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燕華
(晉江市醫(yī)院/福建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晉江分院,福建362200)
靜脈留置針致小兒皮膚炎癥的護理
施燕華
(晉江市醫(yī)院/福建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晉江分院,福建362200)
目的探討預防靜脈留置針致小兒皮膚炎癥和治療護理的臨床應用。方法選擇2015年3~12月來該院小兒科就診的34例靜脈留置針致皮膚炎癥臨床資料,根據(jù)小兒皮炎癥狀情況采取科學的治療護理措施,分析討論患兒護理過程出現(xiàn)皮膚炎癥的原因和預防措施。結果34例靜脈留置針致患兒皮炎中,液體滲出性引起的炎癥6例,張力性損傷引起的炎癥10例,留置針敷貼問題引起的炎癥18例,在24~72 h時,按癥狀情況科學地治療護理至脫痂痊愈,皮膚炎癥均好轉,無一例護理投訴發(fā)生。結論正確科學地使用靜脈留置針,正確地維護和健康宣教的落實到位,是減少和預防皮膚感染及其他并發(fā)炎癥的關鍵,提高護理質量和效率,效果明顯,值得借鑒。
皮炎;穿刺術;導管,留置;護理;兒童
小兒留置針在臨床已廣泛應用多年,它不僅減輕了反復靜脈穿刺帶來的痛苦,保護血管,減輕護士工作量,更能有效地保證靜脈通道,確保搶救、治療的順利進行[1]。盡管留置針有很多優(yōu)點,但因小兒皮膚的角化層薄,屏障作用弱[2],針容易脫落,且由于小兒毛細血管豐富但脆弱,新陳代謝產(chǎn)物多,皮腺分泌旺盛,皮膚嬌嫩,如果護理不當就會出現(xiàn)皮膚損傷,出現(xiàn)了相應并發(fā)癥,使用靜脈留置針致小兒皮炎就是其中之一,現(xiàn)就本科收治的34例小兒使用靜脈留置針致皮炎的護理病例,總結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2015年3~12月來本院小兒科就診的34例患兒,其中男21例,女13例;年齡3個月至2.5歲,所有案例均發(fā)生在住院過程中,均采用靜脈留置針方法按常規(guī)護理,敷貼材料采用3M醫(yī)用透明敷貼,留針時間2~7 d不等,拔針時出現(xiàn)敷貼處皮膚不同程度炎癥。經(jīng)診斷,發(fā)生液體滲出性引起的炎癥6例,張力性損傷引起的炎癥10例,留置針敷貼問題引起的炎癥18例,范圍在敷貼所接觸范圍內(nèi)。6例液體滲出性炎癥患兒,表現(xiàn)癥狀為出現(xiàn)紅腫、小水皰、糜爛及大量滲液,腫脹明顯等;10例張力性損傷患兒,表現(xiàn)癥狀為出現(xiàn)皮膚充血、紅腫、皮膚撕脫、水皰等;18例敷貼引起炎癥患兒,表現(xiàn)癥狀為出現(xiàn)紅腫、瘙癢感等。
1.2方法
1.2.1常規(guī)護理當發(fā)現(xiàn)炎癥癥狀,即刻停止靜脈滴注,將靜脈留置針拔出,采用無菌棉簽按壓住出血部位至停止;加強查房,注意觀察癥狀情況,定時測量患兒體溫,注意是否有感染癥狀。
1.2.2心理疏導護士及時將不良事件和癥狀情況報告護士長和責任醫(yī)生;護士長隨即進行護理查房,關心患兒,責任醫(yī)生診斷炎癥發(fā)生原因,采取積極而有效的護理方法,指導護士護理工作,避免護患糾紛,增進護患關系的和諧。
1.2.3皮膚護理按壓止血完,用0.2%安爾碘消毒液對大于敷貼所覆蓋皮膚的范圍進行消毒。(1)針對6例出現(xiàn)紅腫、小水皰、糜爛及大量滲液的癥狀。在穿刺部位使用無菌棉簽輕輕地向外側按壓幾下,使膿液擠出流出,再用0.2%安爾碘消毒液對敷貼所覆蓋皮膚創(chuàng)面進行消毒;消毒處理后,將炎癥部位皮膚暴露,涂抹用醋或者蜂蜜調(diào)敷出的清毒解熱止痛如意金黃散消炎藥膏[3],采用75%乙醇棉球持續(xù)濕敷,散瘀、止痛止血、理氣及擴張血管,促進血液循環(huán),加快藥物的吸收劑擴散,使炎癥部位皮膚保持干燥清潔,定時觀察癥狀變化,并繼續(xù)使用0.2%安爾碘消毒液消毒處理創(chuàng)面處。