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勞動中介未對招工單位進行必要審查,農(nóng)民工有權(quán)索取賠償
編輯同志:
我們經(jīng)一家勞動中介服務(wù)公司推薦,并交納中介服務(wù)費和報名費后,發(fā)現(xiàn)招工單位根本就不存在,曾要求公司退回全部費用,但卻遭到拒絕,理由是其已提供中介服務(wù),自然應當獲得對應報酬,而報名費只是由其代收,且被李某實際拿走,我們也就只能向他索要。原來,李某未持任何證件到公司辦理招工登記時,公司并未進行任何審查,只是就其巧舌如簧的敘述,便辦理了登記,并鸚鵡學舌式地對我們宣傳和推薦,甚至根本不知道李某究竟是何許人也,也不知道根本就沒有這樣一家單位。請問:公司究竟應否退費和賠償?
讀者:應某
應某讀者:
勞動中介服務(wù)公司應當向你們退費并賠償損失。
一方面,公司具有向你們?nèi)鐚嵏嬷鎸嵡闆r的義務(wù)?!逗贤ā返?25條第1款指出:“居間人應當就有關(guān)訂立合同的事項向委托人如實報告?!币簿褪钦f,你們雖然系是否與招聘單位簽訂勞動合同的最后決斷者,但鑒于你們作出判斷的信息是由公司所提供的,你們的判斷和了解只是建立在對公司提供信息的信賴基礎(chǔ)上,你們付出中介費的目的也在于獲得公司提供的信息或媒介服務(wù),以彌補自身信息和能力等方面的不足。而公司具有相應的知識、能力和從業(yè)條件,故其應當對所報告內(nèi)容的真實性承擔責任。另一方面,公司未盡合理審查職責。本案中,公司作為從事為勞資雙方提供服務(wù)的機構(gòu),應當認識到用人單位是否真實存在是訂立勞動合同的重要事項,可居間人未作任何審查,僅憑李某巧舌如簧,便鸚鵡學舌,甚至連李某的真實身份、所謂的招工單位根本就不存在也未能知曉,明顯是對可能造成你們的損害聽之任之,即具有主觀上的間接故意。再一方面,公司難辭其咎。因為《合同法》第425條第2款規(guī)定:“居間人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guān)的重要事實或者提供虛假情況,損害委托人利益的,不得要求支付報酬并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p>
廖春梅江西省興國縣人民法院34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