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加良 劉 超
(臨沂洗硯池小學)
淺析小學科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
◆崔加良 劉 超
(臨沂洗硯池小學)
在現(xiàn)代教育加速改革的環(huán)境下,信息技術的重要性開始得到有關教育部門的認可,很多學校都著手將信息技術列為必要的教學工具。但是目前,小學科學與信息技術在整合的過程中并未取得理想效果。通過舉例說明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不可替代性,進一步探討運用信息技術促進小學科學教育的方法。
信息技術 重要性 整合 方法
在現(xiàn)代教育改革過程中,最有活力、最有潛力的因素就是信息技術。經過大量實際調研可以證明,通過將信息技術與小學科學整合,使教育手段趨于多樣化,可以更好、更多地為學生提供知識來源,拓展學生的知識面,為學生提供一個直觀、易于交流的學習環(huán)境,從而提升小學教學質量,促進我國素質教育的發(fā)展。簡而言之,信息技術在提升小學教育質量方面的作用是巨大的,小學科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是非常有必要的的。
信息技術與小學科學進行整合的實質,就是在教學過程中合理運用現(xiàn)代科學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并且通過使用計算機等現(xiàn)代科技產品,輔助教學的開展,逐步替代過去傳統(tǒng)教學方法。目前,信息技術與科學學科的整合具體主要表現(xiàn)為:教師在課堂上使用多媒體課件,使講解內容更為清晰直觀。
例如,在講解蠟燭燃燒現(xiàn)象時,教學目的就是想讓學生了解燃燒現(xiàn)象,從而得到對燃燒的一些認知,并能夠掌握滅火的技巧。如若真正動手做燃燒實驗,教學時間不一定充足,并且燃燒實驗也不易控制,安全問題不能忽視,這種情況下運用課件,上述問題迎刃而解。生動直觀的影像,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還提高了學生了解新事物的積極性,小學科學課教學中的難點得到了有效解決。
再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小學科學課學習動物相關知識時,只有運用教學課件,才能讓學生得到較為直觀的認識。教師可以制作帶有動物圖片、動畫等內容的課件,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動物有關知識講解時,可以通過設置一些簡單游戲,教師說出動物名稱,學生去指出對應的圖像,很好地活躍了課堂氣氛,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很大提高。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霸铝痢薄暗厍蚶@著太陽轉”等知識,就算教師講解得再到位,考慮到學生的注意力程度以及年齡偏小的情況,不如通過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手段,通過運用圖片、音頻、視頻、動畫等信息技術將學習內容展現(xiàn)到學生面前,使各種知識直觀地出現(xiàn)在學生的眼前,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鉆研心。
1.部分地區(qū)缺少相關設備設施
信息技術在小學科學教學過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越來越得到有關教育人員的認可,信息技術成為必要的教學工具的趨勢不可阻擋。但是在一些經濟落后、教育條件差的地區(qū),很多學校只配有一些落后的教學工具,缺少相關的多媒體設備,無法利用信息技術得到豐富的教學資源,嚴重制約了小學科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進程。
2.部分教育人員對整合的認識不足
目前,一些學校的領導以及老師不重視學習深造,而學習深造正是教育人員提高教學水平的重要途徑,是接觸先進的現(xiàn)代教學理念的關鍵渠道。現(xiàn)代的教學理念得不到認可,教師的教學理念就擺脫不了過去傳統(tǒng)思想的影響,教學方法仍是死氣沉沉的形式,認識不到信息技術在當代教育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另外,部分教師理解不了整合的真正意義,只是片面地認為只要會運用計算機等設備就可以,不能把信息技術與教學緊密結合在一起,發(fā)揮不了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片面的認識嚴重影響了小學科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效果。
3.信息技術運用能力不足
在我國,由于信息技術是近些年才開始作為教學工具逐步引入到日常教學中,很多教師雖然有多年的教學經驗,具備很強的教學能力,但是不一定能做到熟練運用多媒體設備等儀器,因為這些設備設施都是近些年才開始普及的。另外,一些教師很少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特點,教學沒有針對性,做不到因材施教,對于各方面資源整合能力較差,嚴重限制了信息技術的施展空間。
1.加大教育投資
偏遠地區(qū)缺少配套的儀器設備,國家應進行重點補助。一般來說,小學學校的教育投入的資金來源主要是當?shù)卣虼艘ㄟ^相關政策提高當?shù)卣畬逃闹匾暢潭?。政策上得到了鼎力支持,硬件條件也會得到提高。另外,一些教育水平落后、師資力量薄弱的學校可以通過教學資源整合,達到整合所要求的硬件條件。
2.教學理念革新
教師在小學科學與信息技術整合的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是這場變革中最關鍵的因素之一。教師是教學過程中的引導者,教師的教學觀念直接影響著整合的效果。所以,學校領導應在政策和行動上均給予大力支持,更為重視現(xiàn)代教育理論的學習,定期組織教師進行培訓學習,培養(yǎng)教師先進的教學理念。首先,可以學習有關整合的理論知識,了解教學改革的方向;其次,可以組織去一些示范學校學習經驗,理論與實踐并重,做好整合的準備工作,可以更好地促進小學科學與信息技術整合。
3.信息資源庫的建立
資源豐富是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之一,建立共享的信息資源庫可以發(fā)揮其優(yōu)勢。豐富的教學資源可以給教師帶來更為廣泛的教學內容,也可以為自主學習創(chuàng)造條件。教師可以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多搜集一些實用的信息,既可以豐富自己的教學內容,也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來源。小學科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不可能迅速完成,短時期內,信息資源不會集中,如果教師每次都需要去耗費時間搜集資料會造成資源浪費。如果建立共享的信息資源庫,就可以通過快捷的網絡來獲取第一手的資料。
4.教師能力的提高
針對存在的一些問題,教師應該發(fā)現(xiàn)自己在小學科學與信息技術整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如對多媒體設備運用不熟練。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教師應熟悉相關理論知識,利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逐步掌握信息技術這項新技能,做到信息技術與個人教學科學整合。
5.提高實用性
不能盲目地過度倚重信息技術,它也存在不可忽視的缺點,如信息技術不能代替實際試驗。因此,小學科學與信息技術整合需要注重教學的實用性,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真實的體驗要比虛擬的影像帶來的認識要深刻很多。
整合小學科學與信息技術是一個需要磨合很長時間的過程,整合是優(yōu)良教學因素之間的結合,發(fā)揮信息技術資源豐富的優(yōu)勢,將教學內容中不易理解的難點攻破。教師在注重實用性的前提下,運用信息技術,通過整合設計,增加師生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教學水平更上一層樓。
[1]王傳洲,姚秀君,張繼恒.自制教具在小學科學教育教學改革中的作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23):61-63.
[2]張瓊華.小學科學教具改革與創(chuàng)新——小學科學教具的妙用及創(chuàng)新[J].教學論壇,2015,(75):121-123.
[3]黃健偉.自制教具:小學科學教學的法寶.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03).
[4]冀葉亮.淺談小學科學教具的自制.科學大眾,2015,(09).
[5]王俊卿.科學實驗儀器和自制教具的使用.實驗教學與儀器,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