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球時報/2016-02-19/ 第13版面/文化·教育 /作者:本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孫秀萍
最近,一則關于日本小皇子悠仁在“平民小學”受熱捧的新聞,讓皇室成員的受教育話題再次成為熱點。據(jù)悉,悠仁是戰(zhàn)后首個在日本皇室首選的學校之外就讀小學的皇室成員。那么,以往的“御用學校”有何獨特之處?悠仁就讀的御茶水小學又有多牛?
在日本東京新宿區(qū),有一所涵蓋中小學階段教育的私立學校,名叫“學習院”。因為以皇室為首的富家子弟都在此就讀,這所學校顯得十分特別,內設豪華教學設施,還有室內溫水泳池、人工草場等。雖然是皇室學校,實際上任何人都可以報名,只要考試合格便可入學。學習院始建于1847年,最初是為京都的官員弟子開設,目前學校的牌匾還是孝明皇帝親自題寫的。1947年,該校變?yōu)樗搅W校,直至現(xiàn)在。
隨著平等意識的增強,日本社會和皇室都在力圖淡化貴族色彩,不過學習院的地位卻不容動搖。一些日本民眾不惜成本也要讓孩子就讀這所學校,他們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準備。不過也有很多反戰(zhàn)的日本人對這所貴族學校敬而遠之,他們認為天皇對二戰(zhàn)負有責任,因此不愿去接受所謂的皇室教育。截至目前,日本皇家子弟都在這所學校讀書,只有悠仁小皇子屬于特例。
為淡化“特權”色彩,該校禁止家長開車送孩子上學。這是因為當年有的學生乘坐馬車或人力車上學,而有的學生卻只能步行,凸顯了不平等的社會地位。學習院的其他校規(guī)也比普通學校嚴格,例如學生在校午餐時禁止說話。而在普通學校,吃飯時間是最放松的時候,學生們可以自由交談。
學習院小學部的入學費用很高。第一年要繳納包括入學金、學費、餐飲費等在內的費用共約150萬日元(1元人民幣約合17.5日元)。而普通公立小學是免費入學的。正因如此,不夠富裕的日本家庭不會送孩子去讀學習院。因為學校毗鄰國賓館,學習院的學生有一項得天獨厚的“特殊待遇”,那就是偶爾會被叫去參加國際政要的歡迎儀式。此外,校內必須配備數(shù)名皇宮護衛(wèi)官“護駕”。
日本媒體最近報道了小皇子悠仁在他就讀的御茶水女子大學附屬小學“俘獲了大量人心”,甚至有些同校女生做起了皇妃夢。其實,悠仁早在幼兒園時期就在該大學的附屬幼兒園就讀。這讓他成為戰(zhàn)后第一個沒有在學習院接受教育的皇室子弟。據(jù)悉,悠仁的母親秋筱宮妃紀子就在這所大學從事研究工作。該校為了支持女性研究者,特設了“女員工子女入學制度”,悠仁是這項制度的首批適用者。
御茶水小學創(chuàng)立于1877年,是一所歷史悠久的國立學校。雖然該校的母體是女子大學,但小學屬于男女共學制。
御茶水小學的人氣甚至比學習院還高,這是因為該校師資力量雄厚,多數(shù)教師是參與撰寫日本教科書的專家。該校每年只招收50名學生,男女各半,應考者卻是招生人數(shù)的60倍。想要入學首先要經(jīng)過抽簽挑選,從大約3000人中選出150名參加入學考試,然后從中再選出100人參加第三輪考試。
日本皇室子女不僅有御用幼兒園,還有對口的小學、中學和大學。對此日本民眾的心態(tài)較為平和。日本有“受驗戰(zhàn)爭(考試戰(zhàn)爭)”的說法,以此形容競爭的激烈程度?;旧希總€家庭從幼兒園時期就制定好考試的目標,并確定是進私立還是公立學校,因此陣線分明,很難說那種選擇的人更多。記者的兒子就讀的幼兒園中,希望孩子上公立學校的家長占多數(shù)。公立學校的教員大多對學習院不屑一顧,認為他們教學方式老道,有特權意識。一名公立學校的教師聽說記者對學習院感興趣,大為吃驚。在她看來,天皇對戰(zhàn)爭負有責任,那些皇室子弟學校也應該受到抵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