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變能
一、及時捕捉孩子的興趣
今天教育活動時,我想與孩子們分享傘的用途,在引導幼兒說完自己了解的傘的用途后,我讓幼兒聽兒歌,看看傘還可以做什么,可范讀了兩次兒歌后,提問時幼兒還是不能回答完整,個別幼兒說的不是兒歌中所告訴的,還有部分幼兒只說說過的。這下弄得我納悶,難道自己讀的不清楚嗎?為了探個究竟,我決定再讀一次,可剛讀了兩句,就有幼兒坐不住了,摸摸這里,摸摸那里,還有人竟和旁邊小朋友聊了起來,“我都知道了,不就是避雨,遮太陽嗎?”我頓時明白,本兒歌句式相同,幼兒在聽了前兩句后沒了興趣,后面的就沒聽,加之前兩種用途是他們親身體驗過,所以記得清。這也難怪他們只說前面。
我靈機一動,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及時捕捉孩子的興趣所在,激發(fā)他們的傾聽興趣。所以我改變方法以欣賞多媒體課件為主,邊欣賞邊聽錄音,這時他們聽的可認真了,聽完后我再問傘的用途,他們卻將兒歌里傘的用途說得很完整。
二、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是培養(yǎng)幼兒傾聽習慣的關鍵
今天和往常一樣,我先提醒孩子穿好自己的衣服,裝好毛巾,準備離園?!袄蠋?,你還沒給我們講故事呢…”皓皓小朋友跑到我跟前示意的說?!芭?,今天來不及了,明天講吧?!蔽译S口回了一句。只見他坐在那失意地望著我,我意識到自己的不經意讓他有些失望,為了滿足孩子的一點希望,我改變主意,神秘地說:“雖然今天時間緊迫,你知道老師今天給你們帶來什么故事嗎?”孩子們搖搖頭,我特意看了皓皓一眼,他高興地說:“不管什么我們都聽…”我給孩子們講了《會長魚的樹》,我覺得這個故事特別有意思,講起來也繪聲繪色,講完后孩子們發(fā)出哈哈的笑聲。離園時我說:“小朋友們,你們今晚睡覺做個美美的夢,你的夢里就會有這樣一棵樹,看看那棵樹有沒有長出你想要的東西?!?/p>
第二天剛入園,好幾個小朋友都拉著我的手說:“老師,我昨晚看到那樹了,那樹上長滿了機器人”,“我知道了,你肯定喜歡機器人對嗎?”我笑著說。陽陽嘻嘻的笑了, 其他好幾個小朋友也說起了自己的夢。我和小朋友開心的聊著。
一連幾天,他們早上剛來就說要聽講故事,午休時,有些小朋友眨巴著眼睛,等待聽故事,隨后家長反映,他們的孩子回到家就樂津津向他們講述自己所聽的故事。良好語言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讓孩子在簡單地聽的過程中形成了好的傾聽習慣。
三、幼兒傾聽習慣的培養(yǎng)需要我們成人的垂范
瑞瑞是我們班最不善言談的一個小男孩,早上入園時,看著他同往常有些不同,因為聽到了他輕微的問好聲,我連忙摸摸他的頭回應:“早上好”。這時瑞瑞媽高興地說:“老師,昨天回家瑞瑞很高興,一會給我讀兒歌,一會給我唱歌”?!笆菃??太好了”我欣慰的看著瑞瑞豎起了大拇指。“老師,昨晚我問他,咋這么高興?瑞瑞說,老師讓他站起來讀兒歌,其他小朋友都笑他聲音小,老師卻說,看誰聽得認真,我看老師聽得最認真了,還說我讀的不錯呢”瑞瑞媽爬在我耳邊悄悄地說。我想起了當時的情景,瑞瑞聲音當時的確小,但可喜的是還能壯著膽讀完,真的不錯,我當時就為瑞瑞鼓掌加油。
作為教師,首先要以身作則。老師是孩子們的偶像,你的一舉一動都會帶給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當孩子在發(fā)言的時候,老師首先應帶頭傾聽,決不在孩子發(fā)言的時候,做其他事。在孩子發(fā)言的過程中,我們要留給孩子思考的時間,即使回答的不是很好也不能當即就打斷孩子的回答。對于孩子的發(fā)言,要及時給予適當的評價。
其次,還可在游戲中發(fā)展孩子的傾聽能力。好動是孩子的天性之一,也是身心發(fā)展的一個階段。為此,作為老師或是家長要有意識的利用游戲來發(fā)展孩子的傾聽能力。如:要求孩子聽指令做相應動作或讓孩子根據某種音樂或節(jié)奏,一邊看著大人的手勢,一邊完成相應的動作等。
幼兒期是傾聽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階段,因此,良好傾聽習慣的培養(yǎng)要從幼兒抓起。作為教師我們要運用多種形式指導幼兒傾聽,使幼兒形成良好的傾聽習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