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內紡織印染廠的發(fā)展現狀及改善
曹芳
(愛鑫家紡貿易(上海有限公司),上海 200000)
國內紡織品印染廠分布地:
一、棉布:染廠主要集中在江蘇、浙江、山東、福建。
二、麻布:印染以江浙為優(yōu)。
三、毛料(粗紡);以江蘇江陰市最為集中。
四、絲綢:印染浙江、江蘇、四川較多。另在深圳南山和東莞虎門也有幾個專做真絲的印染廠。
五、燈蕊絨:印染以浙江、江蘇、山東、廣東為多。
六、色織布:以南通最為集中,周莊鎮(zhèn)也比較集中。
七、化纖布:印染以江蘇、浙江、福建、廣東汕頭最為集中。
八、纖維素纖維:印染主要集中在江蘇、浙江、山東、福建、廣東。
九、人造絲:印染以江浙最為集中。
可以看出國內紡織品印染廠主要分布在沿海城市居多,尤其是江浙一帶。比較有代表的“紹興輕紡市場”,“海寧家紡城”等紡織市場也是在江浙。
目前從廣交會,華交會,上海家紡展以及法蘭克福家紡展等展出情況上看出整體的家紡市場生意不如前幾年,生意有所下滑。
印染廠在發(fā)展所面臨的問題: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嚴格的節(jié)能減排,另外來自通貨膨脹、人民幣升值、人力資源成本上升等等因素的影響;從企業(yè)內部來講,產業(yè)鏈各環(huán)節(jié)競爭、技術工藝升級、出口市場逐步萎縮、產品銷售市場日益復雜等問題,都是企業(yè)決策者所必須面對和亟待解決的;染化料的大幅度漲價,各個染料今年提價都是好幾千元/噸,印染廠真是苦不堪言!
自從跨太平洋貿易協(xié)定(TPP)簽訂正式簽署之后,越南就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海外紡織企業(yè)前來投資。對他們而言,越南的勞動力成本雖然高于孟加拉、緬甸和巴基斯坦,但是紡織工人有較高的技術水平。這就是給中國的印染也帶來了強有力的沖擊,中國的紡織業(yè)本質上屬于高污染高能耗的產業(yè),其發(fā)展更是受到限制。
在烏鎮(zhèn)“第二屆互聯(lián)網大會”短短的三天期間,為了控制環(huán)境,浙江嘉興197家染廠關門14天,目的就是為了控制環(huán)境,保證空氣質量。因為染廠排放的有害氣體和污水,對環(huán)境危害都是很大的。在搜狗上搜多染廠的危害,能有11577條搜索結果。筆者因為工作關系親身去過紹興幾大印染廠,離染廠越近刺鼻的氣味越濃,在染廠里哪怕帶著口罩也是作用甚微。管理稍微差點的印染廠,就會看到染料色彩斑斕的沾在各處。身體弱點的同事,在離開時就會感到喉嚨不舒服,嚴重的甚至會拉肚子,雖然是只待了短短的一兩個小時。
下面來簡析下染廠的危害:
一是粉塵的危害:印染廠會有大量粉塵,還可能接觸化學藥劑,長期工作會導致“塵肺”。
二是:染廢水由染整工序中排出的助劑、染料、漿料等組成。造成印染廢水色度的是排放出的染料,印染加工過程中約有10%-20%的染料隨廢水排出,對水生生物和微生物造成影響,不利于水體自凈,同時造成視覺上的污染,嚴重的會影響人體健康。
印花產品作為近幾年“快時尚”興起來的助手之一,深受喜愛。不管是出口還是內銷,印染產品作為“跑量”來講是最給力的,這就也要求染整工藝不斷更新,如堿減量工藝、海島絲工藝等排放的廢水COD含量大幅增加,造成更嚴重的污染,新的排放污染物也為污水處理帶來了難度。
