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史春波
闖上海
趙林1966年出生在安徽六安縣椿樹鎮(zhèn)的一個普通農(nóng)家,在姊妹中排行老四。15歲時,趙林得了過敏性紫癜,便輟了學(xué)。家里沒錢治病,趙林只好在家吃激素,只有癥狀很厲害時才到醫(yī)院治病。一直到19歲,如花的年紀(jì),她的病才好起來,而此時她的身材已被激素催得像只皮球。
痊愈后的趙林很想再回學(xué)校讀書,可父母覺得她看病花了不少錢,加上年齡也大了,讓她幫家里干活,趙林就絕了復(fù)學(xué)的心。
輟學(xué)前,趙林還是班里的語文課代表,夢想著將來能成為一名作家。輟學(xué)后的日子枯燥而又艱辛,她就用看書、寫字充實自己的精神生活。
有一次,姐姐送給趙林一條新褲子,她很喜歡,村里一位小姐妹也很喜歡,趙林便以8塊錢的價格賣給了她,然后到縣城買來兩本詩集。鄉(xiāng)親們知道了覺得不可思議,但趙林覺得值,那兩本書帶來的陜樂是穿新褲子不能比的。
22歲那年,趙林和鄰村的一個男青年結(jié)了婚。但丈夫整天打罵她,公婆也因為她生了個女兒沒給過她好臉色?;橐龅牟恍?、艱辛的生活,讓趙林幾乎窒息,她做夢都想走出那個閉著眼就能畫出模樣的村莊。
有一次,有個姐妹告訴她,上海是個好地方,那里掙錢的機會多,比在家種地好多了。她像一只螞蟻看到了白糖,一夜之間便決定了自己的去向。
她的想法遭到了丈夫和公婆的一致反對,但家庭的韁繩已經(jīng)拴不住她的夢想,她悄悄地將女兒送到父母家寄養(yǎng),然后背著三十斤糧食,和小姐妹一起搭上了開往上海的汽車。
此后的經(jīng)歷,和不少南下打工者相似:趙林沒有心情欣賞這個大都市的繁華,她放下行李便開始找工作。但是一無所長的她找工作談何容易?很快,干糧吃完了,身上的錢花完了,工作的事情仍沒有著落。她撿爛蘋果,夜宿街頭,被瘋子追……直到一個多月后,才找到一份拋光的活兒,每天工作十五六個小時,月薪200元。
工作盡管辛苦,但她終于見到了不一樣的世界,她的心再也無法回到那樁沒有生氣的婚姻里。她回到家鄉(xiāng),給了丈夫200元“補償”,離了婚。
再婚
隨后的兩年里,趙林掃過馬路、扛過大包、販過老鼠藥、看過廁所、當(dāng)過月嫂……為了多掙100塊錢,她還穿著男人的衣服幫人抬過棺材。
1994年,趙林到浙江黃巖石搗臼村打工,為了女兒能有個家,她與當(dāng)?shù)匾粋€叫周梅興的男人結(jié)了婚。周梅興好酒,喝醉了就耍酒瘋,趙林沒少受他的氣?;楹蟮诙?,趙林生下兒子,她不想再去干零活兒,就琢磨著做點小生意。
一輛三輪車,一個煤氣罐,一口煎鍋……1996年春節(jié)后的一天早上,浙江黃巖區(qū)一家工廠門口,多了一個賣蔥油餅的攤位。只見攤主麻利地往揉好的面團(tuán)里裝餡兒,用小面杖搟好后放入熱騰騰的鍋里,再用鏟子不停地翻著。不一會兒,一張蔥油餅就出鍋了。她就是趙林。
空閑時,趙林還捎帶著收破爛。有一回,她收了一大堆報紙,紙堆里夾雜著很多文學(xué)名著,趙林小心地把它們擦干凈帶回家。忙完一天的活計后,躺在床上讀幾頁,疲累的身心好似到了云端。即便是賣蔥油餅的間隙,她也不忘讀幾頁,時間長了,竟成了當(dāng)?shù)匾痪啊?/p>
人心的奇怪之處在于,不覺得閑來打麻將有何不妥,卻笑話業(yè)余讀書的農(nóng)婦。所以,趙林沒少受人奚落,丈夫也不理解她。
2011年,周梅興因酗酒過度住了院,趙林一邊照顧丈夫,一邊還要兼顧生意,急火攻心,她也病倒了。
這次突如其來的急病讓趙林想開了很多,人生苦短,要實現(xiàn)的夢想不能再等,必須盡快行動起來。
網(wǎng)遇伯樂
趙林拿出不多的積蓄,買了一臺電腦,并裝上了寬帶。在兒子的幫助下,她學(xué)會了上網(wǎng)、打字。兒子還幫她申請了一個QQ,她給自己取名叫“悠悠歲月”。
第一回學(xué)加好友,她選了一個叫“潤物無聲”的網(wǎng)友。趙林做夢也沒想到,在她輕觸鍵盤的一瞬間,一位注定成為她命中貴人的人,帶領(lǐng)她正式邁入文學(xué)的大門。
