技術迅速發(fā)展,呈現(xiàn)出一度繁榮,國民全力投入商業(yè)事業(yè),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爵士音樂盛行,年青一代開始迷失自我,金錢欲望至上,縱情于物質(zhì)生活,因此這一時期叫做“爵士樂”時代。菲茨杰拉德曾說,人們對政治一點兒不感興趣,正是爵士樂時代的特色。迷失的美國年青一代找不著生活的目標,唯有沉迷于金錢的世界去麻痹自己。
(二)作者的人生經(jīng)歷對《夜色溫柔》創(chuàng)作的影響
菲茨杰拉德所創(chuàng)作的小說《夜色溫柔》呈現(xiàn)了自己的人生經(jīng)歷。他在小說中塑造了一位叫迪克·戴弗的精神病醫(yī)生,通過迪克來展現(xiàn)自己的內(nèi)心活動,對名利的追求、上流社會的向往以及紅塵中的情感掙扎。菲茨杰拉德出身于明尼達州的圣保羅,父親屬于美國上流社會階層,母親是愛爾蘭后裔,后來家到中落,雖然不富裕,父母重視教育,從小就送他上私立學校,十七歲進入普林斯頓大學并表現(xiàn)出文學天賦。入伍后利用業(yè)余時間開始創(chuàng)作,在此期間愛上了法官的女兒澤爾達·賽爾(Zelda Sayre),她要菲茨杰拉德許諾只要能過上富裕的生活,就嫁給他,此時他強烈意識到金錢名利的重要,只有拼命掙錢才能博得澤爾達的歡心??梢姖蔂栠_對他產(chǎn)生的深刻影響。菲茨杰拉德全身心投入創(chuàng)作,1920年《人間天堂》出版后轟動一時,終于和澤爾達步入結婚禮堂。他倆年輕貌美,富裕闊綽,成為美國年青一代的偶像。然而表面美好的婚姻并沒有一直持續(xù),由于揮霍無度導致入不敷出,爭吵酗酒,后來澤爾達陷入精神分裂,體現(xiàn)了“爵士樂”時代的繁榮不會長久。菲茨杰拉德是“爵士樂”時代的悲劇人物,他在《夜色溫柔》中塑造的主人公迪克其悲劇性質(zhì)與他吻合。
“歷史的文本性”指歷史被文學文本所記錄,人類通過所記錄的文本了解歷史。文學文本是作者受當時歷史、政治、文化和自身經(jīng)歷的影響所創(chuàng)作,帶有一定的主觀性。新歷史主義學家認為,文學文本作為歷史與文本之間的動態(tài)媒介,影響歷史的結果。人類不可能回到過去,但可以通過現(xiàn)存文本了解歷史。
(一)菲茨杰拉德記載的“爵士樂”時代
閱讀現(xiàn)存文本是回憶和了解歷史的重要手段,通過小說《夜色溫柔》我們可以走進美國20世紀20年代的歷史,所謂的“爵士樂”時代。菲茨杰拉德是這一時代的產(chǎn)物,這一時代的生活賦予了他靈感。根據(jù)作者在小說中的記錄,我們了解到“爵士樂”時代的美國青年沉迷于物欲享樂,金錢至上和揮霍無度,然而在他們追求感官快樂的同時,伴隨而來的是精神空虛、苦惱壓抑和道德敗壞,同時體現(xiàn)了年青一代的美國夢與現(xiàn)實的沖突以及美國夢破滅。在《夜色溫柔》中,主人公迪克外出旅游時,菲茨杰拉德這樣描述其奢華景象“從貨車上卸載下幾個沉重的大箱子:四個裝衣服的箱子,一個裝鞋的箱子,三個裝帽子的盒子,一群仆人,四個羽毛球拍等等。”充分體現(xiàn)了“爵士樂”時代的奢侈生活。
(二)《夜色溫柔》中體現(xiàn)出作者的人生經(jīng)歷
菲茨杰拉德的作品與他的人生經(jīng)歷密切聯(lián)系,作者曾去像法國和瑞士歐洲國家旅居的經(jīng)歷成了《夜色溫柔》創(chuàng)作的背景。小說《夜色溫柔》的命名源于菲茨杰拉德閱讀約翰·濟慈的《夜鶯頌》,詩中的夜鶯象征浪漫美好,與詩人的悲慘境遇形成鮮明的對比。在《夜色溫柔》中,夜色象征浪漫美好,但在這高雅的名字下掩蓋著美國年青一代的精神空虛、道德敗壞和靈魂喪失。小說的女主人公尼克兒的原型是菲茨杰拉德的妻子澤爾達,她們都出生于上流社會的富裕家庭,年輕貌美,是“爵士樂”時代的女性代表。
在《夜色溫柔》中,迪克和尼克兒都有各自的情人。羅斯瑪麗(Rosemary)曾對迪克一見鐘情,流露出純真的少女氣息。幾年以后,她通過與導演的肉體關系成了好萊塢放蕩的女明星,是“爵士樂”時代的墜落女性代表,她與迪克常暗地里偷情。然而,當?shù)峡伺c妻子離婚,失去上流社會的地位后唯利是圖的羅斯瑪麗果斷離開他,去尋找有經(jīng)濟地位的新愛情獵物。在金錢萬能的沃倫家族里,道德敗壞是普遍現(xiàn)象,尼克兒與父親亂倫后導致精神分裂,在迪克的精心照料下慢慢康復,完全康復的她重返上流階層,與無政府主義者湯米私會,迪克外出時他倆去海濱的酒店偷情還沒喝完白蘭地,他倆就貼在一起。他吻她的腳,然后像猛獸般撲向她,體現(xiàn)了上流階層的欲望追求和道德淪陷。男主人公迪克青年時曾想做一個善良、正直和勇敢的人,當年輕貌美的尼克兒向他表達愛意時,他萌生了進入上流社會的念頭,為了迎合上流階層和照顧精神病的妻子,迪克荒廢了醫(yī)學研究,迷失了自我,受金錢的擺布與控制。最后理想破滅,去了美國一個偏遠的小鎮(zhèn)。迪克的人生經(jīng)歷體現(xiàn)了“美國夢”的破滅,也是“爵士樂”時代的年青一代的生活寫照。迪克是這一時代的典型悲劇人物。
茨杰拉德的小說《夜色溫柔》反映了美國“爵士樂”時代的社會生活,上流階層金錢至上,享受奢華生活的表象下精神空虛,道德敗壞。作者的所思所想、情感經(jīng)歷和20世紀20年代的美國歷史,都通過其作品詮釋出來?!兑股珳厝帷分噩F(xiàn)了美國“爵士樂”時代的歷史。它是一部帶有強烈的自傳性小說,表明了在資本主義社會,上流階層被金錢腐蝕與操控,在奢華溫柔的夜色下迷失自我、放縱墜落。在菲茨杰拉德的筆墨下,小說的創(chuàng)作歷史與《夜色溫柔》之間的相互影響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
[1]熊容斌,張勤.走出溫柔而富貴的牢籠——《夜色溫柔》中自我放縱主題評析[J].外國文學,1997(4).
[2]楊豈深,孫銖.英國文學選讀[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1.
[3]朱立元.當代西方文藝理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
[4]Cowley Malcolm.Fitzgerald and the Jazz Age[J].New York:CharlesScribner'sSons,1966:139.
[5]Fitzgerald F S.Tender Is the Night[M].Middlesex,England:Penguin Books.1984.
[6]Vesser H Aran.The New Historicism[M].London:Routledge,1989.
I106
A
1673-0046(2016)9-019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