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云林
摘 要:新課改確定了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主體地位,更加關注學生的學習體驗與學習感知,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建立“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新型學習方法。語文作為一項語言學科與人文學科,既有基本的工具性,也有較強的人文性,對于學生的學習認知能力要求較高。教學中就需要教師能夠不斷更新自身的教學理念,做好學生的學習引導,通過有效的課堂情境構(gòu)建與教學策略來引導學生參與課堂,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豐富學生的學習感知,最終實現(xiàn)語文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合作;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3-193-02
從教十幾年來,筆者見證了中國教育模式的一次次變革:從早期的教師“一言堂”、“填鴨式”、“灌輸式”教育,到現(xiàn)在的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注重學生的課堂參與熱情、引導學生合作探究式教育,學生在課堂學習上的主體性愈顯突出。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發(fā)展的引導者,在教學中就需要我們能夠與時俱進,不斷改進自身的教學理念、不斷創(chuàng)新自身的教學模式,以便能夠符合社會發(fā)展的需求,滿足學生對于知識的渴求。這就需要我們做到:
一、教師要做好自身教育策略的轉(zhuǎn)變
都說“名師出高徒”,教師的教學水平、教學素質(zhì)對于學生的學習發(fā)展影響深遠。特別是在小學時期,學生自身的學習認知不完善,學習能力較弱,獲取知識的主要渠道還是通過教師的教學引導。合作是社會發(fā)展的需求,合作學習也是新時期教學的重要方式。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能夠不斷完善自身的教學理念、創(chuàng)設良好的師生關系,采取有的的指導策略,以便能夠引導學生開展高效的知識學習。
在小學時期,由于學生的社會認知不完善,在他們看來,教師是監(jiān)督他們學習的“監(jiān)工”,是一個“婆婆媽媽”的家長。這就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對于教師產(chǎn)生畏懼情緒,例如害怕教師的提問,或者對抗心理,例如對于教師布置的作業(yè)敷衍了事,嚴重影響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新時期教師就要引導學生認識到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伙伴”,是引導他們成長的“大哥哥”、“萌大叔”。通過良好的師生關系來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讓他們能夠在課堂上能夠輕輕松松的進行學習,大大方方的進行提問。正如同《學記》中提到的“親其師則信其道”,良好的師生關系是高效課堂的基礎。教師作為合作學習的引導者,應為學生創(chuàng)造寬松的合作氛圍,組建科學的學習小組。
除了幫助學生做好學習小組組建之外,教師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指導要適當:例如教師在生生互動的合作學習過程中的主要任務是“導”,學生則是演員,對于教師這個“導演”來說,可“導”不“導”的地方堅決不“導”,學生通過合作學習能解決的問題堅決不“導”。當出現(xiàn)以下兩種情況時,教師方可去“導”:當學生的合作學習偏離正確“軌道”較遠時;當小組內(nèi)部分歧得不到解決時。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宜“導”得過多,或以自己或教參的觀點代替、統(tǒng)領學生的想法。以便能夠最大程度上的調(diào)動學生的思維自主性,引導學生通過自身的課堂參與與知識體驗來加深他們的學習印象,豐富學生的學習認知。
二、教師要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俗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語文是一個龐大的知識體系,加上課堂的時空范圍有限,教師不可能一點點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在教學中就需要教師能夠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技能與合作學習方法,通過對于學生合作學習精神的培養(yǎng)來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合作學習習慣,讓他們能夠進行自主學習、開展創(chuàng)新思維,最終實現(xiàn)學生學習技能的有效提升。
例如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明確合作學習的意義,作為合作學習的主體,學生必須明確合作學習的意義,這對于學生端正合作態(tài)度,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例如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能夠能教會學生禮貌待人;使學生能夠包容別人的內(nèi)心世界,加深同學之間的感情;合作使學習成為一件快樂的事情;合作能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合作還能增添學生之間相處的趣味性;更重要的是能夠減輕學生的學習難度,還能夠完善學生對于知識的深度認知。
正如同俗話說的“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彼此交換一下,我們?nèi)匀皇歉饔幸粋€蘋果;但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彼此交換,我們就都有了兩種思想,甚至更多。”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形成科學的學習認知,養(yǎng)成分享、交流的學習習慣,以便能夠更好地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要制定相關的合作學習原則,完善相關指導學生順利合作的準繩。如積極參與,對小組負責,不要嘲笑別人,對人要寬容等等,讓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能夠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品德。
三、教師要做好課堂教學情境的構(gòu)建
課堂是學生進行知識學習、進行合作交流的主要渠道。教學中就需要教師能夠在課堂上構(gòu)建良好的合作學習情境,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
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合作討論,提高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廣泛性。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互動性,合理運用討論是一種有效的方法。由于合作小組是以自由組合為基礎的,小組各成員之間的心理距離是很小的。無論是優(yōu)生或是學困生,他們都能在這濃厚的情意色彩中,互相交流,彼此爭論,互教互學,共同提高,既充滿溫情和友愛,又像談論感興趣的動畫片那樣充滿熱情與爭執(zhí)。于是,沉默寡言的同學變得能說會道;害羞怕人的同學變得大方起來;成績優(yōu)秀的同學也在合作中學會了協(xié)調(diào)人際關系。最終實現(xiàn)學生全員參與,共同進步!
另外教師也要創(chuàng)新作業(yè)形式,布置合作作業(y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所謂“合作作業(yè)”,就是合作小組各成員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力量同小組內(nèi)其他成員互相配合共同完成某項學習任務。“合作作文”是筆者在作文教學中經(jīng)常運用的一種教學方式,即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作文素材的搜集、語言的潤色與謄抄。事實證明,通過“合作作文”的訓練,學生們寫作文的積極性比以前明顯提高,對語文學習也產(chǎn)生了興趣,同時也能夠很好的實現(xiàn)學生的整體進步與全面發(fā)展。
此外教師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也要善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善于組織學生進行合作評價,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廣闊性。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經(jīng)常對學生的學習作出評價。有時,我們不妨將評價的主動權(quán)還給學生,讓他們在小組合作評價后,再總結(jié)匯報評價結(jié)果。既可以讓學生對于自己小組進行評價,還可以讓學生對于其他小組的優(yōu)點、不足進行描述,這不僅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廣闊性,而且還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讓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相互學習、相互競爭、相互促進,形成良好的學習互動局面。
俗話說“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學習的過程是學生知識體系不斷完善、個人認知趨于成熟的過程,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采取有效的教學引導策略,為學生的合作學習搭建平臺、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高效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