“潤物無聲”姓蔡,是臺州黃巖的退休老干部,同樣喜歡寫作。
得知趙林喜愛文學(xué),蔡老師被打動了。他看了趙林空間里的文字,雖然粗糙,卻有著不凡的敘述能力。他鼓勵趙林堅持寫作,并給她推薦經(jīng)典文學(xué)作品,還買了本寫作大全送給她。
蔡老師經(jīng)常幫趙林修改習(xí)作,還把一些文學(xué)前輩介紹給她。2012年,趙林第一次投稿——將一篇5000字的散文《生死考驗》投給了《散文選刊》,沒想到一舉拿下當(dāng)年的全國散文精銳獎。
消息傳來時,趙林正在攤蔥油餅。那股子激動勁兒,非眼淚無以表達(dá)。
首次獲獎,讓趙林的創(chuàng)作信心倍增,原本對老婆嘲諷加奚落的丈夫也對她刮目相看。周梅興很清楚,十多年來,妻子干的活兒比男人都多,家里的三層小樓就是妻子拼了命掙出來的。于是,周梅興開始幫著妻子料理家務(wù),為的就是讓趙林?jǐn)D出更多時間讀書、寫作。丈夫的轉(zhuǎn)變讓趙林很知足,這也是她再婚后最幸福的一段日子。
蟻群
幾十年的坎坷經(jīng)歷以及目睹了很多身邊人的際遇,讓趙林覺得,自己和他們就如一只只螞蟻,沿著自以為鋪滿白糖的路小心翼翼地前行,盡管付出總大于收獲,他們也堅韌地生存在城市的夾縫中。一些或悲或苦的故事,在趙林心里沉淀著,并在歲月的流淌中逐漸發(fā)酵,迫使她有了一種想要講述的沖動。
2013年3月,趙林遏制不住創(chuàng)作的沖動,以自己的經(jīng)歷為藍(lán)本,開始創(chuàng)作《蟻群》。她白天賣蔥油餅,夜晚便鏖戰(zhàn)在電腦前,像一只勤勞的螞蟻,一點點耕種著自己的文學(xué)田地。
日子和夢想都逐漸向好,本以為自己的后半生再不會和幸福二字分開,沒想到新的苦難卻悄悄逼近。
在石材廠做工的周梅興身體每況愈下,有時會咳出血來,到醫(yī)院檢查,醫(yī)生告知他已是肺癌晚期。
一日夫妻百日恩,看到丈夫留戀的目光,趙林充滿了酸楚和絕望。那時,兒子即將高考,她不敢表露出來,只能深夜披衣下床,流著淚進(jìn)行創(chuàng)作,撫慰創(chuàng)傷。
自知日子無多的丈夫關(guān)注著妻子的創(chuàng)作,隔幾天,他就會問趙林:“寫到哪兒了?文章里有沒有寫我?”趙林如實回答:“寫了!”“寫我什么?寫我愛喝酒嗎?你要把我寫得壞一點,給孩子們樹立一個反面教材,讓孩子們引以為戒?!?/p>
望著丈夫認(rèn)真的表情,趙林動情地說:“除了愛喝酒,你并不壞,嫁給你我不后悔!”
有時候周梅興也會催她:“快去寫你的書,書寫好了我就可以安心地走了!”
2013年11月,趙林18萬字的小說《蟻群》完稿,丈夫吃力地抓住她的手,說:“那我就放心了!”第二天,周梅興與世長辭。
《蟻群》以反映了億萬打工群體的真實生活而打動了編輯,北京團(tuán)結(jié)出版社將之匯編于“長江文叢”中。
小說主人公是個叫“趙二”的貧困農(nóng)村婦女?!摆w二”不像個女人名字,趙林說,生活中我自己就像個做苦力的男人。她的工友兄弟姐妹們,就如同螞蟻一樣,到處都有他們忙碌的身影。而趙二,只是浩浩蕩蕩蟻群里的一個。
《蟻群》出版后,打工一族紛紛搶購,大家都把自己和書中的人物對號入座。趙林的餅攤生意更好了,一些文學(xué)愛好者也找到趙林的攤位,幫助她賣餅,和她交流創(chuàng)作心得。
2014年底,由《蟻群》改編的微電影《相信夢想》,獲得第二屆亞洲電影節(jié)最高獎項——金海棠獎。
現(xiàn)在,趙林的新作《莊稼人》和《看不見的頂部》也已完稿。她的文學(xué)夢想逐漸開出燦爛的花朵。
趙林是個在城市里奮斗著的小人物,和余華小說《活著》里的主人公類似,生活在苦難的夾縫里,一次次喘息,一次次掙扎,一次次抗?fàn)帲怀翜S,不低頭,不放棄。那種努力向上的勁兒,總是值得我們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