待炎癥減輕,用無菌注射器抽吸10 mL生理鹽水,反復沖洗患處皮膚,沖洗范圍大于患處皮膚。沖洗完畢,用無菌棉簽以點蘸手法吸干患處皮膚上的鹽水,用丁酸氫化可的松乳膏涂抹炎癥部位皮膚,涂抹范圍大于皮膚炎癥部位。之后重復以上步驟,每天2次直至脫痂痊愈;(2)針對10例張力性損傷出現(xiàn)皮膚充血、紅腫、皮膚撕脫、水皰[4]等的癥狀。①出現(xiàn)后及時改變穿刺部位,及時地更換透明敷貼。②頭皮靜脈穿刺后,靜脈留置針針柄下用棉球襯墊,以減輕局部壓力。③重復使用0.2%安爾碘消毒液對敷貼所覆蓋皮膚創(chuàng)面進行消毒。④每天在受損皮膚處噴涂3次或4次賽膚潤1、2滴,用手指輕輕環(huán)形涂抹1 min,這樣形成脂質保護屏障,補充皮膚營養(yǎng),快速修復和增強皮膚抵抗力,微循環(huán)明顯改善,直至皮膚脫痂痊愈。(3)針對18例敷貼引起炎癥出現(xiàn)紅腫、瘙癢感等的癥狀。①檢查透明敷貼是否有破損、脫落,及時更換。②對于皮膚易過敏的患兒選用防過敏敷貼。③重復使用0.2%安爾碘消毒液對敷貼所覆蓋皮膚創(chuàng)面進行消毒。④每天在受損皮膚處噴涂3或4次賽膚潤1、2滴,用手指輕輕環(huán)形涂抹1 min,這樣形成脂質保護屏障,補充皮膚營養(yǎng),快速修復和增強皮膚抵抗力,微循環(huán)明顯改善,皮膚炎癥消失。
1.2.4健康宣教小兒皮膚因靜脈留置針導致皮炎癥狀,或多或少會讓家長存在緊張、焦慮感等。采取圖文張貼在走廊通道宣傳指導,主動向家長提醒,使用靜脈留置針出現(xiàn)小兒皮膚炎癥可能與3M透明敷貼材料過敏或者與患兒出汗過多有關,消除家長顧慮,配合好患兒的護理工作;指導家長讓患兒在陰涼敞開空間活動休息,盡可能避免激烈活動,以免出汗過多,禁止用手抓癢,患處注意不能沾水[5]。
34例靜脈留置針致皮炎患兒中,液體滲出性引起炎癥6例,張力性損傷引起炎癥10例,留置針敷貼問題引起炎癥18例,在24~72 h時,按癥狀情況科學地治療護理至脫痂痊愈,皮膚炎癥均好轉,家長均表示滿意,無一例護理投訴發(fā)生。
年齡4~6歲的患兒使用靜脈留置針穿刺時常哭鬧不配合,按常規(guī)護理方法穿刺后,應多次觀察穿刺部位的皮膚,防止出現(xiàn)紅腫、小水皰甚至滲液等情況。當出現(xiàn)皮膚感染時,注意及時將留置針拔除,用0.2%安爾碘消毒過敏炎癥部位的皮膚,這是因為安爾碘是醫(yī)學上一種殺菌能力較強的常用消毒液[6],臨床上常用于皮膚損傷的消毒。采用無菌生理鹽水沖洗的目的是為了洗去殘留在皮膚上的不良刺激因子,如汗?jié)n、滲液、殘留的乳膠粒子、細菌等。炎癥部位皮膚采用涂抹丁酸氫化可的松乳膏,丁酸氫化可的松乳膏是一種中低效糖皮質激素外用制劑,具有抗炎、抗過敏、止癢等作用,臨床上常用于各種非感染性皮膚病,如過敏性皮炎、異位性皮炎、過敏性濕疹和瘙癢等,其療效適中而不良反應相對較低[7],無鹵素,出現(xiàn)皮膚萎縮、色素沉著,對毛細血管擴張的危險小,適宜兒童使用。無菌生理鹽水沖洗和丁酸氫化可的松乳膏涂抹可有效防止感染和促進皮膚修復,簡單有效。
在治療護理中不良事件的出現(xiàn),如穿刺操作引起的皮炎、滲夜、墜床或壓瘡等,可能導致護患糾紛。不良事件發(fā)生后,護士應及時向護士長和責任醫(yī)生匯報情況,通過臨床經(jīng)驗豐富的護士長處理,采取護士長護理查房的方法,關心患兒起到很大作用,增加患兒家屬的信任感;在護士長親自指導處理下,可及時發(fā)現(xiàn)醫(yī)療安全隱患,主動積極預防,有效減少了護患糾紛的發(fā)生[8]。
液體外滲所致的皮膚損傷的主要原因有:(1)小兒皮膚薄,真皮組織發(fā)育相對成人不夠成熟,血管更細,毛細血管豐富但脆弱,新陳代謝產(chǎn)物多,以致小兒皮膚嬌嫩,穿刺刺激下容易損傷導致發(fā)生皮膚炎癥;(2)小兒皮腺分泌旺盛,容易出汗,加上疾病影響小兒情緒,煩躁不安、哭鬧不配合,客觀上增加汗水刺激皮膚而引起皮膚過敏或炎癥;(3)幼兒天性好動,難于固定,固定后易脫落,加之哺乳或喂食的影響,使其更易外滲,一旦發(fā)生外滲又無法表達不適的感受;(4)護理人員因工作繁忙,對患兒觀察不仔細和處理不及時也是造成局部皮膚炎癥的因素。
