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年前我在北京四存中學念書,1949年2月3日人民解放軍舉行北平入城儀式,校方組織我們在校學生去前門大街歡迎解放軍入城。
那天清晨,我們列隊走出校門,往南出府右街,穿過西交民巷、棋盤街,來到前門大街西側路時,那里已經(jīng)是人山人海,人群里三層外三層擁擠著,只留下一條可以通行的“小路”,口號聲、歡呼聲此起彼伏、響徹云霄。學校帶隊老師見列隊擠不進去,宣布“就地解散、自由活動”。
依稀記得那天天氣相當冷,好多人穿著長袍、戴著禮帽、圍著圍巾,兩手揣在袖子里觀望著。站在里面第一排的人打著五顏六色的旗子和橫幅,學校也給我們每人發(fā)了一面小三角旗。
我們到達的時候,解放軍入城儀式已經(jīng)開始了,一輛輛軍車在路中央魚貫而行,每輛軍車上都坐著兩排解放軍戰(zhàn)士,他們身穿灰色的棉布軍裝,頭戴帶檐的毛皮外翻的軍帽,兩手握著步槍,神情嚴肅,一動不動,從飽經(jīng)風霜的臉上能看出他們軍旅生活的艱苦。每輛軍車后面都拖著一門大炮。車隊不停地往前門開來,再拐彎,沿著城樓往東開去。
我看到幾輛卡車上還有樂隊,吹奏著《解放區(qū)的天》、《你是燈塔》、《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等樂曲,引得群眾跟唱。我聽有人說,打頭的第一輛車上插有一面紅色指揮旗,引導著裝甲車隊。坦克車隊要開來了,我擠出人群,站到后邊的臺階上,這樣看得更清楚。聽說一部分坦克是從廣安門進入的,到珠市口轉頭;還有一部分超大型坦克,要從永定門開進來。歡迎的群眾還沒見過這么龐大的坦克,當車隊開來時人們圍了上來,有學生爬上坦克、裝甲車,張貼歡迎標語。
后來我得知,解放軍入城式那天,部隊早7點就出發(fā)了,8點多到達永定門內大街,10點入城式開始,葉劍英、羅榮桓、聶榮臻、劉亞樓等首長在前門箭樓上檢閱了部隊。入城式直到下午5點才結束。
白駒過隙,時至今日,解放軍入城的情景還一幕幕深印在我的腦海里,回想起來仍讓我激動不已……侯廉儒 文并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