同時,染廠為了保護著色的鮮艷、穩(wěn)定,容易著色,以及前處理等,會添加印染助劑。常用的紡織印染助劑有以下三種:非離子滲透劑,消紅光固色劑和螯合分散劑,這些助劑本身也多數是化學產品,危害很大。況且助劑質量好壞也有不一,有的小染廠為了節(jié)省成本會選擇便宜的助劑。這就給環(huán)境造成了很嚴重的傷害。
目前,為了改善環(huán)境,政府也加強了對染廠的管控,小型的不合格的印染廠被關停或者強制整改。大型的染廠每年都有任務指標,不可以超過規(guī)定的生產量。
困境中的染廠怎樣求發(fā)展?節(jié)能減排成為企業(yè)生存發(fā)展的重要課題,對此,染廠對染料助劑進行篩選試用,選擇環(huán)保型助劑,從工藝改造、結構調整中找到節(jié)能降耗的好工藝。
(1)對外多找客戶,增加銷量;對內精簡人員節(jié)約開支。
(2)從機器設備入手,進行機械改造。密封染缸清水排放閥,拔出染缸電箱中控制排污開關的電線,值機在手動狀況下無法排污,只能按染缸自動程序控制進行,杜絕人為操作失誤,將可回用的水排入污水池。全面檢測現有工藝,加強對資源使用的管理,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用最少的原料進行生產,降低消耗,提高制成率。
(3)尋求環(huán)保型助劑,減少對環(huán)境的污染。環(huán)保助劑低至微毒,可以自然降解,不含重金屬,不含揮發(fā)性有機溶劑,不污染生產或使用環(huán)境,不造成二次污染。
(4)改進染色方法。傳統(tǒng)的浸染染色,在染色過程中需要加入大量純堿用于固色,不僅生產成本高,能源及水資源浪費嚴重,而且環(huán)境污染也較為嚴重。引進低堿量染料,相對傳統(tǒng)染料可以省2-3缸水,減少染色時間2-3小時。不僅大大減少堿的用量,降低生產成本,同時污水中堿的濃度大量減少,有利于環(huán)境保護。
(5)引進新的染色法。如滌棉一浴染色法,傳統(tǒng)滌棉染色方法是先在弱酸性浴中染滌,出缸后需要進行清洗,去除布面浮色及把布面PH值調至中性后再進染缸對胚布進行染色。而新工藝一浴可以只用一步,在中性條件下染色,染滌染棉同時進行,染色后皂洗去除浮色即可。在保證品質的前提下,減少了染色工序,平均每缸布可以節(jié)省約5缸水,縮短4-5小時的染色時間。
(6)改進污水處理設備和使用先進的污水處理技術。例如使用帶壓式濾脫機,采用先進技術充分利用藥劑,使物料中大部分自由水被濾除,處理產量為:12-15m3/h,出渣含水率能到70%-80%。
隨著染整工業(yè)的發(fā)展,以電子計算機為主體的現代信息控制技術,已滲透到染整機械各個領域。染整設備機電儀一體化、自動化、人機對話、工藝設定、自動檢測與控制、遠程診斷等手段廣泛使用。
隨著全球紡織品生產的飛速發(fā)展,為紡織面料向更高附加值方向發(fā)展而起關鍵性作用的印染加工技術正在發(fā)生著日新月異的變革。在紡織面料市場的競爭中,印染加工正成為國際競爭力決定勝負的重點,大力發(fā)展和國際消費潮流相適應的高附加值產品,應用尖端技術開發(fā)新的印染加工機械,趕超德國、瑞典、意大利、日本、美國等占據全球紡織市場份額,中國要紛紛加大開發(fā)研究的速度,不斷地推出新的印染機械產品,以搶占市場的領先地位。
中圖分類號:TS10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1-1602(2016)04-0023-01
作者簡介:曹芳(1988.10-),女,漢,湖北襄陽人,紡織產品開發(fā)助理,本科,單位:愛鑫家紡貿易(上海有限公司)。