張力性皮膚損傷的主要原因為采用頭皮靜脈穿刺,由于剃發(fā)極易造成小兒皮膚細微損傷,用敷貼時一般先貼一部位,再貼其余部位,這種情況下容易使敷貼范圍的皮膚張力增大,容易造成張力性損傷。
靜脈留置針敷貼對皮膚損害的原因分析:(1)小兒皮膚汗腺豐富易出汗,家長護理知識缺乏[9],未認識到小兒生理新陳代謝旺盛,讓患兒穿過多的衣服,增加了汗水刺激皮膚而引起皮膚過敏或炎癥的機會;(2)小兒使用靜脈留置針時間較長,普遍在3~6 d,敷貼更換不及時導致皮膚過敏或炎癥;(3)敷貼是橡膠制品,含有乳膠顆粒,因小兒皮膚的特點,容易損傷致皮膚過敏,這是炎癥產(chǎn)生的又一因素。
為避免出現(xiàn)靜脈留置針穿刺引起感染的機會,在穿刺前需要做好健康宣教工作,使患兒家屬放松顧慮;靜脈留置針使用中,提醒患兒家屬勿用小毛巾包扎在3M透明敷貼上,否則會造成護士對靜脈留置針使用觀察的不便。當出現(xiàn)不良事件后,主動與患兒家屬進行有效溝通宣傳指導,采取積極的措施,取得家屬的理解配合,有效地避免護患糾紛的發(fā)生。
綜上所述,靜脈留置針的應用有效地解決患兒需要長期輸液穿刺的難題,保護了小兒血管。同時也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通過總結討論34例小兒使用靜脈留置針致皮炎的治療護理,正確科學地使用靜脈留置針,確保侵入性穿刺操作的規(guī)范化,嚴格規(guī)范無菌消毒操作和嚴密巡視護理,正確地維護和健康宣教的落實到位,是減少和預防皮膚感染及其他并發(fā)炎癥的關鍵[10],降低患兒恐懼感,提高護理質量和效率,效果明顯,值得借鑒。
[1]杜少英,陳虹,王彥,等.靜脈留置針臨床應用進展[J].河北醫(yī)學,2010,16(2):241-243.
[2]王興國,薛璇英,等.感染與免疫[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1986,6(2):111-112.
[3]劉云仙.如意金黃散的臨床應用體會[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4,13(11):1490.
[4]張丹,李海英,唐麗華,等.1例靜脈輸注泮托拉唑注射液發(fā)生滲出形成多個張力性水皰患者的護理體會[J].求醫(yī)問藥:下半月刊,2012,10(3):337-338.
[5]馬群華,孫曉燕.1例3M敷貼過敏致化膿性皮疹的護理[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7(6):128.
[6]王桂杰,林士軍,肖偉秋,等.安爾碘消毒液噴霧法與擦拭法皮膚消毒的效果觀察[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28):70-72.
[7]楊從榮,周詠梅,徐濤.丁酸氫化可的松在皮膚科的應用[J].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06,20(33):59.
[8]楊小蘭.實施護士長危重病人查房的體會[J].西部醫(yī)學,2010,22(3):573.
[9]李紅榮,唐匯群.留置針敷貼致小兒皮膚滲出性炎癥的護理[J].臨床護理雜志,2008,7(5):80.
[10]鄧開琴,程露,劉天珍,等.留置針敷貼膜致兒童皮膚炎1例的護理[J].長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7(4):61-62.
10.3969/j.issn.1009-5519.2016.21.054
B
1009-5519(2016)21-3384-02
(2016-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