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翠葉 遼寧省建筑設計研究院 遼寧沈陽 110005
桑給巴爾小學設計淺談
文/江翠葉 遼寧省建筑設計研究院 遼寧沈陽 110005
桑給巴爾文化豐富多彩,但當?shù)亟逃降拖?、設施簡陋,我國援助桑給巴爾潘嘎維小學項目,可以實實在在的為桑方解決困難,有十分重要的社會和現(xiàn)實意義。
小學;教育;場地排水;緩沖空間
桑給巴爾是坦桑尼亞聯(lián)合共和國的組成部分,位于東非坦桑尼亞東部,面積2654平方公里,由溫古賈島(又稱桑給巴爾島)、奔巴島及20余個小島組成,與坦大陸最近距離36公里。桑給巴爾人口約130萬,主要是班圖語系的斯瓦希里人,余為阿拉伯人、印度人和巴基斯坦人等,以斯瓦西里語為國語,通用英語,人民98%信奉伊斯蘭教。桑行政區(qū)域劃為5 省,分別是桑給巴爾城區(qū)和南方省、桑給巴爾北方省、桑給巴爾西方省、奔巴島北方省和奔巴島南方省。
桑給巴爾文化豐富多彩,有傳統(tǒng)的口頭文學、斯瓦希里語詩歌小說、民族音樂和舞蹈,烏木雕刻和繪畫。桑給巴爾整體的教育水平比較落后,校舍條件多數(shù)都比較差,現(xiàn)有的學校數(shù)量和教育資源嚴重不足,當?shù)匦W多實施A、B班上下午輪換制,每班學生人數(shù)均在70人以上,多則近百人,很難滿足當?shù)剡m齡兒童的需要。因此,為當?shù)卦ㄒ凰W雖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當?shù)厣蠈W難的問題,但是卻能在一定程度上讓教育資源缺失的現(xiàn)狀得到緩解。
在建筑位置選擇時,既要能夠與校園周圍居民區(qū)的關系保持和諧,要避免教學樓噪聲影響周圍居民區(qū)的日常生活,同時要與校園外側道路形成方便的連接。交通組織應做到人、車分流,入口廣場布置應有足夠的緩沖空間,便于學生上下學峰值短時間的集中及疏散。
小學室外環(huán)境除當?shù)匾?guī)劃部門有專門的規(guī)定外,新建教學樓基地覆蓋率不宜大于40%,基地內(nèi)應設置供內(nèi)部和外部使用的機動車停車場地和自行車停放設施。場地綠化條件較好,根據(jù)所在地區(qū)的氣候特點做好綠化設計。在可能的條件下,保證有適量的綠化面積和學生戶外活動場地。
根據(jù)場地實際情況,兼顧周邊道路現(xiàn)狀,將主入口和入口廣場設于基地南側,機動車停車場結合自行車場地臨近主要入口設置,成為復合型功能空間,既是景觀休閑區(qū),又是人流集散區(qū);綜合考慮教學區(qū)人流集散與主入口的關系,教學樓噪音對周圍居民日常生活的影響,以及建筑自身形象與入口廣場關系等因素,將教學樓布置在擬建場地西側,遠離基地東側密度較大的居民區(qū),且與入口廣場正對,方便學生集散;教學樓由3個建筑單體以及連通各個單體的外廊組成,呈凹形,圍合出一個朝東的庭院,面向東側的體育活動場。體育場作為介于教學樓與居民區(qū)之間的減噪降溫空間,起到過渡空間的作用。
本項目場地呈刀把型,西向最長約124m,南北向最長約143m,邊界周長約517m,占地面積約14629.㎡。場地現(xiàn)為空場,西南側有局部自然植被覆蓋區(qū),標高較場地內(nèi)其余位置略高,高差在0.5-1m,其余大部分場地地勢平坦。場地四周為已建成居民區(qū),東側居住區(qū)密度較大。
結合當?shù)靥攸c及用地緊張現(xiàn)狀,校舍建議設為2層,建筑集中布置,節(jié)約用地,并充分考慮外遮陽,建筑立面設計應實用、經(jīng)濟、美觀,并應充分體現(xiàn)教育建筑特質。立面簡潔,體現(xiàn)援外建筑的建筑形象。應考慮建筑材料的耐久性、實用性和適用性,盡量選用耐久性好、經(jīng)濟適用、適應當?shù)貤l件的材料設備,以降低日后維護管理的難度和費用。建筑充分考慮無障礙設計,并結合當?shù)貤l件采取合適的節(jié)能措施設計。 校舍應根據(jù)不同年級的使用需求,設低年級和高年級兩大功能區(qū)塊,圖書室及專業(yè)教室可兼顧高低年級共同使用。室外活動場地建議因地制宜,結合場地原始地形及當?shù)刈匀恢脖蛔龊唵纹秸?,充分利用場地的自然植被及起伏組織雨水排滲。
本工程為總建筑面積2355.33㎡,占地面積約14629.80㎡,17班規(guī)模的小學。建設內(nèi)容主要包括46 人普通教室16間、44人小教室1 間、美術教室1間、實驗室2間、圖書室1間、計算機教室1間、教師辦公室4 間、校長辦公室2間、會議室1間、醫(yī)務室2間、衛(wèi)生間、設備輔助用房及操場等,最多可容納學生780人。場地南側設有主要出入口,東側設有次要出入口。教學樓位于基地的西側,由3個建筑單體以及連通各個單體的外廊組成,呈凹形,圍合出一個朝東的庭院,面向體育場。
當?shù)亟ㄖ娘L格、形式、材料和習慣做法都是當?shù)貧v史、宗教、自然條件和經(jīng)濟條件等多方面因素影響所形成的??傮w來說,桑島建筑是適合當?shù)厝嗣裆畹模?,卻由于經(jīng)濟落后、殖民經(jīng)歷和宗教信仰的影響,整個島內(nèi)建筑顯得雜亂無章,配套設施嚴重不足。中方援助桑方的建筑、設施大都存在后期保養(yǎng)、維修困難的問題,這使我們意識到,對其進行經(jīng)濟援助的同時,對其進行相關建筑設施的維護與使用方面的培訓也是相當?shù)闹匾?/p>
我國援建的小學在當已地形成良好社會反響,培養(yǎng)出孩子從小的友華心理,更有助于鞏固中桑國際關系。我國援助桑給巴爾潘嘎維小學項目,可以實實在在的為桑方解決困難,有十分重要的社會和現(xiàn)實意義。
[1]基曼博、A.J.特穆主編,鐘丘譯.坦桑尼亞史.商務印書館.
[2]彭一剛主編.建筑空間組合論.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
[3]珀金斯著,舒平,許良,汪麗君譯.中小學建筑.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